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一季报大超市场预期,资产负债表修复进入尾声,持续首推
三一重工发布一季报,实现营收121.59亿元,环比+19.5%,同比+29.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0亿元,环比+418.1%,同比+101.2%,扣非后净利润为12.42亿元,环比+414.9%,同比+78.3%,大幅超市场预期。
收入增长远超预期,预计二季度保持高增长!
从行业领先指标挖掘机销售数据来看,2018年一季度挖掘机市场累计销量60061台,同比+48%。由于2017 Q1挖掘机销量基数很高,市场预期销量增速在30%左右,而实际增速远超预期,主要是旧机更新需求增加和基建投资增长所致。公司一季度挖掘机累计销量12860台,同比+41%,市占率21%。特别是3月份,公司挖掘机销量8289台,市占率21.66%,这是三一重工品牌开创以来首次挖掘机销量突破5000台大关,此前最高销量要追溯到2011年3月的4622台,骄人的销售数据再次证明公司在行业的绝对龙头地位。预计二季度订单和出货量仍保持高增长。
净利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8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31.92%,环比+1.99pct,同比-0.63pct;一季度净利率12.77%,环比+9.94pct,同比+4.11pct。在上游钢铁等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条件下公司依然维持毛利率环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大幅增长带来规模效应以及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公司起重机和混凝土机业务的长库龄机已经基本出清,目前销售以新机为主,公司历史包袱基本释放完毕。我们判断,随着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和个别紧俏机型涨价,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
期间费用降低,成本结构持续改善。
公司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58%,环比-3.5pct,同比-2.3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8.92%,管理费用率5.16%,财务费用率3.50%,同比分别-1.97pct,-0.31pct,-0.07pct。本期销售费用率的降低,我们认为是由于前期二手机的处理进入尾声。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是收入增长,规模效应增加所致。期末公司计提资产减值1.92亿,同比-22.1%。总体来看,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成本结构持续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增加,资产质量提升,ROE持续改善。
2018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92亿元,环比+53.8%,同比-13.6%,公司现金流环比大幅增长,说明公司回款大幅增加。相比上年同期,现金流有所增长主要是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6个亿所致。
一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共计200.52亿元,同比+8.7%,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1.92亿元,同比-22.1%。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0.51提升至0.63,存货周转率从上年同期的0.97提升至1.02,现金周转效率大大提升。通过强力的风险穿透与管控措施,公司成功大幅降低了应收账款、存货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在收入增长30%的前提下公司应收账款仅有小幅增长,我们判断公司相关风险基本化解。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比率从1.62降至1.59,基本于上期持平,已获利息倍数从3.88提升至5.31,公司偿债能力改善较大。公司ROE为5.68%,环比+4.53pct,同比+2.46pct,ROE持续改善。总体来看,本轮行业上行周期中,公司资产负债表获得不断修复,公司资本结构更加稳健。
强者恒强,龙头企业仍是最佳受益对象。
短期估值波动将受宏观指标影响。公司在未证明能否穿越周期前,下游景气度决定估值水平,业绩增速大幅超越估值下移的速度才能赚取超额收益。公司的产品线、下游客户分布、全球布局、管理层执行力决定了其穿越周期的能力,摆脱国内宏观周期波动也将摆脱估值下移的风险。产品线较为单一的,估值的下移速度将更快。中长期看,龙头三一重工是具备这个能力的,在强者恒强的时代,龙头享受溢价,龙头还是最优选择,但短期估值波动仍将受到国内宏观数据的干扰。
扩大内需的政策微调将改善市场对宏观悲观预期,短期行业估值有望改善。
市场的担忧主要是微观销量数据的亮眼和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背离。今年以来工程机械股价对销量超预期和业绩超预期表现钝化,隐含着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扩大内需的政策微调将改善市场对宏观悲观预期,短期行业估值有望改善。此外,本轮复苏除了房地产和基建的推动因素外,还有很大的存量设备的更新需求。今天的市场,远比2011年健康许多。从销售政策(不打折,热门机型小幅涨价),首付比例(20%以上),逾期率(很低),机型分布(大挖崛起)等都反应的是下游真实的需求。
继续首推龙头【三一重工】
:1、产品多元化,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挖掘机中国第一、起重机中国第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公司复苏周期将比市场预期更持续。2、2018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环比+5.92亿元大幅增长,应收账款增速放缓,流动比例、ROE持续改善,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断改善,历史包袱即将出清。4、布局全球,海外业务占比不断提高,目前已达30%+。
其余推荐【恒立液压】:中国液压行业龙头,拓展国际业务绑定龙头增长性可期。建议关注柳工、中国龙工、中联重科、艾迪精密 。
【半导体设备】硅晶圆涨价趋势延续到2020年,设备国产化空间增量可期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公布的硅晶圆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硅晶圆出货总面积较2016年增加10%,达11810百万平方英寸,市场营收规模增长至87亿美元。同比+21%。该现象说明2017年硅晶圆不仅出货放量,价格也大幅调涨。根据日前环球晶圆公布订单已排至2020年,产能已经被预订逾半,供不应求状况将延续到2020年底,硅晶圆价格涨价趋势将延续到2020年底。
半导体硅晶圆供不应求,包括日本信越、日本胜高、台湾环球晶、德国世创(Siltronic)、韩国硅德荣(SK Siltron)等5大硅晶圆厂,出货量占了全球需求的9成以上。硅晶圆缺货带来生产链断裂威胁,大晶圆厂纷纷宣布扩产计划。从硅片需求供给缺口的角度测算,2017到2020年国内硅片设备的累计需求将达到438亿元,CAGR为50%。
