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带着妹妹去医院看眼睛,她的眼睛有点充血,不知是否存在其他问题,我陪她来医院看一下。刚进医院门口,四五个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就把我们围住,问询是否有发烧情况。我们说没有发烧,就是看看眼睛。这才放行。
我和妹妹边走边说,看来全国的医院都非常重视这次疫情,严阵以待了。
到了眼科,医生说妹妹问题不大,就是结膜轻微出血,吃点活血化瘀的药就没事了。我随口问了医生一句:“咱们这边还没有病例吧?”医生严肃的对我说:“有不少武汉回来的大学生,回到家都发烧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妹妹面面相觑,戴好口罩迅速离开了医院。
其实我一直关注武汉肺炎的新闻,还没检测出这个肺炎的类型时,我就有预感,这个病毒不简单。然后我就一直关注卫生组织的检测结果。疫情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也可能近在咫尺。总之不能掉以轻心。我网上查阅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武汉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与2002年广东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发生在冬季、初始发生都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状病毒病原导致。由于武汉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武汉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导致2002年“非典”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武汉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截至1月22日7时,我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确诊324例,死亡6例。1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对于公众而言,有没有办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呢?世卫组织建议公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预防措施。
一是勤洗手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记得洗手。手脏时,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不是特别脏,可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二是咳嗽和打喷嚏要防护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或打喷嚏后,别忘了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洗双手。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不要随意吐痰。
三是避免与特定人群接触
因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大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因此应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另外,还要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四是肉类彻底煮熟后食用
注意食品安全,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五是生鲜市场采购注意防护
春节期间,到生鲜市场采购难以避免,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另外,由于目前正处于冬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从预防呼吸道病毒传播的角度。
公众外出必需佩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但要注意口罩应定期更换,不要戴反,更不要两面轮流戴。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洗手,或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贴着口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