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研读间
这里将分享关于高等教育以及社会转型的观察和评论,此外还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和探讨,旨在为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对话基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FC农产品研究  ·  【棉花周报】宏观靴子落地 交易预期还是现实?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10万亿!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化债压力 ·  4 天前  
微观三农  ·  记者节,重温习近平殷殷嘱托 ·  4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暗器阁阁主”重出江湖?80后女博主自制上百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研读间

独家 | 专访张伟:博士生培养,要让学术的更学术

清华研读间  · 公众号  ·  · 2017-05-15 20:30

正文

张伟老师接受专访


编者按

更好的清华,离不开更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106岁的清华,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做更好的研究生培养呢?研读间独家专访多位清华知名院士学者、主管研究生教育各方面工作的老师,围绕学术交流、学科交叉、博士生培养等话题,解读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今天,我们一起分享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张伟的故事与想法,或许也会对你的人生发展有所启迪。


本期学者

张伟,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汽车驾驶安全、虚拟现实与行为模拟仿真、人机系统仿真测试与干预等。担任教育部创新教学方法专家组专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工效学联合会执委会执委、中国图形图像学学会虚拟现实分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英文国际期刊编委。




1.

学术交流,更应看重隐形收益


研读间:目前学生对学术交流的热情并不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伟:博士生是学术型研究生的主体,学术人的「术」本身就要交流。先秦百家争鸣,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空前,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当时孔子千里迢迢拜访老子,交流的成本相对于今天可以说极高。相比而言,现在的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困难已经大大降低,需要设法激励交流的热情。


要成为一名学术人,需要具有交流的兴趣、愿望及精神,因为学术只有不断交流才能持续进步。另外,需要使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充满获得感,这种氛围需要不断去营造。


研读间:请问张老师是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的?有什么好方法?


张伟:还没有担任博导前,我已经在协助其他教师指导学生。那时实验室一般不超过三名博士生,最近几年才多起来。内部组会是一种有效的交流形式,不过后来也发现有一些问题,有时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并不足够解决一些关键问题,这时我会鼓励学生去找其他老师解答,同时也会向一些老师求教。打破学术交流中的壁垒,交流应该是开放的。


研读间:目前学术交流中确实存在一些壁垒,使得交流不够通畅。您对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体会?


张伟:开放融洽的交流氛围非常重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包括会促进交流和引导学术兴趣,甚至会影响未来择业倾向。假如我是一名博士生,发现自己导师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特别好,经常一起讨论一些学术话题,思想激烈交锋,但氛围融洽,那我会深受鼓舞和感染,在个人发展上也许更希望将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有一次在重庆大学开会,我系毕业的两位博士在那里任教,我曾问他们当初毕业时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选择到高校任教的,他们给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想成为他们老师那样的人。


研读间:近几年学校和院系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大量经费和平台的支持,但具体收获却因人而异。您认为要如何评价学术交流中的收获?


张伟:学校和院系确实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学校层面,推出的微沙龙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生开展学术交流;院系层面,也有些推出下午茶活动,鼓励学生每周在固定时间碰面,同时许多老师也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知识,这是显性收益。此外应该更加注重隐性收益,特别是激励学生不断与人交流、不断产生新思想、经常出现思想碰撞的意识。有了这些意识,就可以说同学们已经朝着青年学者靠近了一大步。这很关键,我认为清华博士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强项,恰恰需要去引导和激励的是他愿不愿意向学术人迈进一大步。



2.

高风险高收益,学科交叉需要更多学科自信


研读间:学科交叉一直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您认为阻碍学科交叉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张伟:培养方案可能是首先遇到的障碍,现在许多高价值的前沿研究课题都往往是跨学科的,对于一名将选择研究跨学科问题的学生,其所在学科一套培养方案,另一个相关学科还有一套方案,同时满足两套方案的要求既耗费大量学习时间,也未必真的必要。目前有些院系的培养方案有了一些弹性,将来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弹性,给导师和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权。


其次,交叉未必总会一帆风顺,它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我觉得清华的博士生可以具备那种勇攀科研高峰的精神,最近以来,学校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正在创造激励创新、鼓励交叉、小同行评价的机制和氛围,而不再单一地靠一些简单数量化的发表要求来评价学术创新水平,因为后者容易促使研究者选择比较保守的选项。


研读间:现行的体制下,改变这种评判模式可能很难吧?


张伟:是否可以设置一些特殊出口,如果研究生真正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哪怕短时间内没有成果发表出来,只要经过特定同行的评审,就可以毕业拿到学位?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学术评价才算得上是充满自信的。


研读间:刚刚谈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那您认为清华在学科交叉上还需做出哪些努力?


张伟:目前可以把相关条件做得更好一些,以满足交流的需要。比如:能不能有一些空间,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坐下来讨论问题。当然这就涉及物理空间的需求,实现起来既需要资金,也需要建设时间。


我观察到两个明显的情况:我们的本科生往往是一下课,就赶紧从教学楼回食堂吃饭,研究生则时常是在实验室订外卖。国外很多科研大楼里有一些咖啡厅,里面有咖啡、饮品和小甜点,能让人随时补充点能量,也可以坐下来讨论一些问题,而我们学校不少科研楼里面还缺少这样的地方。



3.

学会组织模式,有望成为博论发展方向


研读间:博士生论坛迎来15周年了,今后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张伟:是不是可以参考国外学会学生组织的模式?国外学术圈基本上都是学术同行治理,是有组织的,一般称学会或协会。多数学术组织在重点大学里面还有学生分支机构,他们会不定期组织一些学术交流活动。


清华的相关学科是否也可以建立起自己对应学会的学生分会组织,借助这样的组织和相关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跟他们的学长,跟其他学校的资深同行或学科带头人,都可能发生一些关联。这样的交流在一般的国际会议上并不容易实现。


研读间:您认为博士生论坛和国际会议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张伟:国际会议时间很匆忙,参会人数往往较多,研究方向也覆盖很广,比较适合于开阔眼界和结识同行,但往往难以有深入交流的机会。


但博论可以更聚焦,是一个小的同行会议,而且它允许一些尚不成熟的内容在这里讨论。博论还可以和学会组织结合起来,使得博士生通过论坛能够知道不同学科都有哪些学会组织,组织里面有哪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哪些单位。


研读间:举办博士生论坛,除了邀请院系老师作报告,还可以怎样扩展?


张伟:举办博士生论坛时,也许可以邀请已经毕业并在高校任教的系友参加。他们以学长的身份当评委,还可以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他们的参加本身也是一种学术人价值的引导。



4.

博士生压力大?希望乐在其中


研读间:很多博士生抱怨压力太大,有来自当下科研的,也有来自未来就业的,您对他们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张伟: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学业压力、科研压力和就业压力。第一,适当的压力是促成个人提升的必要因素,压力有时也可以转化为动力;第二,横向比较,与已经就业的同龄人比较,压力未必更大。也有时候,压力来自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或者自身奋斗目标的不确定,其实同学们可以看得更远一些,毕竟博士教育是要培养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没有必要计较于眼下一些小事情的得失,使自己成为科研的好之者或乐之者,也许就乐在其中了。



专题策划 |  苏舒 朱天牧 王腾飞 宋亮

采写 | 清华研通社 研会新闻中心

文稿整理 | 沙沙

编辑 | 吖方 春博士

责编 | 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