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杂志创刊于1934年9月16日,上世纪50年代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主办,以“平实理性看世界”的宗旨,分享国际时政观点,解析中国外交声音。期待与广大读者、作者和合作者互动交流。
51好读  ›  专栏  ›  世界知识

王新:​“非洲铜带”给中国投资者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世界知识  · 公众号  ·  · 2025-01-26 09:00

正文

点击 世界知识 关注并星标

每天与你一起

平实理性看世界

2024年12月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卸任前访问了安哥拉。访问期间,拜登宣布美国将新增投资六亿美元,对洛比托走廊的相关铁路进行升级改造。他表示,这条铁路线将在本世纪20年代末全线完工,把非洲铜带地区的铜和钴等关键矿物运输到安哥拉洛比托港,届时从印度洋沿岸穿越非洲大陆到大西洋沿岸的时间将从现在的40多天公路旅程缩短为40小时之内的铁路旅程。这一访问引发外界对非洲铜带地区的广泛关注。

那么,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非洲铜带地区可能带来什么机遇、面临什么风险?


2024年12月20日,刚果(金)就业 和劳动部长埃弗拉伊姆·阿克瓦克 瓦·纳梅图率领代表团参观华刚矿业 公司。 华刚矿业公司是由中企与刚果 (金)矿业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

被视作世界绿色转型的中心地区

非洲铜带地区位于赞比亚北部和刚果(金)南部的交界地带,由西北向东南呈弧形延伸,长度约为800公里,宽度约为60~100公里,主要涵盖赞比亚的铜带省和刚果(金)的上加丹加省和卢阿拉巴省。在加丹加岩系的砂岩和页岩中,积聚着以铜、钴为主的多金属伴生矿床,具有矿体大、矿层厚、埋藏浅、品位高、分布集中、多矿共生等特点。在成矿过程中,非洲铜带地区形成了含铜砂岩和含铜页岩两种类型铜矿,按照矿物组成来划分,可分为铜—钴—铀矿和铜—铅—锌矿,以前者为主。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指出,在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呈爆发式增长的当下,以锂、镍、钴、铜为代表的关键矿物需求激增。因此,非洲铜带地区也被视作世界绿色转型的中心地区。


投资者纷至沓来

非洲铜带地区拥有对电池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组件生产至关重要的矿产资源,蕴藏的投资机遇不言而喻。

第一,矿业发展前景诱人。该地区铜矿储量约为5600万金属吨,占全球总量的16%,其中刚果(金)和赞比亚储量分别为3100万金属吨和2500万金属吨;钴矿储量约为172万金属吨,占全球总量的47.5%,其中刚果(金)和赞比亚储量分别为136万金属吨和36万金属吨。

尽管赞比亚获得独立已逾60年,但出于各种原因,全国范围的矿产勘查工作迟迟没有开展,这意味着许多矿产品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2024年,赞政府委托西班牙Xcalibur智能测绘公司对全国7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航空勘查。

刚果(金)被誉为“非洲原料仓库”,但是由于内战,采矿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2003年4月,刚内战各方签署停战协议,绵延近七年之久的内战宣告结束。在内战结束前夕,2002年7月,刚政府颁发新矿业法,2003年又颁布矿业条例,鼓励外国投资者来该国投资开矿,同时规定必须由刚国有企业无偿持有至少5%股权。美国道奇、澳大利亚Anvil、加拿大第一量子等矿业跨国公司开始与刚国有矿业公司Gecamine成立合资企业,开发了Mutanda、Kamoto、Frontier、Tenke Fungurume、Dikulushi等铜矿,从2005到2010年,铜年产量从7万吨逐渐增加到42万吨。2008年以后,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投资刚采矿业。同年4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成中方股东与刚政府签订“资源财政化”一揽子合作模式协议,由中资企业负责融资,在刚全国范围内修建公路、铁路、医院、学校、大坝等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回报,刚政府将Sicomine铜钴矿采矿权转让给中国联合投资方。中刚双方共同发起成立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来开发Sicomine铜钴矿,其中中国中铁持股41.72%,中国电建持股25.28%,浙江华友持股1%,刚方持股32%,项目总投资66.64亿美元,一期工程于2013年4月启动,2015年10月实现全面投产。十几年以来,中资企业在刚采矿业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二,采矿业对于相关产业具有极高的带动效应,配套产业方兴未艾。非洲铜带地区采矿业的繁荣状况,正在带动物流业、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中国投资者进入上述两国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拜登为洛比托走廊的铁路项目站台助威,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据测算,非洲铜带地区的采矿业将为洛比托走廊的铁路项目带来可观的物流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该项目的成功运营。2024年9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代表共同签署了《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有关方面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约10亿美元来激活坦赞铁路。在激活后,坦赞铁路必将带动沿线地区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不少人疑虑,美国承诺投资的洛比托走廊铁路项目会不会抢走坦赞铁路的货源?笔者认为,从实际情况看,赞比亚和刚果(金)的采矿业带来了可观的物流需求,彼此之间的良性竞争或将使双方从公路运输渠道竞争来更多的货源。


风险不容忽视

眼下,非洲铜带地区吸引着大批中国投资者涌入。在这一地区开展投资贸易活动,也面临着相关风险。

一是政治风险。赞比亚和刚果(金)曾经分别是英国和比利时的殖民地,先后于1964年和1960年获得独立。独立后,两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赞比亚先后经历了执政党的三次更迭,都实现了平稳过渡。刚果(金)经历了执政党的多次更迭,而且引发了残酷的内战。在赞比亚,新政府对于外国投资者与前任政府合法签订的有关合同予以尊重。刚果(金)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差,新政府对于外国投资者与前任政府签订的有关合同会进行审查,若不符合所谓条件,就会以拖欠税款、隐瞒矿产储量等各种借口来制造麻烦或终止合同。为了规避政治风险,中国投资者必须坚持在商言商、合规经营的原则。

二是法律风险。赞比亚继承了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法律体系,并且在独立后出台了几百部成文法律,基本涵盖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刚果(金)继承了比利时殖民时期的法律体系,相对来说,这些法律体系不如赞比亚那么严密,执法部门在对有关规定的解释方面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中国投资者应增强法律意识。

三是市场风险。赞比亚只有1800万左右人口,也是欠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该国的中产阶级稀少,本地消费能力有限。刚果(金)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联合国确定的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贫富分化特别严重。因此,在两国,除了矿业项目可以根据原料供应量来确定投资规模,其他项目都要根据当地市场来确定适当的投资规模,避免产能过剩。

另外,在非洲铜带地区从事投资和贸易活动的中方人员要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矿业还可能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中国投资者要未雨绸缪,实现多元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

(作者为赞比亚利顺德投资公司董事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