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de指南
taste=口味;taste=文艺鉴赏力。 饮食者,文化也。因此,“我们提出,将美食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 吃是人生最高艺术……美食与爱,诚不可辜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格吃饱了  ·  千呼万唤的零食茶点,单飞了,还有清仓巨折 ·  昨天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可怕!甲醛需要3~15年才能挥发!教你这样做 ... ·  昨天  
网信安徽  ·  这种食物深受追捧!尽量少吃,不只糖多→ ·  2 天前  
日食记  ·  做了个蔬菜,但比肉好吃。 ·  5 天前  
日食记  ·  比肉好吃,巨下饭的蔬菜做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de指南

【警惕】追求健康饮食别陷入极端、矫枉过正

吃货de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03-01 11:10

正文

近些年,注重健康饮食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发现,很多人并没有掌握精髓,常常陷入下面几个误区。


  • 误区1:听说某种食物不好,就一口都不吃。 网传的“有害食物”多种多样,有些确实营养价值低,比如薯片、可乐,对于这种食物,当然是能不吃就不吃。但是另一些被传“不好”的食物,适量食用能为健康加分,应该被列入健康饮食。典型例子就是红肉。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归为2A类致癌物(即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的食物),是因为研究证据表明吃红肉量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会增加肠癌的危险。虽然世界卫生组织都说了红肉的“坏话”,但红肉其实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鸡肉、鱼肉等白肉相比,含有丰富的铁。世界癌症基金会对相关证据的评估是,每周吃不超过500克的红肉并不会增加肠癌的危险。


  • 误区2:别人吃了效果好,自己也多吃。 很多有特殊营养的食物对部分人来说有好处,吃了能改善某些生理功能,但另一部分人可能不太适合。比如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对有些人来说是“通便神器”,但是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而言,吃了红薯常常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反流症状。怎么判断某种食物是否适合自己呢?咨询专业营养师是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此外,还需要仔细观察自己摄入这种食物后的身体变化,如果不止一次出现不良反应,停止食用后不良反应消失,可初步判断这种食物不适合自己。


  • 误区3:只吃某几种营养好的食物。 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章——《世界上最有营养的X种食物》,不少人对这些“超级食物”格外关注,甚至做到极致,只吃这些“营养好”的食物。这样做并不明智,有损健康,因为人们无法通过单一食物摄入所有营养,而需要通过多种食物共同满足身体需要。


  • 误区4:按量吃饭“强迫症”。 我接触过几个极端克制的减肥者,他们吃饭前要称量食物,导致每天精神紧张。这样的做法矫枉过正,顿顿严苛没有必要。食物对人的影响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这顿吃多了,过几天少吃点、清淡点就好了;中午肉吃多了,晚上可不吃肉蛋,多吃蔬菜。吃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不要把吃饭当吃药,定时定量。长时间这样,容易暴饮暴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