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最新数据公布:俄罗斯第一,墨西哥第二 ·  昨天  
参考消息  ·  美联社发声:“不可接受” ·  昨天  
参考消息  ·  “罕见”!朔尔茨“不断发起攻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视界 | 不是一口闷!这群外国人已开始学会细品中国白酒之美——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2-06 22:02

正文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里,你有没有被亲戚朋友们劝酒呢?在中国,不管你会不会喝酒,对白酒一定不会陌生。



然而,虽然白酒在世界范围内是被饮用最多的烈性酒,老外却仍对其感到陌生。在鸡尾酒单上,白酒很少出现。


也正因此,外国人对这种粮食酿造的酒类更加好奇。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出一篇文章,为想喝白酒的“歪果仁”出招——


▲《如何品鉴白酒:北京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小秘诀》


习惯了甜糯红酒口味的西方人,如何爱上口感浓烈的白酒呢?


“世界白酒日”的创始人吉姆·博伊斯就建议,初次尝试白酒的外国人,最好同时对比不同类型的白酒。


▲吉姆·博伊斯


吉姆·博伊斯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葡萄酒专家,他设立“世界白酒日”,旨在向全世界宣传这种“歪果仁”所知甚少的酒。他也为此不遗余力,仅去年,就在全球20个城市举办了30场“白酒日”的活动。


而这样一位大力宣传白酒的人士认为,不懂白酒的人不明白个中滋味,会以为白酒都是一个味道,尝试不同类型的白酒能让他们体会到多样性。



CNN在文章中提到,白酒分为四种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而这四种香型的白酒又有其各自的渊源和酿造方法。


米香型酿自稻米,自然带有一种粮食的清香,而最为有名的桂林米香型白酒,用水更是取自风景如画的漓江。



清香型主要流行于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想必你一定不会陌生:


▲二锅头


浓香型白酒酿造较为复杂,选用至少两种不同的谷物,封于泥窖中发酵而成,其口感也更为醇厚。历史悠久的浓香型泸州老窖酿造始于1573年。



酱香型白酒之所以得其名,是因为其口感与酱油有共通之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贵州的茅台了。



美国人德里克·桑德豪斯也曾在他的《白酒:中国烈酒必备指南》一书中,对白酒复杂的口感和香型做过介绍。


▲《白酒:中国烈酒必备指南》


白酒独特的酿制方法使得外国人对其口感不适应,不过这并不是白酒不那么受人欢迎的原因。 作为全球首家以白酒为主题酒吧的创始人,比尔·艾斯勒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中国的劝酒文化。而在中国人眼里,劝酒是好客的表现。


正因此, 比尔·艾斯勒认为初尝白酒的西方人不应在宴席上与别人一起喝,可以选择先自己接触,等对白酒和自己的酒量有一定了解后,再与中国朋友喝个痛快。


▲首都酒坊的创始人比尔·艾斯勒


想要改变白酒形象的艾斯勒,在酒吧里推广各种白酒。 他的建议是,喜欢伏特加或杜松子酒的人可以喝清香型白酒,而威士忌或朗姆酒爱好者,可以试试浓香型。


此外,他还尝试用白酒调制鸡尾酒,来获得混合酒爱好者的注意。



来自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的调酒师已经开始迎接白酒的挑战,就像他们曾经对待高纯度威士忌和梅斯卡尔酒一样。


自2014年以来,英国首都伦敦都会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举办以白酒为主题的鸡尾酒节,亚洲时报在线就报道了今年1月份拉开帷幕的“白酒鸡尾酒周”。文章称,在过去五年中,英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酒吧售卖白酒,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数百个。



曾经在北京居住过的马修表示,用白酒调制鸡尾酒非常罕见,在调制上得想办法另辟蹊径。


他认为, 酱香型白酒能与西红柿汁融合,调成“血腥玛丽”或“红鲷鱼”;清香型白酒与柑橘味饮品更为相配;而浓香型白酒的辛辣味则可以用柑橘味道冲淡。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不识白酒味的老外们是如何开始慢慢接触这一酒精饮品的~



美国新闻聚合类网站BuzzFeed曾录制过一期“老美挑战亚洲酒”的视频。


几个美国人先后挑战了印度朗姆酒、韩国清酒等亚洲酒种。



大家开始还比较淡定——



然后中国茅台出现了。老外们先是在“茅台”两字读音上纠结半天。


▲“摸熬,毛;特爱,台。” (设计台词)


一仰脖儿喝下之后,老美纷纷花容失色,大呼“我的嘴就像小两口闹离婚一样炸了!”


▲“这啥?尝尝……”(设计台词)


▲“吨吨吨吨——” (设计台词)


▲“我的Holy老天爷!” (设计台词)


而随后出场的日本米酒则瞬间没有了存在感。


▲“这啥?水?”  “嗯,没毛病。”(设计台词)


有两名英国人也曾就白酒在英国的接受程度做过一项调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