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军工研究团队观点分享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周观点】新旧动能齐发力,机械行业Q1业绩增长30%【东吴机械陈显帆】

透视先进制造  · 公众号  ·  · 2018-05-02 23:39

正文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1、推荐组合

【晶盛机电】、【先导智能】、【海油工程】、【三一重工】、【精测电子】、 【浙江鼎力】、【恒立液压】、【中集集团】、【振华重工】、【康尼机电】


2、最新核心观点

【行业】设备板块2018Q1归母净利润同比+30%,新动能与周期齐发力

行业景气度持续,业绩持续高增长。

申万机械设备一级子行业共计332支股票,剔除中油资本等体量较大、且主营业务已与机械板块无关联的标的、以及振华B股、机电B股等重复计算标的,我们对其余323支股票进行分析。2018Q1实现营收2400.3亿元,同比+22.3%,归母净利润合计115.1亿元,同比+29.9%。共计207家公司实现了业绩同比正增长(占比64.1%),其中业绩增幅100%以上的公司达到69家,占比21.4%。


管理费用率、资产减值损失降低体现资产质量优化,拉动业绩增长。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毛利率21.5%,同比-0.42 pct。行业三项费用率维持15.7%,同比-0.27 pct。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规模效应、资产质量优化等因素影响,2018Q1管理费用率8.5%,同比-0.79pct,资产减值损失合计8.2亿元,较2017Q1的9.7亿元资产减损失有所减少。行业净利率为4.8%,同比+0.28 pct。行业ROE为1.3%,同比+0.16pct。


周期和先进制造各具特色,中游复苏龙头板块亮点频出

1、  高景气的先进制造细分板块收入业绩双升。

受益消费升级和技术革新红利,收入、业绩增速排名居前的板块有:智能装备(21.7%、672.2%)、泛半导体设备(49.7%、121.2%)、新能源车(116.1%、84.8%);而增速靠后板块为机床工具(-10.3%、-94.4%)、内燃机(9.2%、-53.5%)、楼宇设备(13.7%、-28.2%)等。


2、  周期板块净利润改善弹性空间大。

工程机械、金属制品、冶金采掘、重型装备等受益经济周期弹性向上、基建、地产及出口复苏带动下,净利润增速大幅改善,其中收入、业绩增速居前的板块有:工程机械(42.5%、114.3%)、采矿设备(76.0%、104.1%)、基础零件(129.2%、68.1%)、重型装备(12.6%、94.7%)等。


资产负债表改善进行中、现金流尚待修复

2018Q1资产负债率降幅居前的板块有:新能源车(-3.5%)、工程机械(-3.3pct)、智能装备(-1.9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明显的板块为轨道交通(+35.8%)、基础零件(+21.7%)等,而重型装备、机床工具、轻工装备、采矿设备等板块现金流净流入同比由正转负。整体机械板块2018Q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06.5亿元,同比+14.8%,剔除中国中车影响,2018Q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2.6亿,同比-29.3%,尚待修复。

投资建议: 成长板块 ,推荐半导体产业链【晶盛机电】、【精测电子】,【长川科技】,关注【北方华创】等;新能源板块推荐【先导智能】、【天奇股份】、【璞泰来】等;新材料推荐【东睦股份】、关注【光威复材】; 智能制造推荐【双环传动】 、【拓斯达】等。 周期板块,推荐工程机械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艾迪精密】等, 油服板块推荐【海油工程】 、【杰瑞股份】。

风险提示:美国贸易政策持续施压;订单、政策低于预期。


【油服】美国石油钻井机数继续创2015年3月份以来新高,油服行业价值洼地明显

截至2018年04月27号周五,布伦特原油连续期货结算价报74.64美元/桶,本周累涨约0.8%;WTI原油连续期货结算价报68.10美元/桶,本周累跌0.4%。据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务商贝克休斯统计,截至04月27日当周,美国石油钻井机活跃数增加5座至825座,连续四周录得增长,续刷2015年3月来新高;天然气钻井机活跃数增加3座至195座;总钻井机活跃数增加8座至1021座。


油价与股价背离两年有余,价值洼地凸显。 本轮油价在2016年初达到谷底,至今油价涨幅已经超过150%,而我们精选油服板块中三支盈利能力较强、行业竞争格局较好的标的:海油工程、中海油服、杰瑞股份,我们发现,这两年来,三家油服龙头公司的股价均略有折损。


