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拥抱全面信息化的时代
做IT,从乙方做成甲方。进银行从IT到零售,再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拥抱全面信息化的时代

直销银行之二:IT系统建设

拥抱全面信息化的时代  · 知乎专栏  ·  · 2017-03-22 11: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经历过四次半零售业务系统建设,两次零售业务从零到一,要拿点干货,就说一下自己最熟悉的核心系统吧。

因为直销银行的CTO很可能出自银行的科技部——他们既和CEO曾经是同事,又有掌管数千万客户的经验。我就按这个背景展开我的建议。

起步阶段,尤其是头两年,IT系统只有核心要自建。而核心系统建设三点原则:独立,稳定和简单。

为什么说只有核心要自建,除了资源限制,团队建设和IT建设的客观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我认为业务在起步阶段太大变数。从直销银行的本身来说,似乎在零售业务的渠道创新。而对于这个部门/事业部/子公司来说,是类似独立起步,从零到一。这个时候要有三五个人搞个互联网产业小团队的心态。放下曾经管理几百上千号人数千万客户的荣耀,老老实实由小做起。而开银行必须得有本帐。核心就是这本帐。而且我们也只有只要做好这本帐。其他都顺机应变。都可以认真借鉴互联网开发的精益开发,快速迭代。没有核心的稳定,不可能有业务层的快速迭代。

所谓独立,就是隔离。核心所谓核心,就是对余额的权威。或者说隔离风险就是起步最好的风险防范。如果做不到物理隔离,至少也要逻辑隔离。

稳定性不必说,其实简单和独立也是为了保持稳定。

而何谓简单。就是管好客户,帐户和交易这三本帐。客户就是姓名证件。这是客户不太可能变化而且最基本的数据。帐户则是币种和余额。交易稍微复杂,币种发生额发生时间起息日和记账日。

不要一起步就是一个体系的构思和“几个最简单的”业务系统。再简单的架构都是多余的。再简洁的业务系统都可能是不符业务要求的。

为什么连渠道管理,产品管理,权限管理,操作与流程都不要在这个核心中体现。因为如今零售的业务体系很复杂。既有简单的存贷款,也有代销基金和保险,以及广泛的理财产品,甚至保管箱和贵金属。而业务形式也可以各式各样,要快速做大规模,可能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合作。最快速的响应CEO的决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时候什么方式快选什么。一个正在运行的再烂的系统运行中遇到的风险肯定比一个从零开始建设的系统要少。而显然,CEO的要求,首先是速度其次是稳定。两者都是围绕着赚钱。所以这里说到了一个直销银行CTO的现实,五年后可以启动架构建设,全面信息化建设,但起步阶段,认真做一个程序员。你就是这个创业团队做好维护好装备的那个人。认清自己的定位比什么都重要。


--------------------------------

update一下,这业务对cto的要求是速度第一。但我们做银行,稳定是确保的。怎么又是六个9又把速度放到第一呢?我的建议就是确保核心。所以核心自建,其他就是快速接入外部公司的系统,或者临时搭建,然后靠迭代。所以从架构上我们甚至可能会用一个大前置确保核心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而所有的管理需求都用数据集市来解决——数据源可以来自整个体系可以得到的所有数据。这也是另外一个早期要上自建为主的项目。架构上把核心,业务(产品和流程),管理隔离开,应该是当前大型信用卡中心都已经这么做了。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和人才储备。

--------------------------------

Mar.24再次update

上文所提“交易数据和第三方等外部数据共同构成全体系数据”,我个人的设想是基本不放在生产机,前置机等业务机上的,原则上是离线,隔日,同步到数据仓库,经过加工到数据集市,由业务管理,营销,合规,风险政策等多个业务条线使用。

这是因为小核心外的业务系统,主要是跑流程和做好交易控制。绝大多数业务要求并非实时。如果有部分业务响应对实时性有要求。一般也是容忍时间差的,可单独从生产上以5~10分钟的频率把新增的主要数据备份下来就好。只有极个别的业务要求是实时的。单独考虑解决方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