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人物观
纵观TMT风云人物,读懂时代商业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物  ·  朋友们,又迎来了一月一会的「The ... ·  5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祁连山的一场雪 ·  13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国产新能源豪车,盯上迈巴赫的蛋糕 ·  2 天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人物观

滴滴的“性骚扰”危机就这样算了吗?

首席人物观  · 公众号  · 人物  · 2018-04-02 20:30

正文

西五街风声 | 第九期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晋书·列传三十九》




1

滴滴今天应该感谢阿里

一方面,阿里收购饿了么,能在一定程度牵制不断拓展边界的美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另一方面,这个实锤敲定的日子也很巧妙——4月2日,于是,昨天还在刷屏的滴滴女乘客疑似被性骚扰事件,就这样悄悄地划过去了。

当科技媒体忙着花式解读这笔95亿美金的买卖时,滴滴公关大概正在面朝杭州,烧香致谢。

但“性骚扰”事件真的可以就这样算了吗?

先来看看当事人的说法。根据这位女乘客在公众号文章《滴滴,今天我想和你谈一谈》提到的,她于3月30日晚上从中关村打车回酒店,期间遭遇滴滴优享车司机的语言骚扰,“ 咱也别说破,心里明白就得了,你做一个多少钱? ”配以“令人毛骨悚然的奸笑”、“奇怪的眼神打量”。

女乘客中途下车,重新打车,却再次遭遇这位男司机。后者试图伸手拽人,所幸两辆警车经过,他才放弃离开。

事后,女乘客向滴滴投诉,第二天下午才得到回复。客服表达的要点包括: 司机也许只是身体不舒服;你是不是给过他暗示,导致对方理解错了;他有对你进行实质性伤害吗?

媒体介入后,女乘客在昨晚晒出滴滴方面的回复是:行车记录仪被覆盖,暂时无法查看当天视频,需要时间去恢复。

可以说是很无奈了。由于缺乏事发现场的证据、另一位当事人(男司机)的说法,这位女乘客的控诉很可能沦为一场罗生门。在事实尚未完全明确之时,我们目前能做的判断就是:虽然身体伤害尚未造成, 但恐惧和羞辱的阴影似乎已经留下。



2

你很难评估恐惧可能造成的影响力 。它可能只是午夜梦回惊醒时的冷汗,可能只是见到相似场景时的心头一凛,也可能是旷日持久的内心折磨后生命的终结。

2年前被滴滴司机猥亵40分钟的那位17岁少女,我们无从得知她后来经历了什么,但在警方介入之下,那场猥亵的事实已经很清楚:

晚上8点多,女孩通过滴滴打车,上车后被要求坐到副驾驶,随后被男司机一路猥亵。后者以检查身体为由接触了女孩多处敏感部位。


图:受害人拍下的性骚扰图片


女孩通过微信向朋友求助,到达目的地时,朋友们就把司机围住,警方随后赶到,确认事实后,对男司机处以10天治安拘留。

促使女孩把这场经历在微博曝光的直接原因,是滴滴方面的傲慢 。根据女孩表述,她在事发第二天向滴滴投诉,等到第四天才有人回复。事发18天,女孩再没有接到滴滴方面主动联系的电话。期间,联系人只被动做过一次表态: 滴滴公司会给你50元赔偿 。此后,要么不接电话,要么挂断电话。

直到事件通过微博发酵,滴滴才向媒体透露进展:已经对涉事司机罚款并永久封禁。

事情就此完结。但类似事件的发生, 其实不是第一次,显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滴滴 性骚扰”,你会得到8万多条相关搜索,仅新闻报道就达750多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当人们欢呼庆祝着古老死板的打车行业被互联网公司所颠覆,为后者的便利、便宜(仅限于初期)而喝彩时,自然会忽略掉其中的风险。

事实上, 这些滴滴男司机的“性骚扰”事件有着类似的模式 :受害对象均为女性,发生时间段多为夜间。有的被男司机动手动脚,有的是语言上的侮辱。

在海南,有司机曾经在4位女高中生面前自慰;在北京,有司机把车门反锁后,殴打并强奸了后座的女乘客。还有男司机在女乘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车内摄像头进行偷拍,再转发到微信群里消遣。

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也极其相似。

除了那些触犯法律的强奸事件, 多数性骚扰事件其实很难被立案 。而乘客向滴滴投诉后,得到的处理结果无非也只是“封禁账号”。

当然,滴滴作为平台方,对司机的约束权力有限。 但从2015年那起强奸案的细节,你不难看出滴滴在司机监管方面的无力 ——那位反锁车门强奸女乘客的男司机,是用了妻子的信息注册滴滴账户,他本人曾经有嫖娼前科。

滴滴对此的建议是:

“对于变更车辆、变更司机进行顺风车接单的情况,乘客可通过车牌、车型信息以及性别头像进行辨别,有权投诉并拒绝搭乘。”

简单说来,就是全靠乘客自己辨别了。



3

关于滴滴如何加大司机管理的公关稿件,最近两年时常见诸于媒体。

比如2016年7月上线的“五大安全措施”,包括三证验真、号码保护、分享行程、紧急求助、人像认证等等。一年后,官方公布数据,仅“三证验真”(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一项,就能让滴滴每天拒绝3万个不符合要求的司机注册申请。

平台方不好当,这是常识 。Uber在去年11月也被乘客告上了法庭——9名来自美国各州的、在使用Uber期间被性侵或遭遇暴力的女性,向加州法院提起诉讼,期望以此“督促Uber做出改变,有效地保护用户”。

Uber的做法同样令人失望。

今年3月,它以乘客在注册时已经同意 “通过私下仲裁来解决使用Uber期间遇到的争端条款为由,认为乘客无权起诉此类事件。而如果把诉讼改为仲裁后,就意味着Uber 可以去争取私密和解。

两位原告律师对此评价:

“这些女性在事发后都很害怕并感到十分震惊,令她们感到恐惧的还有,人们并没有把这些事说出来。与此同时,Uber总能让此类新闻不出现在媒体上。”

“Uber很想让这些诉讼案件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这样做是卑鄙的。这是一个公共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使用Uber的用户都相关。”

然而,这些发酵能量有效的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资本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青睐。今年2月,Uber 获得软银80亿投资后,最新估值为720亿美元;今年3月,滴滴最新估值为576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是两只超级独角兽公司。

独角兽是来自古神话中的动物,具备善良、纯洁、强大、骄傲、自由、勇敢等特质。不过看起来,打车行业的独角兽们,选择放大了“骄傲”。 这是市场垄断之后的高概率事件 ——当游戏规则掌握在一家公司手里时,用户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从,要么滚。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团做打车、易到复活、高德做顺风车……打车领域在这个春天出现的热闹势头,未必不是好事。

在如今的商业格局下, 只有当公司们需要争抢用户时,用户才是会被珍惜的 。当然,大部分用户可能还是会跟着补贴跑。这也是个被论证多次的不争事实。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盯着滴滴的友商眼睛越来越多,“性骚扰”事件不了了之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毕竟,竞争也是进步的源泉。期待有一天,滴滴能想出比“注销账户”更高级的办法。




今日互动


你或者身边的朋友是否遭遇过被陌生人骚扰的经历?




•  西五街风声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  ·  祁连山的一场雪
13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