我们认为,三点预期差,造就油服行业价值洼地:

预期差1:油公司资本开支计划的完成度预计将远高于过去几年。

预期差2:优质油服公司在行业底部的成长,因为未产生业绩而被忽视。

预期差3:市场对行业盈利能力改善的进度过度悲观。


投资建议:

持续首推【海油工程】 1:业绩弹性大。ROE在2014年达到22.8%,盈利弹性较大。资产负债率由高点50.1%降至2018Q1的15.1%。2:工作量确定性提升。中海油2018年capex支出预计同比+40-60%,2018Q1订单同比+120%以上,逐步得以验证。3:盈利能力修复。油公司盈利改善推动油服公司业绩复苏。4:安全边际足:目前PB 1.1倍,历史最低。预计2018-20年归母净利润12.85、18.49、29.34亿元,对应PE 20、14、9X,维持“买入”评级。


推荐【杰瑞股份】1:订单总量大幅提升,各板块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核心设备构建竞争壁垒,行业出清充分;3:低谷保存实力,目前已进入扩张周期。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2.64亿、4.49亿、6.43亿元,对应 PE 58、34、24X,维持“增持”评级。其余关注【中海油服】、【中曼石油】等。

风险提示:美国贸易政策持续施压;订单、政策低于预期。


3、上周报告和交流

【先导智能】Q1业绩符合预期,看好Q2收入继续确认

【晶盛机电】Q1业绩靠上限,中报预计增长90-120%

【弘亚数控】预计上半年维持30%以上业绩增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振华重工】业绩持续改善,看好港机、海工业务复苏

【中集集团】集装箱、能化装备高景气,海工、汇兑亏损影响业绩

【杰瑞股份】行业趋势向上、低基数因素共同推动前两季度业绩高增长

【精测电子】业绩持续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东方精工】智能包装+动力电池业务齐发力,普莱德并表带动业绩高增长

【三一重工】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入尾声

【恒立液压】一季报业绩超预期,Q2持续高增长可期

【斯莱克】业绩超预期,易拉罐线业务发展迅速

【拓斯达】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机器人业务产销两旺

【赢合科技】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定增完成看好产能释放

【科恒股份】业绩略低于预期,设备+材料布局继续推进

【晶盛机电】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半导体设备贡献业绩弹性

【台海核电】业绩符合预期,业务多元化拓展成长空间


4、核心观点汇总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入尾声,持续首推

三一重工发布一季报,实现营收121.59亿元,环比+19.5%,同比+29.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0亿元,环比+418.1%,同比+101.2%,扣非后净利润为12.42亿元,环比+414.9%,同比+78.3%,大幅超市场预期。


收入增长远超预期,预计二季度保持高增长! 从行业领先指标挖掘机销售数据来看,2018年一季度挖掘机市场累计销量60061台,同比+48%。由于2017 Q1挖掘机销量基数很高,市场预期销量增速在30%左右,而实际增速远超预期,主要是旧机更新需求增加和基建投资增长所致。公司一季度挖掘机累计销量12860台,同比+41%,市占率21%。特别是3月份,公司挖掘机销量8289台,市占率21.66%,这是三一重工品牌开创以来首次挖掘机销量突破5000台大关,此前最高销量要追溯到2011年3月的4622台,骄人的销售数据再次证明公司在行业的绝对龙头地位。预计二季度订单和出货量仍保持高增长。


净利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8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31.92%,环比+1.99pct,同比-0.63pct;一季度净利率12.77%,环比+9.94pct,同比+4.11pct。在上游钢铁等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条件下公司依然维持毛利率环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大幅增长带来规模效应以及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公司起重机和混凝土机业务的长库龄机已经基本出清,目前销售以新机为主,公司历史包袱基本释放完毕。我们判断,随着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和个别紧俏机型涨价,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


