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Sean Ye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瞎说职场(HRInsight)
这几天一直听说有公司年会大奖发「免裁券」的段子。
我当然不以为然,这种操作太可笑了。
不料,360创始人周鸿祎老师,知难而上,在微博上也宣传了360的年会大奖「免裁券」。
甚至拿出了一张设计精美的特等奖奖券。尽管随后周鸿祎解释是玩笑,但是负面影响已经铸成——再说了,设计这么精美的玩笑,的确很难让人不信。
看到这个消息,我哑然失笑。
我替360的公关部同仁感到焦虑,刚开年就被老板挖这么大坑。
我还替HR团队着急,今年的招聘任务怎么完成?
我还替赢得大奖的员工着急。
免死金牌这种历史上反复被证明手里越多死得越快的晦气玩意,有个毛用,还得强颜欢笑去和周老板合影领奖。
1
免裁券折射的
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来说,每一个动作都在传递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那么「免裁券」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它可能传递至少这三个信息给到员工:公司计划裁员 公司没钱了,搞这种噱头福利来忽悠员工;公司手握生杀大权,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这三个信息,没有一个是正面的。 第二个问题,企业为什么要提供年会大奖?
年会大奖不是工资和五险一金,大奖本质上是福利。
企业没有必须发大奖的义务,但发出大奖,展示的是企业的实力。
腾讯某部门年终阳光普照奖是iPhone 11,羡煞旁人,虽然花了一大笔钱,但是值得——通过这一福利,腾讯优质的雇主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雇主品牌是什么?
雇主品牌有对内对外两个方向。
对内:
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和归属感,鼓舞激励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
对外:
打造优秀雇主品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通过「免死金牌」这个放飞自我的福利,周鸿祎成功打造了对内对外两个形象:
对内:
让员工对公司不认可,丧失归属感,同时增加焦虑。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哪些迹象,告诉我们,公司可能不行了?
》
还是赢得了不少小伙伴的认同。
因为识别一家公司是否会裁员,是这两年职场人的一堂必修课。
还是周老板厉害,成功通过一个年会大奖一个微博,搞到员工内部人心惶惶,原来不知道裁员的同事如今都清楚了,2020年公司要裁员。
至于鼓舞员工士气啥的都别提了,裁员公司,谈何士气?
除了拿到这张免死金牌的员工外,其他员工都会增加焦虑。
周老板成功通过给一个人奖品,得罪了所有员工,这操作真是骚。
话说回来,拿到大奖的员工就不焦虑了吗?
同事被裁,人心惶惶,焦虑是会传染的。
对外:
360还能吸引优秀人才吗?
真心为360的招聘同事们感到悲哀,今年你们招聘的难度将会陡增。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拿到你们offer的人才,会重新考虑;
正在360和其他公司之间犹豫的人才,会坚定选择;未来接到你们面试邀约的人才,会避之不及;
竞品会拿「免裁券」说事,猎头会拿「免裁券」来忽悠员工离职。
你们除了无力的拿出一些解释外,能做的怕是只有加钱。
周总是段子手,这我们早就知道。
但是以一个段子,给公司增加百万甚至上千万成本的骚操作,的确是惊世骇俗。
2
福利展示企业文化
再延伸一步,年会大奖是福利的一部分。
那么,福利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提供福利?我们的员工需要怎样的福利?
360不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当年年会约女优的段子。
我们依然记忆犹新。 和日本女优吃一晚饭,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都是极为鸡肋的福利。
话说回来,员工出事你管吗?员工家人出事你管吗?能不能不搞996?能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培训和成长机会?
我不是针对360,但福利只搞噱头的公司,都是垃圾!
真正能对员工负责的雇主绝不会仅仅为了宣传效果做福利,福利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给员工提供保障。
腾讯搞死亡福利,阿里宣传买房的无息贷款,星巴克的父母保险福利,人都很努力的宣传了。
我觉得合适,这些福利是真心实意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当我们企业为员工设计福利的时候,需要回归初心,你是为了帮助员工,还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抓眼球?
如果公司愿意关注员工健康,关注员工家属健康,关注员工的个人发挥,这才是福利好的体验。
那些只专注于博眼球,的企业,甚至发个福利掐着你们发微信发微博的宣传的企业。都不值得我们留下。
如今的年会,越来越不招人喜欢了。
作为职场人,并不是有人请我们吃饭给咱送礼,我们都会屁颠屁颠去的。 我们想要和真诚的人
(公司)
打交道。
你平时压榨员工996,年会在台上胡说八道给自己贴金,再送些极不恰当的礼物,还指望员工充满斗志和集体精神,这种领导怕是失了智了。
我宁可参加天龙八部里的万仙大会,也不参加这种年会。
关于作者
:
Sean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工作之余,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南都周刊/领英专栏作家,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公众号:瞎说职场(HRInsight),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