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Sunday ... ·  18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如果有一把厚度无限接近 0 ... ·  3 天前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中餐天下无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影视 | 上学的时候,总有个长相出众、成绩优异、体育万能、人缘奇佳的存在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6-11-21 18:05

正文

题图来源:《听说桐岛要退部》


2013 年日本学院奖影片《听说桐岛要退部》到底优秀在哪里?


知友 | 丁勾


初看听说桐岛要退部,很容易为其寡淡如水丧失耐心。虽然它还用了一把时髦的多人物多角度交叉叙事,但剪辑技巧与大卫芬奇、诺兰相距甚远,在日本国内甚至不及中岛哲也的剪辑水平,这是一部「平淡见真情」的日本电影。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平淡的电影,获得 2012 年度日本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新人奖,名列电影旬报年度十大佳片第二名。


于我也产生强烈的精神冲击。奥秘何在?我想是切入角度的新颖。


纵观青春片,对青春的描写几乎被限定在很少的几个范围内:迷茫、热血、爱情。为了强调戏剧性,剧情往往走向猎奇的角度。


比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性与暴力,或者热血片中的「天降奇迹」、「最后一秒逆转」。至于「爱情」中的小清新——算了我懒得说了。


《听说桐岛要退部》选择了一个奇特的角度:一个关于「神」对身边人物影响的故事。


不知各位在高中时是否有与我一样的经历:在高中总有这样的同学(无论男女、数量不限),长相出众、成绩优异、体育万能、人缘奇佳,他们是老师心中的宠儿,同学眼中的明星,是学校或班级中「神」一般的存在。


周围的同学自觉或不自觉的围绕在神的周围,并根据与神的关心亲疏远近分出三六九等。大家对这种关系感到理所当然,那么如果神消失了呢?


桐岛就是这样的神,「头脑聪明、体育万能、恋爱上手」,他是排球部主力、校花的男友、死党的追随对象。


当神宣布退出排球部,并且人间蒸发、与好友断绝联系,那些围绕着神的人生活被暂时改变了:有人仓皇、有人愤怒、有人迷茫、有人焦急。


与神的联系越紧密,受影响越深。最后,生活还要继续,大家又重归平静。只是,有人似乎略有所悟…


桐岛在影片中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模糊的远景和背影,根本没有露脸。


你可以将影片和《等待戈多》类比:一个没有露脸的人却可以将影片中出现的角色耍得团团转。


能够不影响的人,是与桐岛关系最疏远的人:暗恋桐岛死党的管乐部部长,一门心思拍僵尸 cult 片的电影部部长。同时这两个人也处于被学校众人以往的角落。他们地位的底下,似乎与和桐岛的疏远有关。接近「神」的人可以分享神的光芒,这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事。


说到人物。这部电影采用群像式描写,主角我认为有三位,一位是「真主角」桐岛,不必多少。第二位是「表主角」电影部长前田,一个电影 otaku。


海报中他的面部特写占据了大部分面积,由于他置身事外,因此影片以他为主线,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


电影将其塑造成一个「屌丝」,对其倒霉遭遇予以浓墨重彩的描写:社团没地位,只能栖息在剑道部一角;一心想拍 B 级片,却被老师换了剧本;拍电影老被人占用外景;暗恋「女神」,却撞破「女神」地下情;即使最后片尾通过臆想来了次僵尸大逆袭,现实中还是给排球部的猛男们摁老实了…其实,前田是所有人物中最热血、信念最坚定的一位。


他对电影一腔热血,同时又着眼现实:就算当不了导演、娶不了女演员、拿不了金像奖,「只要自己喜欢的电影与自己拍的电影有联系就好,偶尔也行」。


他对桐岛失踪的消息毫不关心,即使与桐岛擦身而过,也只是多看一眼。正因为有这腔热血,他并不需要依附桐岛就能走出自己的路。这是片中代表「热血」的角色。


与前田对应的是「里主角」菊地。这个角色的意义我直到片尾才悟出。所谓「热血青年全都一样,迷茫少年各个不同」。


菊地相貌俊朗、体育万能、受女生欢迎,按理说是个能成为「神」的人,却甘愿成为桐岛的追随者。


他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拒绝参加社团活动,却在放学后边玩篮球边等桐岛社团活动结束后一起去补习班;对热情的女友(疑似)态度冷淡;桐岛消失后,相比其他人主动寻找,他只是默默等待。


在电影中,他最常主线的就是麻木的表情和空洞的眼神,以至于我都疑惑:「导演找这个漂亮花瓶来干嘛?」


但到片尾,在天台上的「僵尸逆袭」结束后,电影部的阿宅们收拾满地狼藉,继续拍摄电影时,菊地主动上前与前田攀谈。


这是片中首次出现「高富帅」与「屌丝」的直接交流。面对前田的信念和理想,被前田夸奖「真帅」的菊地突然无地自容,在前田的 8 毫米摄像机镜头中痛苦失声。


在此之前,菊地是迷茫的,因此活在桐岛的阴影里;桐岛消失后,在前田刺激下他终于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活。他从迷茫中觉醒,未来在他面前展现了许多可能性。电影留给他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听说桐岛要退部》去掉了青春片常有的浮夸与戏剧性,从写实的角度来描写青春。它可被视为一部「反青春片」。


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神」?自己又是否自觉不自觉的想接近「神」,将自己置身在「神」的光芒下?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追随神而不自知(犹如菊地),因为他们还没认清自我。


在看这部电影时,我不由想到自己对自我认知仍很模糊。「前田」和「桐岛」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依然是桐岛身边的人吧。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知乎日报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