期间费用降低,成本结构持续改善。 公司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58%,环比-3.5pct,同比-2.3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8.92%,管理费用率5.16%,财务费用率3.50%,同比分别-1.97pct,-0.31pct,-0.07pct。本期销售费用率的降低,我们认为是由于前期二手机的处理进入尾声。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是收入增长,规模效应增加所致。期末公司计提资产减值1.92亿,同比-22.1%。总体来看,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成本结构持续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增加,资产质量提升,ROE持续改善。 2018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92亿元,环比+53.8%,同比-13.6%,公司现金流环比大幅增长,说明公司回款大幅增加。相比上年同期,现金流有所增长主要是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6个亿所致。


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共计200.52亿元,同比+8.7%,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1.92亿元,同比-22.1%。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0.51提升至0.63,存货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0.97提升至1.02,现金周转效率大大提升。通过强力的风险穿透与管控措施,公司成功大幅降低了应收账款、存货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在收入增长30%的前提下公司应收账款仅有小幅增长,我们判断公司相关风险基本化解。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比率从1.62降至1.59,基本于上期持平,已获利息倍数从3.88提升至5.31,公司偿债能力改善较大。公司ROE为5.68%,环比+4.53pct,同比+2.46pct,ROE持续改善。总体来看,本轮行业上行周期中,公司资产负债表获得不断修复,公司资本结构更加稳健。


强者恒强,龙头企业仍是最佳受益对象。 短期估值波动将受宏观指标影响。公司在未证明能否穿越周期前,下游景气度决定估值水平,业绩增速大幅超越估值下移的速度才能赚取超额收益。公司的产品线、下游客户分布、全球布局、管理层执行力决定了其穿越周期的能力,摆脱国内宏观周期波动也将摆脱估值下移的风险。产品线较为单一的,估值的下移速度将更快。中长期看,龙头三一重工是具备这个能力的,在强者恒强的时代,龙头享受溢价,龙头还是最优选择,但短期估值波动仍将受到国内宏观数据的干扰。


扩大内需的政策微调将改善市场对宏观悲观预期,短期行业估值有望改善。 市场的担忧主要是微观销量数据的亮眼和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背离。今年以来工程机械股价对销量超预期和业绩超预期表现钝化,隐含着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扩大内需的政策微调将改善市场对宏观悲观预期,短期行业估值有望改善。此外,本轮复苏除了房地产和基建的推动因素外,还有很大的存量设备的更新需求。今天的市场,远比2011年健康许多。从销售政策(不打折,热门机型小幅涨价),首付比例(20%以上),逾期率(很低),机型分布(大挖崛起)等都反应的是下游真实的需求。


继续首推龙头【三一重工】 :1、产品多元化,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挖掘机中国第一、起重机中国第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公司复苏周期将比市场预期更持续。2、2018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环比+5.92亿元大幅增长,应收账款增速放缓,流动比例、ROE持续改善,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断改善,历史包袱即将出清。4、布局全球,海外业务占比不断提高,目前已达30%+。


其余推荐【恒立液压】:中国液压行业龙头,拓展国际业务绑定龙头增长性可期。建议关注柳工、中国龙工、中联重科、艾迪精密 。

【半导体设备】硅晶圆涨价趋势延续到2020年,设备国产化空间增量可期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公布的硅晶圆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硅晶圆出货总面积较2016年增加10%,达11810百万平方英寸,市场营收规模增长至87亿美元。同比+21%。该现象说明2017年硅晶圆不仅出货放量,价格也大幅调涨。根据日前环球晶圆公布订单已排至2020年,产能已经被预订逾半,供不应求状况将延续到2020年底,硅晶圆价格涨价趋势将延续到2020年底。


半导体硅晶圆供不应求,包括日本信越、日本胜高、台湾环球晶、德国世创(Siltronic)、韩国硅德荣(SK Siltron)等5大硅晶圆厂,出货量占了全球需求的9成以上。硅晶圆缺货带来生产链断裂威胁,大晶圆厂纷纷宣布扩产计划。从硅片需求供给缺口的角度测算,2017到2020年国内硅片设备的累计需求将达到438亿元,CAGR为50%。


根据SEMI的数据,全球半导体厂商2018-2020年在大陆建厂的累计资本支出将高达470亿美元, 设备支出将增加5%,连续第四年呈现大幅成长,中国大陆将是2018、2019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成长的主要推手。2017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达1,932亿美元,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4%。而按照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半导体金额也在500亿美元以上,。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芯片的自给率要在2020/25达到40%/70%,国产化任务迫在眉睫。一旦贸易战升级蔓延到芯片领域时,中国芯片国产替代将迎来更好的机会。


