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在互联网上,“精致女孩”是个经久不衰的人设,今年5月,许多社交媒体上又流行起一条“精致女孩坐高铁”的新赛道,相关搜索下的视频标题大同小异:“精致女生第一次睡动车卧铺是什么体验?”“沉浸式体验坐动卧的一晚”。视频中,主人公的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先是拿出一次性装水袋在高铁上插花,再把便携电子琴置于小桌板上弹奏,然后找到一次性压缩牙刷清理口腔,又或是突然打起迷你台球自娱自乐。《好事成双》剧照不过,这一系列“精致”视频很快遭遇了“翻车”。有网友用吐槽的口吻翻拍视频,发现那些装花的一次性水袋极易打翻,商务座的小桌板放不下办公专用红外键盘,随身携带的加湿器有时还会触发高铁上的烟雾报警。在略显荒诞的诠释中,“精致女孩”们费心打造的人设、架起的面子,似乎都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离开自媒体平台的“精致赛道”,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经常为“面子”所困。大到要不要考公考编光宗耀祖,小到买了新手机是不是得把logo露在外面。还记得我刚工作的时候,身边就曾经流行过一阵“每个女孩都应该拥有一只大牌包包”的风潮,营销话术大同小异,无非是说未来总会有一个重要场合,让你需要带它出门“提气”,否则别人就会看轻了你。到最后省吃俭用包是买了,那个传说中的“重要场合”却一直没出现,只好任由它在狭窄的工位上积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名牌包”难题,孙悟空到龙宫借宝时,除了金箍棒还带走了一套闪闪发光的盔甲披挂,莫泊桑笔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达也曾为了一条项链付出了十年光阴。似乎自人类社会开始运转以来,“维护面子”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的隐性原则,可为什么我们为了照顾面子而做出的种种行为反而会让自己陷入窘境?《装腔启示录》剧照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为“面子”下个定义。国内外与面子相关的研究颇多,而香港学者周美伶和何友晖认为,面子既不是一个个人心理现象,也不单纯是社会建构,而是在人与社会互动的情况下出现的,它们将面子定义为,“可说是个人所声称,而且为他人所认可的社会尊严或公众形象。它在有来有回的互应前提下与特别待遇、行为标准及个人期待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相联结”。简而言之,在一种普遍重视面子的文化氛围里,人们会认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不单单来自个人品质和行为端正,也需要依靠外界的认可和嘉许。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会把人维护面子的行为一律统称为“装”。一定程度上,它也反映了我们为了获得价值感做出的许多表演性质的努力。既然是表演,就难免需要动用一定的金钱、精力和心理资源,当投入的资源与由此而来的尊严感不相匹配时,我们就会产生疲倦和损失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赢了面子,丢了里子”。除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损失,过度重视面子还会给人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和羞耻感。很多热衷维护面子的人都会经历一个“幻灭时刻”,那就是当自己的表演——无论是演给自己还是演给他人——落幕时候,无论那个外部评价中的自己如何光鲜,也只有身处后台的自己知道“真我”和它的距离。《三十而已》剧照为了避免这种“幻灭感”,有的人不得不持续粉墨登场,直到精疲力竭,另一些人则会对真实的自我产生怀疑、厌恶和羞耻。尤其在青年和青少年等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人会更加重视外部评价,也会更愿意与同伴比较,通过他人眼中的“我”来定位真正的自己。这时,面子带来的心理负担会比想象中更重。海南大学管理学院的刘港等两位学者曾经对402名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面子意识和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与学生的外表完美主义和社交焦虑有很强关联,还会降低学生个人幸福感,影响其学业表现和人际交往。当“面子焦虑”出现时,有的人会由于恐惧避免继续与外界接触,甚至产生抑郁情绪,也有一些人会在与他人交往时加强控制,避免耻感升级,他们会在亲密关系中,因为“丢面子”而对伴侣发火,在亲子关系里,也更倾向于关注孩子的表现是否符合自己对“面子”的渴求,最后的结果自然会带来关系中彼此对话的隔绝,比如在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里看到的最常见的抱怨就是:我发现父母让我做×××事,其实根本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面子。关于自我和自尊的形成,一直有种流行的说法,认为那些依赖外部评价的人拥有的只是一个假的自我,而一个真正自我稳固的会有一套不受干扰的内部评价系统。于是,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变成了,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要强大起来!可是,我们真的能做到不去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放下看似虚幻的“面子”吗?如果做不到,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不够强大呢?《run on》剧照社会心理学普遍认为,任何个体只要有自我意识,就有自我评价的需求。人只有了解自己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才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行为动向。美国心理学家安东尼·格林沃德将人的自我分为“公我”“私我”和“群体我”,分别完成个体自我的三个任务:第一是获取社会的赞许,即个体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评价标准;第二是获得个人成就,比如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评价标准,是独立于他人的“私我”;第三则是获得群体成就,自我要认同群体的目标和规范,完成群体对社会角色的要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为“公我”和“群体我”而努力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而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与之相比,过度重视面子的人所缺少的可能是对“私我”发展的关注,是无法在三个自我任务之间维持平衡。因此,如果日常生活真如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所言的那样充满了自我表演,更可行的解决策略并不是直接退下舞台,而是在每一次“演出”时都对此刻的自己抱有觉察,认识到自己有获得外部评价的需求,也看得见自己为了争取这些喝彩所付出的努力。当这种觉察发生时,我们会更理解不同社会场景中的自己,也更能将各个不同的自我做出统合,并将它们作为为那个“真我”添砖加瓦的元素。《突如其来的假期》剧照这也是应对社交焦虑的一种常见方法,当你过度在乎面子、关注他人评价时,可以试着将注意力从他人那里移回眼前,移回当下。比起不分青红皂白地告诉自己要强大、要独立,这种更具同情性的态度能让你更好地理顺“私我”。除了评价自己的受欢迎程度,还可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做当下的这件事,是为了让对方开心吗?是因为它真正地激发了你的兴趣吗?如果只是为了面子或虚荣,我又愿意为这些虚荣付出哪些代价?这会让我感觉自豪吗?还是多少有点不舒服?……想明白这一点,我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脱口秀和小品总会把“爱面子的人”作为核心笑点,那些“精致女孩坐高铁”的反转视频为什么会在互联网上广受欢迎了,它们展示出的窘迫和慌乱,是人类为适应群体生活发展出的“共通人性”。当我们看着角色夸张的行为哈哈大笑时,其实也是在审视和自嘲中理解、拥抱了自己。(参考书目: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美]琳赛·吉布森:《原来我可以爱自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版)
排版:桃桃 /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