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此刻很多人会有个疑问,吴清友是谁?
也许你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你可能听过、或者去过诚品书店吧。那是一家阅读世界,品味生活的书店,是许多人到台湾游玩必去之地,被称为台北的文化地标。
而吴清友,就是诚品书店的创始人。
前几天,这位67岁的老人,突然心脏旧疾突发,离开了人世。
据说,他前一刻还在办公桌前写字。
据说,他原本还准备参加两天后《诚品时光》的新书发布会,那是他这一生的自传,也是诚品的第一本品牌书。
然而,命运像是双翻云覆雨的手,一刹那间,就带走了一位老人和一束照亮过世界的光。
那天得知消息的龙应台很是难过,她说“
有些人飞扬跋扈,其实贡献很薄。有些人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书店可以只是卖书卖纸卖文具的商店,他却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学、文化的指标、对心灵境界的坚持。
”
物道君也谨以此文,怀念吴清友先生,怀念为世界留下一束光的人。
带走吴清友的是心脏旧疾,但28年前,也是这颗残破的心,将诚品引到他的生命中。
在那之前,吴清友的地产生意做得不错,便在阳明山买了块地,想建房子。
当时风水先生和他说,如果想要发财,就让房子朝南;想身体健康,就朝北;想增长智慧,就朝东。吴清友想了想,选了东。
不知道这算不算冥冥中注定的。过了几年,他心脏病发,做了5个多小时的大手术,心脏一度停止跳动,与死神就这样擦身而过。
似乎人在生死之间,总会了悟点什么。
对于吴清友来说,这次病痛让他对自己原来的生活和财富产生了怀疑。他发现,自己赚了多少钱,生活还是一如既往,也没能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于是,他去阅读,希望在前人的字里行间找到一点生命的真谛。《弘一大师传》和《文明的哲学》给了他最大的触动。
而赫尔曼 · 黑塞的一句话,“
大自然是上天最伟大的创作,而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之中
”,则改变了吴清友的一生,让他萌生了开书店的念头。
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吴清友在台北仁爱路圆环开了第一家诚品书店,开始只卖一些艺术和建筑类的书,这也是缘自他自己的喜好。
而“诚”字,缘于吴清友父亲的教诲。老人家一辈子起起落落,做过小学老师,当过董事长,却因替他人担保破产,一贫如洗,重新回到乡下挑水、养鱼。
即便如此,他对吴清友的教诲却是,“
财物有时而尽,惟有一个诚字终生受用不尽。
”
经历过一番人生变故后的吴清友,开诚品书店,与其说是在经营,不如说是他对生命的一种追寻,他想寻找答案。“
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事业、工作都是你生命的道场。
”
什么是诚?是一股心里的正念,是吴清友知道要有“爱、善、美的不断精进,使自己不断地活下去”的正念。
可是,什么是“爱、善、美”?时至今日,当你去到任何一家诚品书店,都能感受到这三点,都能感觉到自己被好好对待着。
比如,在诚品书店里,书柜的面板都呈15度倾斜,想看什么书都伸手可及。实木铺就的地面,宽敞过道,洁净无尘。或站或坐,随你喜欢,让人感受到
读书是一件备受尊重的事。
乞讨的人进了书店,也不会被赶走,吴清友甚至还拿钱给他。
比如,每一家诚品书店的设计都美得让人流连忘返。像苏州店那条高高的阶梯,一侧是以时间轴排列的书本样式,每走一步都像走进了书的森林、知识的殿堂。
比如,在诚品的每一次阅读都有种珍惜之情。如果你去到台南诚品店,会看见玻璃铺成的阶梯,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就像极了我们读到心爱之作的心情?
为了追寻这份“爱、善、美”,诚品还做了许多看似无用的事。
比如坚持在书店里设立画廊,尽管可能人不多。
比如为年轻创作者设立一个独立空间,支持他们的创意。
比如在诚品松烟店建一个“全台湾唯一达到国际水准的古典乐室内演奏厅”,让更多人有机会发表他们的创作,但是光维护那些座位,每年就要赔上近四百万。
比如店里摆了差不多400个公众座位,每一年举办四千多场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让更多人有机会去靠近美好。
在他看来,“
活
在当今社会,假使没有一点文学和艺术的涵养,日子是很难从容过下去的。
”所以
如果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
所以在吴清友的眼中,他是把每一个来到诚品的人当作一个个实在的人看待,从建筑的设计、摆设、灯光、甚至“同仁的微笑”、烹调分享,都是为了人来考虑。
什么是诚?是吴清友对于文化的执念,才有了诚品的诚意,饱含着对于人的诚意。
不过,带着一股正念做事情,也可能遇到现实中的鸿沟,比如亏损。
当初吴清友做诚品时,就预计会亏损个五到八年,毕竟做书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盈利的事,更何况他还不把盈利当作主要目的。
心有标尺,总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亏损就是15年。多年以后,吴清友站在演讲席上说起这段往事,只有风淡云轻。
那些书店被水淹,差点关闭的日子,那些一边吃着心脏病药一边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日子,那些坐在敦南店对面的咖啡馆看着人们进出的日子……让他看见了“
自己对于生命的诚恳
”,可也是靠着很多想象才走过了那段时间。
真正让诚品走出危机的,是吴清友的复合经营理念。
记得我第一次去诚品书店时,才发现这里其实是座大商场。
吃喝玩乐,我想到的关于生活的一切,这里都可以实现。
看书看累了,可以去看看展览,听听音乐,也可以去餐厅吃饭、喝咖啡。还能买到喜欢的笔记本、杯子……甚至有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里流连一整天。这已不再是我们曾经想象中的书店的模样。
原来在商业化的这条路上,吴清友比任何人都想得明白,看得深远。
从一开始,诚品书店就不只有书。他会把书店挑在交通最发达、人们也愿意来的地方,并提供给人们需要的美好食物、器物和艺术的熏陶。而诚品的商业价值,亦是从这些相关部分而来。
吴清友以“书”串起了生活的一切,他让书店不仅拥有书籍,还提供了一种有质感的生活方式。
作家马家辉曾说
吴清友有三个特质:“思虑周到、有勇气、有意志力”。
这是一个企业家的修为。
“没有商业,诚品活不下去”,他懂得在商言商,却又不止于商。
什么是诚?是吴清友的坦诚之心。心怀理想,却没有一味理想化,而是有一股坦坦诚诚做生意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