在集成电路生产的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制造设备国产化的脚步正在推进。设计和封测环节已经涌现了世界级的一流公司,封测环节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企业已实现了进口替代。技术难度最大的制造环节,国内集成电路生产核心装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最核心的光刻机在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有突破;北方华创的硅刻蚀机、上海中微生产介质刻蚀机已经相当成熟,沉积设备方面,北方华创的PVD 和LPCVD,以及沈阳拓荆的PECVD 均已通过主流晶圆代工厂验证,实现小批量的设备交付;其他辅助设备中像天津华海清科和上海盛美的CMP(化学机械抛光)设备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近日发布政策,集成电路企业将享受所得税减免,大环境要求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速,在未来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障下,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会提速。


投资建议 :“纲要规划+大基金”助力半导体,看好国产设备商进口替代机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推进设备材料端2020年打入国际采购供应链。产业基金一期重点在制造,二期重点在设计,筹资总额或过万亿,半导体设备厂商受益确定。推荐检测设备龙头【精测电子】、半导体级别晶炉龙头【晶盛机电】,建议关注【北方华创】、【长川科技】。

【锂电设备】3月电动车销量6.8万+电池装机量2.19GWh超预期,下游销售行情火爆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79万辆和6.78万辆,同比分别+105.0%和+117.4%。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14万辆,同比增长115.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4.62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1.5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0.64万辆,同比增长142.8%,其中纯电动商用车0.60万辆,插电混动商用车426辆。2018年1-3月市场呈现强势开门红特征,抢装行情火爆,延续新能源车高增长态势。


2018年3月锂电装机2.19GWh,1季度累计装机4.54GWh。 真锂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实现锂电装机2.19 GWh,同比增长129.81%,环比增长了110.98%。3月春节过后,各企业都恢复了正常生产,装机量较2月有明显提高,又加上国家补贴政策落地,也给企业吃了定心丸,锂电装机良性增长,2018年的新能源市场发展值得期待。


影响扩产进度因素将除,锂电设备龙头将迎新一轮高成长周期。 CATL上市和BYD电池业务分拆,是2017年Q4以来影响两大巨头扩产进度的重要因素。2018年CATL将建设24条产线,BYD预计扩产约10GWh。随着这两件重要事件落地,我们判断,CATL和BYD的扩产招标进度将提速,预计行业即将进入招投标高峰,锂电设备龙头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成长周期!


随着补贴政策在春节前落地,6月中旬执行,目前行业正处于缓冲期内,电动车抢装行情持续发酵,我们预计电池需求将明显回暖。 此外,由于预期较充分,目前龙头电池企业开工率已恢复至70%并仍在逐步提升中,景气度好于预期,同比2017年呈高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 :看好绑定全球龙头电池厂商的设备公司。重点推荐:1、全球领先的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我们预计2018/2019/2020年的净利润是11.30/17.33/24.25亿元,EPS为2.56/3.94/5.51元,PE为24/16/11X 。2、【科恒股份】正极材料产能持续扩充+浩能科技订单充足锂电涂布设备龙头。3、【璞泰来】核心设备+关键材料,协同效应领跑锂电行业上游。建议关注:动力锂电池回收稀缺标的【天奇股份】,第三方锂电PACK龙头【东方精工】。

【轨道交通】未来三年铁路有望迎来通车高峰,看好动车组招标回升及后服务市场

动车组板块: 2018年铁总计划安排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3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根据铁路“十三五”规划,2020年国内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达3万公里,而截至2017年我国高铁里程已达2.5万公里,仅剩余5000公里即可达成目标,但根据我们数据库统计,2018-2020年全国新增高铁里程有望接近1万公里,且受冬奥会、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海南自贸港与成渝城市圈建设等事件催化,有超额完成目标可能性。2018年行业将继续加强铁路车辆的研发力度,推进时速600公里的高速交通关键技术、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等国家重点专项,努力完成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复兴号250公里动车组的研制及实验,推动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研制。2017年中国中车销售动车组344标准列,根据铁总规划,未来三年平均每年招标动车组至少300列,且均为复兴号,考虑时速160公里集中式动车组及货运动车组等,仍维持年均需求350-400列的预测;另外动车组3-5级修将逐渐放量,我们估算2018年后服务板块增速26.3%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板块: 2017年中国中车城轨业务收入增速23.72%为四大板块之首,占总营收比为15.9%,同比+4.1pct,交付地铁6298辆,直接反映出中国国内城轨板块发展最为迅速,随着未来地铁新增开通里程落地,地铁招标数量有望保持在年均8000辆量级。


