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 yo
你看这篇文章又长又干
就像地心引力场妹又美又靓
你们来这看文章觉得文章好看
你们来这看文章觉得场妹棒棒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不是觉得场妹画风突变被吓到了~场妹只不过在模仿 wuli 凡凡的 “面条又长又宽” 来了一段 freestyle 。
这两天可能大家都被一个热词刷屏了,就连场妹日常跟朋友的聊天对话也是这个画风
当然了,可能直到这个时候,还是有小伙伴一脸懵逼, freestyle 到底是个什么梗???
场妹先给大家科个普,freestyle 这个梗出自于选秀综艺《中国有嘻哈》。吴亦凡在节目里当评委,每当轮到他考核选手时,就会抛出这句发自灵魂的拷问——
要正经地解释起来,freestyle 其实是 hiphop 中即兴说唱的意思。当 freestyle 被网友们恶搞后,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从上周末起,freestyle 的热度就蹭蹭蹭往上涨,微信指数甚至达到了 1200W+ 。你以为
freestyle 只能用来当表情包吗?公号狗们、品牌公关们,玩起网络热词来简直不要太溜,一个词轻轻松松就能带火一个品牌,就是这么嘻哈~
为什么 freestyle 会这么火?热词背后到底有什么流行基因呢?场妹这就结合案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公众号如何 freestyle
上周末,《中国有嘻哈》节目刚播出不就,场妹就连着看到两条公众号推文的标题里都带有「freestyle」,场妹就预感这个词要火了。果不其然,这个词接下来的热度走势是这样的
直到现在,来蹭 freestyle 热点的文章已经多得不计其数了…
不管是公众号推文还是品牌营销,一句简单的流行语都可以借势蹭。那到底什么样的蹭热点姿势才是最正确的呢?场妹给大家分析了 4 个案例。
6 月 25 日晚上将近 11 点,公众号「打浦桥Leehom」发布推文
《女朋友让我来段 freestyle,不然就拉黑》
,第二天中午阅读量就突破了 10W+ 。
场妹认为,这篇文章能获得较高的阅读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 发布及时
从微信指数图来看,freestyle 一词正是从 6 月 24 日之后才开始发酵蹿红的。这篇文章发布于 6 月 25 日,正好处于黄金时间点。
● 形式有趣
这篇文章用了作者惯常使用的 “与女朋友聊天截图法” ,叙述形式比较有趣。
● 内容丰富
文章虽然不长,但在聊天里将 freestyle 这个梗的来源以及如何玩梗都向读者表达清楚了。另外还添加了女友为其买 freestyle 装备、因不配合拉黑等戏剧性情节。
6 月 27 日中午,公众号「GQ实验室」的二条为
《谁是中国 freestyle 之王》
,截止目前阅读量也已有将近 9W。
这篇文章其实是抖机灵地将 freestyle 释义为自由泳,所以中国的 freestyle 之王当之无愧的是孙杨
尽管这篇文章是二条,但满满的套路还是为其收获了超高阅读量。要知道,当天的头条也才不到 3W 的阅读。
6 月 30 日凌晨,「老道消息」发表文章
《感谢吴亦凡》
,叙述了几个常年都在地下的嘻哈选手的故事,认为
至少
吴亦凡作为流量明星让大家关注到了中国嘻哈。这篇文章也迅速获得了 10W+ 的阅读量。
除此之外,像是「PingWest品玩」写的一篇
《张口闭口 freestyle 的吴亦凡,到底懂不懂嘻哈?》
,场妹觉得这个角度来写也挺有意思的。
如果是仅在文章标题里借用 freestyle 这个词,强蹭热点,场妹觉得意义不是很大。
从上面这几篇来看,公众号文章流行词的热点想要蹭得好,除了抓住黄金时间点,还可以通过大开的脑洞,找到独特契合的角度让热点和文章浑然一体。
品牌营销如何借势 freestyle
流行热词出来早期基本上都是网友、段子手的狂欢,火到一个程度后有些品牌也会借势营销。
这次的 freestyle,作为《中国有嘻哈》的冠名品牌,农夫山泉的维他命水倒是抢占了先机出了三张借势海报。
不过效果很平就是了…公众号推文不到 3W 的阅读,至于微博嘛,60 的转发…
场妹觉得,