根据SEMI的数据,全球半导体厂商2018-2020年在大陆建厂的累计资本支出将高达470亿美元, 设备支出将增加5%,连续第四年呈现大幅成长,中国大陆将是2018、2019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成长的主要推手。2017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达1,932亿美元,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4%。而按照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半导体金额也在500亿美元以上,。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芯片的自给率要在2020/25达到40%/70%,国产化任务迫在眉睫。一旦贸易战升级蔓延到芯片领域时,中国芯片国产替代将迎来更好的机会。
在集成电路生产的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制造设备国产化的脚步正在推进。设计和封测环节已经涌现了世界级的一流公司,封测环节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企业已实现了进口替代。技术难度最大的制造环节,国内集成电路生产核心装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最核心的光刻机在上海微电子装备公司有突破;北方华创的硅刻蚀机、上海中微生产介质刻蚀机已经相当成熟,沉积设备方面,北方华创的PVD 和LPCVD,以及沈阳拓荆的PECVD 均已通过主流晶圆代工厂验证,实现小批量的设备交付;其他辅助设备中像天津华海清科和上海盛美的CMP(化学机械抛光)设备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近日发布政策,集成电路企业将享受所得税减免,大环境要求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速,在未来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障下,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会提速。
投资建议
:“纲要规划+大基金”助力半导体,看好国产设备商进口替代机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推进设备材料端2020年打入国际采购供应链。产业基金一期重点在制造,二期重点在设计,筹资总额或过万亿,半导体设备厂商受益确定。推荐检测设备龙头【精测电子】、半导体级别晶炉龙头【晶盛机电】,建议关注【北方华创】、【长川科技】。
【锂电设备】3月电动车销量6.8万+电池装机量2.19GWh超预期,下游销售行情火爆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79万辆和6.78万辆,同比分别+105.0%和+117.4%。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14万辆,同比增长115.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4.62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1.5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0.64万辆,同比增长142.8%,其中纯电动商用车0.60万辆,插电混动商用车426辆。2018年1-3月市场呈现强势开门红特征,抢装行情火爆,延续新能源车高增长态势。
2018年3月锂电装机2.19GWh,1季度累计装机4.54GWh。
真锂研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实现锂电装机2.19 GWh,同比增长129.81%,环比增长了110.98%。3月春节过后,各企业都恢复了正常生产,装机量较2月有明显提高,又加上国家补贴政策落地,也给企业吃了定心丸,锂电装机良性增长,2018年的新能源市场发展值得期待。
影响扩产进度因素将除,锂电设备龙头将迎新一轮高成长周期。
CATL上市和BYD电池业务分拆,是2017年Q4以来影响两大巨头扩产进度的重要因素。2018年CATL将建设24条产线,BYD预计扩产约10GWh。随着这两件重要事件落地,我们判断,CATL和BYD的扩产招标进度将提速,预计行业即将进入招投标高峰,锂电设备龙头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成长周期!
随着补贴政策在春节前落地,6月中旬执行,目前行业正处于缓冲期内,电动车抢装行情持续发酵,我们预计电池需求将明显回暖。
此外,由于预期较充分,目前龙头电池企业开工率已恢复至70%并仍在逐步提升中,景气度好于预期,同比2017年呈高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
:看好绑定全球龙头电池厂商的设备公司。重点推荐:1、全球领先的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我们预计2018/2019/2020年的净利润是11.30/17.33/24.25亿元,EPS为2.56/3.94/5.51元,PE为24/16/11X 。2、【科恒股份】正极材料产能持续扩充+浩能科技订单充足锂电涂布设备龙头。3、【璞泰来】核心设备+关键材料,协同效应领跑锂电行业上游。建议关注:动力锂电池回收稀缺标的【天奇股份】,第三方锂电PACK龙头【东方精工】。
【轨道交通】未来三年铁路有望迎来通车高峰,看好动车组招标回升及后服务市场
动车组板块:
2018年铁总计划安排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3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其中高铁3500公里。根据铁路“十三五”规划,2020年国内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达3万公里,而截至2017年我国高铁里程已达2.5万公里,仅剩余5000公里即可达成目标,但根据我们数据库统计,2018-2020年全国新增高铁里程有望接近1万公里,且受冬奥会、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海南自贸港与成渝城市圈建设等事件催化,有超额完成目标可能性。2018年行业将继续加强铁路车辆的研发力度,推进时速600公里的高速交通关键技术、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等国家重点专项,努力完成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复兴号250公里动车组的研制及实验,推动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研制。2017年中国中车销售动车组344标准列,根据铁总规划,未来三年平均每年招标动车组至少300列,且均为复兴号,考虑时速160公里集中式动车组及货运动车组等,仍维持年均需求350-400列的预测;另外动车组3-5级修将逐渐放量,我们估算2018年后服务板块增速26.3%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板块:
2017年中国中车城轨业务收入增速23.72%为四大板块之首,占总营收比为15.9%,同比+4.1pct,交付地铁6298辆,直接反映出中国国内城轨板块发展最为迅速,随着未来地铁新增开通里程落地,地铁招标数量有望保持在年均8000辆量级。
投资建议:
推荐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康尼机电】、重点关注轨交龙头标的【中国中车】、深度布局轨交零部件公司【华铁股份】,重点关注【永贵电器】、【新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