投资建议: 推荐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康尼机电】、重点关注轨交龙头标的【中国中车】、深度布局轨交零部件公司【华铁股份】,重点关注【永贵电器】、【新筑股份】。


5、推荐组合核心逻辑和最新跟踪信息

先导智能: Q1业绩符合预期,看好Q2收入继续确认。 公司2018年Q1实现营收6.57亿元,同比+150.6%;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90.8%;扣非后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122.9%。Q1业绩符合预期,看好Q2收入继续确认。按照公司历史数据,一季度营收占全年比例14%,扣非净利润占全年比例16%,由此估计公司2018年全年收入达45亿,扣非净利润达11亿,实现翻倍增长。Q1末公司存货为26.39亿,环比+3.1%,同比+103.2%。随着CATL的上市和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分拆,我们判断,CATL和BYD的扩产招标进度将提速,预计行业即将进入招投标高峰,同时BYD电池业务市场化有望带来进一步产能扩张,锂电设备龙头将迎来新一轮高成长周期!先导智能定增解禁,定增价格为60.87元/股,今日收盘价59.01元,倒挂率3%,仍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我们预计2018/2019/2020年的净利润是11.30、17.33、24.25亿元,EPS为2.56、3.94、5.51元,PE为24、16、11X。考虑到公司自身的高成长性和泰坦业绩有望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收购泰坦后协同效应低于预期

振华重工: 公司已在港机产业处于绝对龙头地位,加之自动化码头、港机后市场空间广阔,并且公司在这些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此外,海工资产减值计提较为充分,随着港机需求回暖,海工业务扭亏,盈利弹性较大。同时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为公司提供较大发展空间。随着与福禄的官司落地,预计公司2018-20年净利润5.07亿、8.05亿、12.10亿元,对应EPS 0.12、0.18、0.28元,PE 43、27、18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港机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全球贸易复苏低于预期

三一重工: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入尾声。 公司一季报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环比+418.1%,同比+101.2%,扣非后净利润为12.42亿元,环比+414.9%,同比+78.3%,大幅超市场预期。公司经营质量与经营效率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及产品总体盈利水平提高,销售回款大幅增加。中长期看,公司的产品线、下游客户分布、全球布局水平决定了其穿越周期的能力较高,能够摆脱国内宏观周期波动,解决估值下移的问题。随着公司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入尾声,公司中期ROE将恢复至20%以上,规模效应带来的盈利弹性将体现。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净利润为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对应17、13、11X,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工程机械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

精测电子:2018Q1归母净利润同比+124%,略超预期,泛半导体产业链逐渐延伸。 公司国内稀缺的完整覆盖面板前中后段制程(“Array→Cell→Module”)检测设备的厂商, Module段国内市占率第一,Cell和Array订单持续突破,AOI光学自动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竞争力突出,未来通过合肥视涯科技、靠近苹果总部的孙公司和与IT&T合资子公司将进一步深入布局半导体产业链,我们预计2017-2019年国内LCD面板厂建厂投资复合增速30%、国内OLED面板厂建厂投资复合增速50%,设备需求持续景气。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3.28、4.26、5.39元,对应PE为51、39、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面板投资增速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晶盛机电:Q1业绩靠上限,中报预计增长90-120%。 公司发布一季报,实现营收5.66亿元(同比+53.25%);归母净利1.35亿元(同比+122.85%),扣非归母净利1.3亿元(同比+124.41%)。公司预计2018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9亿—3.12亿,预计同比上升90%—120%。同时,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用于半导体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等业务。公司短期业绩将受益于光伏行业回暖,中期看平价上网带动光伏需求大爆发,长期将有望受益于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度和国家对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支持,建议重点关注公司半导体设备研发和销售进展。由于半导体新增订单暂未落地,出于审慎原则,维持原盈利预测(即1亿);光伏设备贡献7亿元(在手订单可以支撑,且韩国韩华凯恩项目毛利高于其他客户)。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8.0、11.3、1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1、1.15、1.5元,PE分别为29、21、16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国产化发展低于预期,蓝宝石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康尼机电:机电一体化核心竞争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三轮驱动。 轨交板块: 公司城轨和复兴号动车组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且后服务市场崛起进一步催化业绩; 新能源汽车: 行业高速成长,公司电动塞拉门等产品获取高端核心客户; 消费电子板块: 公司收购的龙昕科技技术储备雄厚,紧跟 5G 和无线充电大趋势,且产品开始拓展到锂电、化妆、医疗器械等新兴领域。预测在轨交+消费电子+新能源业务驱动下,2018-2020年EPS为0.75、0.90、1.11元,对应PE为15、13、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领域行业增速不及预期,标准动车组招标不及预期