这次营销效果不佳主要归因于海报没有与 freestyle 这个梗很好的结合起来。
没有 rap 也没有吴亦凡,光是几个傻愣愣的饮料瓶杵在那,完全没有 freestyle 的笑点呀…
其实之前,就有不少品牌借势流行语玩起了营销,而且玩得还不错。
比如 2015 年 4 月,河南一位女教师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0 字向学校辞职。这句话被网友评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还入选了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随后,包括腾讯新闻、世纪佳缘、雪碧等各大品牌玩起了花样营销…
携程更是独辟蹊径出了一则寻人启事,声称愿意
提供 5000 元的旅行基金帮顾老师实现梦想,请顾老师尽快和携程联系。
比起其他家品牌千篇一律地在辞职信上插播广告,携程的寻人启事就显得新颖许多。
携程旅游微信还向顾老师抛出了绣球,不仅愿意提供 5000 元的旅行基金,还把当旅游领队、产品经理 “看世界” 的工作送给了顾老师。
热点对于品牌来说是一个绝好的营销机会,但热点出来后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跟风借势,而不去思考如何才能玩出自己的创意,那效果自然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在那么多家大同小异的辞职信营销海报里,携程才是其中少有的被人记住的品牌。
就像 @海尔 常常会在热门微博底下凑热闹争曝光,这个玩法也被很多企业蓝 V 借鉴了,但我们最终记住的,只有海尔。
品牌如何创造自己的 freestyle
我们常说,与其蹭热点,不如制造热点,流行语也是一个道理。
广告词想得好,说不定就变成流行语了。
把握好流行语的风向标,
了解热词背后的流行基因,是我们借助流行语做好品牌营销的前提。那什么样的网络语言才会流行开来?
场妹研究了往年的年度流行语、今年上半年的热词,总结出了流行语的 3 个共性——
1、简洁易懂,朗朗上口
能在网络中广泛流行开来,甚至成为年度流行语的词汇、句式,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简洁易懂,并且朗朗上口的。
「freestyle」虽然是个英文单词,但 free、style 这两个都是非常初级的词汇,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
「
还有这种操作」和「猥琐发育别浪」最初都来源于游戏圈,但两者的流传度通过搜索结果数量就能看出,前者几乎是后者的 3 倍。
「还有这种操作」已经被网友大量使用,「猥琐发育别浪」的使用对象还局限在游戏玩家。
这就跟流行语本身涵义的复杂程度有关了。
「还有这种操作」的意思大家都能猜测到,而
「猥琐发育别浪」相信很多人不百度是绝对不知道它的意思的。
2、
可放在多重语境下使用
能够病毒般传播的流行语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它们的使用语境广泛,日常生活中各个场景都能用上。
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可能 XX 了个假 XX 」系列。
学生党可以说我可能复习了本假书,公号狗可以说我可能运营了个假公号,吐槽男朋友时还可以说我可能谈了个假恋爱,交了个假男朋友…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用不上的场景。
3、
说法有趣,自带笑点
「
蓝瘦香菇」就起源于广西某网友失恋视频里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从搞笑视频到拟人香菇表情包到一系列恶搞视频,这个词火遍大江南北。
为什么火的是「蓝瘦香菇」而不是「难受想哭」呢?
一来「蓝瘦香菇」是普通话不标准造成的谐音,自带笑点;二来在表达情绪上,「难受想哭」太过于直接,轻量级、委婉一点的说法就是「蓝瘦香菇」了。
这也是人们喜欢把 “你妈” 说成 “尼玛” ,把 “妈的” 说成 “妈蛋” 的原因。
通过创造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