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扒皮姐
第一时间掌握互联网行业各种内幕八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央视曝95起加油站案逃税7.9亿元#】在 ... ·  13 小时前  
互联网思维  ·  罗振宇 2025 ... ·  4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罗振宇 2025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扒皮姐

中国的成功为何无法复制?外国网友们讨论的热火朝天……

互联网扒皮姐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27 22:14

正文

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缔造了人类史上的经济奇迹:自1978年来,5亿人口脱贫,GDP以每年10%的平均速度迅猛增长。不仅如此,中国并不满足于“世界工厂”的角色,通过不断创新,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和中国胆量。


 “中国崛起”这一现象一直都是西方人的兴趣焦点。




于是便有了美国版知乎Quora上的一个热门问答。


有外国网友发帖询问:


作为一个曾经很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什么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不能复制中国的经济模式呢?




下面的评论区可谓一片红火。其中点赞最多的回复来自一位加拿大籍印度裔哥们儿Sam Arora。




▲想要把这种高超的技能(脱贫致富)同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匹配在一起,你需要中国人来执行你的伟大构想,否则一切只能流于纸面空谈,这是我的看法。

 

他表示自己曾在中国多地游历,对中国非常痴迷,还在回答中po出了不少在中国游览时拍下的照片。




他历数中国近代“屈辱史”: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中国完美地演绎了多难兴邦,并及时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

 

他认为,只有民族自豪感如此强烈的中国人能真正做到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而其他国家却几乎不可能get 到这样强韧的精神,极度依赖外部捐款和援助。



▲加粗部分:你很难把中国/中国人的文化,简单转移到其他欠发达国家身上。

 

另外,中国人有共同的国家目标,基础设施完善,犯罪率低,社会稳定,这使它能最大程度地去发展经济。

 

但印度、俄罗斯、巴拉圭等国,人心涣散,长期在国内混战或宗教争端上折腾,国家发展步履艰难。



总的来说就是,依葫芦画瓢容易,但学到精髓却难于上青天。


Sam Arora还罗列出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闪光点,简直天朝迷弟一枚。

 

中国人低调内敛,勤俭节约,爱国敬业,注重教育,珍视家庭,尊老爱幼,就连身体,中国人也更健康一点。


▲作为中国人,小编也是被夸得有些脸红。

 

另外,Sam强调,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认知竟然还停留在鸦片战争,对中国如今的强大几乎一无所知。等他们意识到要有样学样时,往往为时已晚。



▲后悔没有好好学习


一位名叫William Lee的网友从经济学原理上来看问题。他表示经济繁荣取决于两点,一是先有钱,二是用好钱。


而中国政府在这两点上都比其国家成功,西方学者却一直拒绝承认中国模式的优越性。


有人则从国家规模来解释为什么中国经验不能轻易移植到别国。小国在全球浪潮中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之路。



▲小国和弱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容易被全球局势左右。欧洲许多国家虽然小但很强盛,因为它们起步早。比较一下中国和日本,日本一度是全球GDP第二,但2011年中国超过了日本。随后仅仅过了5年,中国的GDP规模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多了。当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点击下方视频,搬小板凳前排观看外国网友热火朝天的讨论吧↓↓


编者注:视频中网友称中国已是发达国家,这点有失偏颇。我们还是要认清现实,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并一直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的经济模式在2008年惊艳全球。在那场几乎席卷全球每个资本主义的金融风波中:美国经济收缩2.6%,日本经济则萎缩超过5%。



▲“美国经济”卡车司机:从好的方面来看,至少我们已经触底了。


而这样的经济低迷时期,中国却几乎毫发未损。2009年,中国GDP依然保持了近9%的高增长率。

 

这使得许多西方国家领导人开始质疑自己的经济制度。美国前副财长罗杰·奥尔特曼说,这场经济危机使得“美国模式陷于困境”。



▲罗杰·奥尔特曼

 

难怪美国《大西洋月刊》曾报道称,想当年,中国模式被人诟病为奇怪且无法持续,但近年中国惊人的复苏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小提示
商务合作qq
2853317105
三炮来了

ID:sanpao2020

长按并识别关注


总是深情被辜负,偏偏套路得人心。走吧,上车,老司机带你上路。污神都是这样成就的,50W人关注的原创搞笑视频号。
互联网那些事

ID:hlw0823

长按并识别关注


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罗互联网行业最新资讯,300W人关注,挖内幕,晒规则,被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