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滴滴如何加大司机管理的公关稿件,最近两年时常见诸于媒体。
比如2016年7月上线的“五大安全措施”,包括三证验真、号码保护、分享行程、紧急求助、人像认证等等。一年后,官方公布数据,仅“三证验真”(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一项,就能让滴滴每天拒绝3万个不符合要求的司机注册申请。
平台方不好当,这是常识
。Uber在去年11月也被乘客告上了法庭——9名来自美国各州的、在使用Uber期间被性侵或遭遇暴力的女性,向加州法院提起诉讼,期望以此“督促Uber做出改变,有效地保护用户”。
Uber的做法同样令人失望。
今年3月,它以乘客在注册时已经同意 “通过私下仲裁来解决使用Uber期间遇到的争端条款为由,认为乘客无权起诉此类事件。而如果把诉讼改为仲裁后,就意味着Uber 可以去争取私密和解。
两位原告律师对此评价:
“这些女性在事发后都很害怕并感到十分震惊,令她们感到恐惧的还有,人们并没有把这些事说出来。与此同时,Uber总能让此类新闻不出现在媒体上。”
“Uber很想让这些诉讼案件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这样做是卑鄙的。这是一个公共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使用Uber的用户都相关。”
然而,这些发酵能量有效的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资本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青睐。今年2月,Uber 获得软银80亿投资后,最新估值为720亿美元;今年3月,滴滴最新估值为576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是两只超级独角兽公司。
独角兽是来自古神话中的动物,具备善良、纯洁、强大、骄傲、自由、勇敢等特质。不过看起来,打车行业的独角兽们,选择放大了“骄傲”。
这是市场垄断之后的高概率事件
——当游戏规则掌握在一家公司手里时,用户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从,要么滚。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团做打车、易到复活、高德做顺风车……打车领域在这个春天出现的热闹势头,未必不是好事。
在如今的商业格局下,
只有当公司们需要争抢用户时,用户才是会被珍惜的
。当然,大部分用户可能还是会跟着补贴跑。这也是个被论证多次的不争事实。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盯着滴滴的友商眼睛越来越多,“性骚扰”事件不了了之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毕竟,竞争也是进步的源泉。期待有一天,滴滴能想出比“注销账户”更高级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