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整个祖国大陆,当今最重视“鬼节”的应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了。在壮族文化里,中元节是仅次于除夕的第二大节日,自七夕结束便开始大操大办。
广西的中元节提前一天,相传是因为七月十四是壮族的始祖——布洛陀逝世的日子,故人们世世代代在这一天祭奠远祖。
布洛陀是壮族神话中的创世大神和男性始祖,《布洛陀经诗》作为壮族最著名史诗,地位堪比荷马史诗和但丁神曲,其中包括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官皇帝、造文字历书、伦理道德、祈祷还愿等,可见他老人家无所不能。
并且请一定要注意的是,广西某些地方,当小青年靠唱山歌就能找到对象的那些年,当恋情到一定程度,最高等级的测试不是看会背多少课文、书名,而是看能不能唱“布洛陀”作为检验对方才华的最高标准——
双方各自选唱一些篇章,要唱一整夜,如果能顺利唱(过)完(夜),彼此就都称心如意了。
并且,每到广西的中元节前,鸭子成了畅销品。
有传说称,作为祭祀用品,鸡的爪子会后刨出给祖宗送去的钱财物品,不适合。而鸭子不仅不乱刨,而且会游泳,可以将去世的祖先驮过奈何桥,接回家里,所以成了最合时宜的祭祀用品。
到了如今,祭祀礼节已经不再繁复,鸭子作为后人的食物保存,也有人赋予说法,“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不过,也有人认为缘由是,
那时候家家有鸭初长成,养在鸭场人不识,肥美嫩滑,最好吃了。
而至于北方人吃什么,暂时没有发现统一且确切的资料,有些地方,吃蒸羊,有些地方,要粗茶淡饭。不过,在没有固定习俗且家人团聚的前提下,如果必须要吃些什么的话,我猜,应该,是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