6、行业重点新闻

【半导体设备】美国考虑严格管制出口中国关键半导体设备,恐影响大陆新建成半导体厂进入量产时间表

根据集微网消息,美中贸易纷争背景下,美国为提高要求加重知识产权保护谈判筹码,考虑严格管制出口中国关键半导体设备,如果中国未做出适当响应,新厂陆续进入量产的中国半导体厂,恐面临无法取得关键制程设备,量产时程恐得延后。美方目前还未提出具体管制措施。


美国目前在全球半导体设备,执牛耳地位。应用材料在半导体前段关键设备包括蚀刻、化学气相沉积、机械研磨、离子植入等市占率都居全球之冠。美商科林研发(Lam Research)在全球半导体蚀刻设备拥有五成市占率、薄膜设备市占高达四成,美商科磊(KLA-Tencor) 在半导体光学检测领域,全球市占也居冠。


集微网指出,这些美商半导体设备厂在逻辑芯片及内存都掌握最关键设备。中国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设备方面仍然和国际先进技术有差距,关键设备依赖美国输出。若设备进口方面遭遇美国恶意卡位,中国大陆新建成的半导体厂量产时间表恐受影响。

【核电】三代核电将进入批量建设阶段,中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将提速

4月23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曾亚川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要科学合理制定面向2035年新一轮核电发展战略。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为核电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在运的37台核电机组在技术层面都属于“二代”或者“二代+”;在建的20台机组中,10台属于“第三代”技术,包括4台华龙一号、4台AP1000以及2台EPR机组。今后新建的机组将全部采用第三代技术,核电技术实现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


《我国三代核电发展战略价值研究》及《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同时发布。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政策研究组组长黄峰表示,中国三代核电已具备批量建设条件。预计三代核电将在“十三五”后期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将开工6至8台三代核电机组建设。

【机器人】原KUKA股东GRENZEBACH与广东嘉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力拓展大中华区市场

德国时间2018年4月23号上午10点30分,原KUKA最大股东德国GRENZEBACH集团与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在德国汉诺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格林策巴赫机械(德国)有限公司(GRENZEBACH)是欧洲顶级的自动化服务商,成立于1960年,是戴姆勒集团、奥迪汽车、可口可乐公司、博世集团等国际企业的供应商,年营业额3亿欧元。


经过一年的相互考察与沟通,嘉腾和GRENZEBACH达成战略协议:双方将互补技术短板,嘉腾作为GRENZEBACH在全球第三家合作伙伴,将帮助GRENZEBACH向大中华地区提供自动化服务,同时,GRENZEBACH也成为嘉腾在欧洲及北美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将协助嘉腾向欧洲终端客户提供以AGV为核心的智能物流技术服务。双方将于今年7月互派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

【新能源汽车】2018年3月锂电装机2.19GWh,1季度累计装机4.54GWh

真锂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实现锂电装机2.19 GWh,同比增长129.81%,环比增长了110.98%。3月春节过后,各企业都恢复了正常生产,装机量较2月有明显提高,又加上国家补贴政策落地,也给企业吃了定心丸,锂电装机良性增长,2018年的新能源市场发展值得期待。


7、重点公司新闻公告

【璞泰来】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摄影世界  ·  高逼格手机摄影,9招就搞定!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