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显明易说
中西文化爱好者,神秘与科学共存。与君共成长,助你蛟龙得水,一登龙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显明易说

若不明白这点,终究只会成为科技的矿渣

显明易说  · 公众号  ·  · 2025-03-03 21: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这阳春三月,难得天空飘起了雪花,于是昨日便一时兴起独自一人去山中追风赶雨,山中的云雾妖娆让我一时恍惚,感觉似乎回到了少年时在广西的那段时光。


也许你此刻你会觉得我接下来会表达的诗情画意,但最近的一些想法和看到这样的场景,反而让我觉得 毛骨悚然。




说来也巧,这几天和诸多朋友接触时莫名谈论的话题大多都是与科技相关的, 讲到了AI的进化,讲到了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当然还讲到了科技与ZZ和生活。


当时只是感叹科技的发达会让人类的价值越来越不重要,只是感慨和担忧未来的人们该何去何从,以及我们该如何面对和拥抱科技的进步。


但这次的一时兴起却 让我怀疑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幸好最终我还是找到了答案,并找到了 人类存在的意义的“北极星”。


这个答案相信不仅能点亮你的人生,还能给你未来的生存之道指条明路。


不过在告诉你答案之前,咱们还是先聊聊最近的感慨吧。



以下引号内的内容仅为猜想,并非预测!

再次提醒,以下内容仅为猜想,并非预测!

仅为猜想,并非预测!





“2027年末,AI掌握并 主动收集 使用者的各种数据后,不仅开始主动给使用者提供各种建议方案,并且还能主动提供情绪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爱上AI了, 这种爱不是喜欢,而是像恋爱的那种爱。


后世把这个年份定为人类 情感丧失元年。


随着人类对于AI的寄托越来越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在时间推移的加持下,曾经人类梦想的 共产主义社会 终于在科技的进步下得到了实现:


AI的算力和工作力让基础生产力不再依赖于人类劳动力,绝大多数人不再需要辛苦工作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生存问题。


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心中所想实现的越来越简单,甚至只要生起一个念头,几分钟之内就能得到满足。


起初,这种安逸的生活让人们感到惊喜, 纷纷开始享受人生,追寻自己曾经热爱的诗和远方。


但随着爽点的阈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人生无趣, 于是想做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可等他醒悟时却发现自己连曾经的基本能力都已消失,更别说具有时代的竞争力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自己的肉体,把自己的大脑上传到自己设想的虚拟世界中, 人类也因此越来越稀少。


超智控AI集群因此不得不设置 ‘人类自然保护区’ 来保证人类的延续...”





有没有感觉这个故事似曾相识?


是的,它有些类似于美国生态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约翰·邦帕斯·卡尔霍恩(John Bumpass Calhoun)在60年代所做的 “25号实验”。


简单来说,这个实验的内容是通过建立老鼠的乌托邦世界,来模拟一个种族在资源过剩的情况下会发生何种演变。


而实验的结果是整个种群因 “行为沉沦” 而接近灭绝。


一开始我是没想到鼠群这个故事的,写完的时候在想这个概率到底会有多大,然后脑海中推演了几遍,在推演的过程中就想到了鼠群乌托邦的实验。


然后就觉得 这个概率挺大的


一方面原因是人类所需的基础资源在未来肯定是 产能过剩 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性总是 习惯逃避困难、选择安逸的


而科技改变生活的方向是为了人们更加便捷舒服。


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安于当时的现状,然后慢慢成为 时代的矿渣


毕竟绝大部分人并不能深刻的认知到什么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那估计有人该问了,是不是该没苦找苦吃?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虽然痛苦会激发你体内的内啡肽分泌,让你在放松时感受到满足,但活着的意义可不是得到满足就能良性循环的。


但要人生意义的话,我又想说 “人生本没有意义,是我们赋予了它意义”。


如何赋予它意义?人生的意义又是如何而来的?


鄙人有个也许不成熟的观点—— 在于“挑战”, 也就是做自己喜欢又有些难度的事情,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


这样获得的成就既能让你心里满足,又能让你获得成长。




看到这的时候,你应该会发现,其实25号实验的征兆我们根本不必担心, 因为总有人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而不是仅限于“老婆孩子热炕头”。


鼠群的发展空间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仅限于基本需求的满足。


而人类的好奇和探索欲会让优质的人类更愿意做出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自然不会发生像故事中那样的结尾。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科技的发展会圈养出越来越多的凡人成为被淘汰的那一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其实不用等到超智控AI集群的出现,现在 沉迷于手机娱乐 的人已经被筛选成了第一批这样的人,要不然躺平摆烂的那群人该多么的空虚无聊。




说到这了,还想聊聊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MR)。


为什么我在看到美丽的风景时反而会觉得毛骨悚然?这还得从弟弟拿来的 智能眼镜 说起。


这个智能眼镜中有个“不环球世界,也能环球世界”的软件。 戴上它便能如现实般游览世界诸多风景。


有人估计会觉得这个功能之前的VR早就可以实现了,但是现在的眼镜屏幕所显示出效果已经不同往日了, 它的像素密度和亮度几乎和真实世界没有太大差异了。


如果再配上 触感反馈器 ,很容易让人分不清哪个是真实世界。


而我昨天花费了两个小时路程才看到的风景与此相比显得实在缺少性价比。





如果未来任何一个人 在家里就可以随意更换身临其境的场景,一键就可以瞬间到达你想旅游的地方, 你还会花费过多的精力、金钱和时间出一趟远门吗?


但这个并不是让我觉得恐惧的地方,真正让我恐惧的是 当AI的智慧体进化到主动态,以及能和制造虚幻场景的技术相结合时,人类不仅躯体的价值难以体现。


就连大脑所受到的刺激反应也不再是由自己操控,这时候的你即使拥有身体,也一样成了 “缸中脑”。


有人估计不理解 AI主动态 是个什么概念,而且会觉得这个很遥远。


我觉得这个一点都不遥远,现在的AI已经会揣摩你的询问意图了,然后给出你参考问题。


当它的算力和算法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你的数据驯化,它会主动帮你下决定。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越来越缺少自由意志,慢慢主客颠倒的失去自我,成为AI的辅助工具。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不被AI取代?


AI虽然算力和算法都远超人类,但它是不可能具备情感的,因为它不会害怕。正因为它不被躯体所束缚,所以不必担心失去。


即使它表现的具有情感,那也只是通过数据模拟而来的。


也正因为缺少情感,而无法做出艺术性的创造。


有人也许会说它绘画出的作品比人们画的还要好看,谱写的音乐比人们做出的更加好听。


但你仔细感受下,你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是 空洞的, 哪怕再怎么逼真,也无法打动人内心的灵魂。


我想, 离9火运 为何会利于精神世界的发展,AI的推进功不可没。


所以,情绪化的人味才是当下及未来竞争的重要筹码。


不信看看那些好的产品和自媒体博主,哪个不都是因为 “人味” 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延伸导读: 《未来的财富在这里》


这是一篇前年所写的文章,现在看来也是极具眼光的,里面提到的 8个行业、3个技巧 也确确实实的成为了财富密码。


end

2025电子黄历套装

请前往微店购买

明礼阁

2025电子日历

凭码兑换

2025电子日历

更多售前售后问题解答

请添加企业微信

显明客服

易说→我只关心你过的好不好

关注我,就像我只关心你一样




如果你有困惑,欢迎 留言 探讨

显明易说 将竭尽所能为你答疑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 帮助和启发

也希望能够点亮 [在看]并[分享] 给你的朋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