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
也是世界献血者日20周年。
今年献血者日的口号是:
“二十年来庆祝给予生命礼物:
感谢您,献血者!”
对于献血,很多人存在错误观念,认为献血会伤元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医学研究发现,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每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三到四个周,血液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适量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反而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年龄在
18-55
周岁
,男士体重
50
公斤以上
、女士
45
公斤以上
,身体健康的公民均可以参加献血。
全血献血者每次可选择献全血
200ml
、
300ml
或
400ml
;
全血献血
者两次献血的
间隔
时间
不少于
6
个月。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
1
个至
2
个治疗单位,
两次
捐献血小板间隔期
不少于
2
周
。
单采血小板后,再捐全血献血,时间间隔不少于
4
周。
全血献血后,再捐单采血小板,时间间隔不少于
3
个月。
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前一餐,不要饮酒、不要服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献血的当天早上不要空腹
(
空腹易导致献血反应发生
)
,可吃些清淡食品、如稀饭、馒头等,不要吃高脂肪食品,如肉包子、肉饼汤、煎饼、油条等。
手臂保持放松伸直状态,同时用三个手指按压针眼处
10-15
分钟,以免血液外溢,切忌搓揉;
保持针眼处干燥、清洁,将创口贴保留
12
小时后再去除;
献血后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但献血当日请勿进行高温、高空作业或长途驾驶等,
1-2
天内避免做重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等;
献血后正常饮食,多喝汤、水,忌暴饮暴食,献血后请保证充足睡眠。
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新的血细胞会生成可以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
1-2
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得到补充;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
1-2
天可恢复;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一般经
3
周左右的时间能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血小板
48
小时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