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从2017年1月1日客户端正式上线,到2025崭新的一年拉开帷幕,8年时间,四川广播电视台旗舰新媒体品牌“四川观察”通过自身实践,在媒体融合复杂的“深水区”中,探索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连接力”建设为锚点,以打造“互联网品牌全链路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模式,为主流媒体推进系统性变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作者:宋建武、余秀娟
“新型主流媒体”的概念,是在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根据上述“指导意见”,结合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判断:“新型主流媒体”就是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社会信息的新的生产/传播关系,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的新型社会信息中枢。
具体而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新技术群为基础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形成“四全媒体”,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一、自觉对标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要求
“四川观察”从2017年成立至今,一直基于移动互联网展开战略布局。它紧跟媒介技术演变潮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出以打造“互联网品牌全链路服务平台”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内容与服务导向,以“连接力”建设为锚点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路径,已初步发展成为具备“四全媒体”特征的新型主流媒体。
在“全程媒体”与“全息媒体”的能力建设上,“四川观察”通过组建自有技术研发团队,重构内容、产品、服务创发流程,实现全过程信息数据的挖掘、采集、存储,进一步提升内容产品及服务输出的时效性;同时,通过依托“四川观察”AIGC智能创作平台,聚焦“移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可视化”,围绕“工具”“社交”两大关键因素,不断升级迭代,构建多模态内容生产一体化模式,提升了自身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能力,初步实现了高维信息的多模态呈现。
在互联网时代,平台化是主流媒体走向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平台化的关键是体现为“全员媒体”的广大用户(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摸索,“四川观察”构建了全平台PUGC内容生产模式,推出“观观爆料箱”等技术手段,使“四川观察”成为全民均能参与其中的信息交互平台。
“全效媒体”则是指互联网时代媒体功能的全面提升。在这个方面,“四川观察”以“媒体之体”连接“政商服”多个领域,发展出“一体多元”的综合性连接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四川观察”作为“平台型媒介”的多功能,在连接力方面展现出“媒体+”的连接形态。通过深度整合用户、内容以及多元服务等社会资源,并运用数据分析实现上述各要素间的紧密连接与高效协同,“四川观察”提升了与社会各方面联系的紧密度。
二、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融合发展实践中,“四川观察”遵循中央媒体融合战略中对于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要求,“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一系列系统性变革实现了在媒体内容形态、结构布局、体制机制方面的迭代。
优质内容生产与传播能力建设是“四川观察”的主要投入方向。当前“四川观察”各渠道账号传播能力都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用户思维开发多模态产品
自2017年初上线以来,“四川观察”坚持以“短视频+直播”为主要信息模态和传播形态。“用户思维”已成为“四川观察”在内容创作、粉丝运营、更新迭代等各个环节的“肌肉记忆”。通过自有内容数据与自主可控客户端采集的用户数据间的精准匹配,“四川观察”大幅提升了自有平台的信息分发效率和连接力;通过AI创作中心支持图文视频等多种内容的个性化生成,为产品多模态生产打开了突破口,提升了媒体内容的生产效率与个性化呈现效果。“四川观察”正在尝试通过整合内容与用户数据库资源,并运用算法技术精准定位社交用户群体,为视听领域的创作者提供社会兴趣特征分析、用户心理及行为洞察服务,以助力创作者制作出更符合社交媒体特性的内容。
(二)以数据技术驱动产品运营
“四川观察”在运营中,充分发掘利用数据价值,明确了内容定位——有益且有趣;形成了运营规范——定期分析多维指标数据(日活量、阅读量等);坚持优品导向——致力于打造兼具正能量和大流量的优质融媒精品。这些举措,增强了“四川观察”客户端本身及其账号在全网各平台的传播力。在2023年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专题报道中,“四川观察”创作团队制作的黑人中医博士迪亚拉在中国求学行医的短视频,获得全网超过1亿的播放量,入选“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展播”。在这个报道的运营中,团队抓取“外籍中医”“博士”等内容爆点标签,并借助平台进行精准分发,实现了该专题报道的快速出圈。
通过建设“四川观察内容生产协同机制”“四川观察”形成了与全媒体新闻中心等四川广播电视台台内各部门在内容与传播上的“互补效应”。通过内容数据的积累及分析运用,形成了川台自有的内容数据资产,成为全台各内容生产部门及“四川观察”优品内容持续生产的“能源库”。
(三)以体制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公司化规范运营,不断拓展市场空间。2021年底,“四川观察”的运营实体“四川观察合创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一系列公司化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全新的内容生产体系、团队管理体系和商业运作模式。
“四川观察”公司以项目制为作业方式,每年成功执行约600个“媒体+”融合项目,实现了年收入破亿的佳绩,全面提升了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运作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四川观察”依托系统化的选人、用人、育人及留人机制,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促进人才培养及招聘。他们围绕“人工智能训练师、短视频审核专家、直播技术专家、运维工程师”等新媒体核心岗位开展长期培养计划,以造就全媒体运营团队和专家型人才。在管理机制上,“四川观察”推行管理序列M、专业序列P、技术序列T三通道扁平化的岗位管理模式,缩减管理层级与人数,减少决策延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OKR管理体系,实施结果导向的数据化考核,并设立了多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为骨干团队的培育及高精尖人才队伍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努力探索新型主流媒体的商业模式
运营多平台账号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构建多平台账号矩阵,“四川观察”开辟了自身品牌价值提升的新路径。“四川观察”所发布的内容覆盖了国际国内多个领域,从而迅速破圈,成功超越区域性媒体固有的地域限制,收获了全网多元粉丝群体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四川观察”成功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品牌,并使该品牌在网络空间内广泛传播,从而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截至目前,“四川观察”的多平台账号矩阵已累计吸引超过1.5亿全网“粉丝”,其中,抖音、微博、B站等平台账号传播力长期保持领先优势。
以主流内容塑造品牌权威度。“四川观察”运用“数据算法+编辑精选”的双重机制,关注重大主题报道与社会热点事件,将更多流量导向政经新闻领域,以此输出主流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其品牌自身的权威度和公信力。目前“四川观察”已经聚合起了较为丰富的社会政经资源,其内容生产和运营团队也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分析能力、内容生产能力和舆论引导力,成为既深耕区域,同时又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四川观察”充分发挥其善于捕捉和把握传播热点的优势,推动爆款内容以多样化的形态迅速突破原有圈层,同时利用自有且可控的全媒体渠道进行整合营销,这种运作模式产生的传播效果,使得“四川观察”的品牌价值得到了四川内外一些大品牌企业的认同。这种认同,构成了“互联网品牌全链路服务平台”的运营基础。
构建产业全链路。“四川观察”首创性打造的“互联网品牌全链路服务平台”,形成了有自身特点的互联网内容生产及传播产业链。基于这一产业链,“四川观察”已具备为品牌企业提供覆盖“创意策划+全媒体整合传播+活动执行+效果评估”全过程的全案营销能力,实现了新型主流媒体以其强大的媒体品牌传播力和“角色赋予能力”,服务上百个政企客户品牌传播、从而使自身重建造血能力的目标。
新年伊始,面对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发展这一命题,“四川观察”正在作出新的探索和尝试,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四川省内。例如,与部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提供媒体融合策略咨询服务,尝试将“四川观察”品牌效应和模式输出;2024年11月,四川观察北京分公司成立,这显然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及国家级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动。我们期待,依托既往的发展经验,“四川观察”也能够拓展全国性业务,把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措施传播到各个地方,从而促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展开。
(作者宋建武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秀娟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