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过年了,局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不仅盼了一年的年终奖被敲掉了,那顶“不满意单位”的帽子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一天午饭后闲聊,说起即将到来的春节,大伙七嘴八舌地发着牢骚,心里都不好受。不知什么时候,局长也凑了过来。大伙见状,一下子都闷声不响了。
“年总是要好好过的,现实也只能勇敢地面对,老是牢骚满腹总不是个办法。你们说说看,有什么好的想法?”局长发话了。看得出来,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城管,正面临着职业生涯中最困难的时刻。整个单位还有谁比他承受的压力更大呢?十多个月前,城管执法局轰轰烈烈成立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局长还代表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作了表态讲话,声若洪钟,铿锵有力。而此时此刻,颇有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
看大家都不吱声,我说:“局长,您看能不能由局领导带队,春节之前到每一位机关干部以及直属单位领导的家里走访一次?”坦率地说,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盘桓有些时间了。记得在部队服役期间,但凡遇到重大的挫折,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便凸显出来。特别是本部队发生严重飞行事故后,领导们挨家挨户走访飞行员的家属,便是一件快速稳定部队官兵情绪的十分重要的事。
“这是个好主意!”局长当天下午就召集有关人员商量了走访的事。
随后,局领导带着政治处、机关党委和工会的负责人,用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晩上和休息天时间,一家不落地进行了走访。捎去了简单的慰问品,也带去了对家属们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的感谢。我全程参与了走访慰问,很多时候场面十分感人。
不少家属拉着局长的手,眼泪都掉了下来。他们说,“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爱人单位的领导上门慰问过,以后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支持爱人的工作。尽力当好城管义务宣传员和志愿者,你们城管执法局一定能够打翻身仗!”这样的场景,颇有些患难与共的味道,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在场的机关干部感叹动容。
受领导指派,我去市有关部门提前领回了考核评比的“成绩单”。社会各界对我局提出的意见竟有一千多条,列全市各参评单位之首。看着这厚厚一摞包括队伍不文明、执法不规范等方面的“意见”,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原本满肚子的委屈和以为“不公平”的心绪,霎时烟消云散。
2003年春节前后,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带着几位同事,分门别类地梳理这些“意见”。除极少数表扬或提出建议的“意见”之外,批评占了绝大多数。有些“意见”用词十分尖锐,甚至出现了骂我们是“土匪”“强盗”之类的话,非常难听。其中可以看到,有些群众依然戴着有色眼镜,表述的是几年前的“城南旧事”,愤怒之情跃然纸上,足见其对城管的负面印象之深刻。
不容否认,大多数“意见”,还是比较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齐全,看上去言之有物,脉络清晰,击中要害。有些提意见的朋友,还专门留下了电话号码,期待你去与Ta核实处理。
其中有两条意见,至今我仍留有深刻印象。
一位署名老单的市民留言:经常在下午的下班时间段,看到穿着制服的执法队员在某农贸市场门口的小摊上买菜,看上去这些队员和小摊老板厮混很熟的样子,彼此有说有笑的。这样的场面,难免让人产生疑虑,希望能够严加管束。
另一条意见,更是直截了当,指名道姓。说的是,某区局的C科长,某一天到单位平时定点的饭店请客吃饭,饭后一定要让餐厅服务员记着账,以后由单位统一结算。服务员不认识他,不敢私自作主,不同意记账。想不到,C科长火从心头起,顺手操起桌子上的碟子,像甩飞碟一样朝服务员砸了过去。顿时,小姑娘中招,头上血流不止,哇哇大哭起来。饭店经理见状,赶紧报了警。警察快速赶来,C科长这才收了嚣张,付了饭钱,向服务员道了歉,悻悻地走了。
我们将这一千多条“意见”逐条梳理,按不同问题类型的意见多少作了排序。真的吓一跳,其中反映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形象不好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多。显然,抓队伍建设真是一个摆在面前的大问题。
按照局长的要求,副书记带领我们几个职能处室的负责人,到有关部门学习取经。我们到访的四个单位,其实是经过认真挑选的,非常有针对性。说白了,这四个单位都曾经被评为“不满意单位”,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比较密切的“权力”部门。如今,他们成功摘下了落后的帽子,我们却被戴上了。
走访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这几个单位为了让老百姓满意,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下了很大的力气。无一例外,他们都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釆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瞄准问题,持之以恒,狠抓整改。其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天,已经退居二线的G处长(前面文章中提到过的市容环卫局法规处处长)找上门来,和我谈论本局被评为“不满意单位”的事。“邵处,我局眼下的日子不好过,春节后必定全力以赴抓整改,这个时候,总得有人站出来,主动为局里挑起这副担子。”听了G处长的话,我多少有些惊讶。自从城管执法局成立,当时已经接近处级干部任职最高年龄的老G便主动提出让贤,改任了调研员,过着相对自由而又悠闲的日子。
说起老G,在局里还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30岁刚出头,他就成了某区市容环卫局局长,因虎虎有生气,工作常出彩,被领导看中,调到市局当处长,是个大伙心知肚明的预备“苗子”。老G工作能力没得说,嘴巴却不轻易饶人,处里的干部常有被他训得哭了鼻子的。这样的脾性,多少有些得罪人,好几次提升的机会就错失了。一晃,他在中层的位置上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
他这次找上门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特别是听了他对单位事情的看法,确实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G处,您的意思是?请您老明示哦!”我有些开玩笑地与他搭腔。
“很简单,这个时候正是考验人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够主动站出来,为局里多分点忧。局里年轻的处长不多,我看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你愿意干,我心甘情愿当你的助手,退休前咱们一起干他两年,不相信翻不了身!”老G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语速飞快,唾沫星子乱飞,显然有些激动。
真的没有想到,老G说出的这些想法,也是我这几天反复想起的心事。“大敌当前”,犹如在部队时有了急难险重的任务,总需要有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记得当年我团飞行员宿舍的墙面上,大大的写着“有任务就上,有红旗就扛”几个大字,最终凝结成了空军“拳头团”的团队精神。作为其中曾经的一员,这种文化的因子早已流淌在我的血液之中了。
只是,因为我自己当上处长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太“冒”了,是否合适?别人会怎么看?这种纠结的心情,并非矫作,而是不得不细细思量的。现在好了,已经退居二线,离退休不太遥远的G处都有这份豪情与担当,我还犹豫什么呢?
那个下午,我们俩的谈话非常愉悦,许多细节,心有灵犀。分手的时候,我们两个大男人竟然满脸通红,比得了个什么大奖还兴奋!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个下午,对我来说,真是极有纪念意义的。
说干就干。
我用两三个晩上的时间,在笔记本上翻出我们到四家单位走访时记录的点点滴滴,不少经验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对照着一千多条经过认真“解剖”的社会各界的意见,整改的方向和路线图便渐渐明朗起来。尤其是和G处的一席长谈,实现“进位摘帽”奋斗目标的决心愈加坚定了。终于,我在家里那台买了不久的台式电脑上,于2003年春节假日期间,捣鼓出了一份叫作《创满意单位大纲》的东西。
后来的那次局党委会,是在一个非常寒冷的星期天的下午召开的,主题是研究如何创建满意单位。
书记提议,由我们几位参加外出“取经”的人员首先分别发言。令人欣慰的是,我那份《创满意单位大纲》中提出的观点与建议,大部分被采纳了。特别是“以创满意单位统揽全局”的工作理念和“市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认同。
会议开得很热烈,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都发表了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讲话,全然没有了前些日子打了败仗似的垂头丧气。会议最后决定,成立局创满意单位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简称“满意办”,负责日常事务,由我任主任,老G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