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兴证通信
众所周知,我们的主业是挖掘通信行业牛票!团队成员:王胜/王奕红/王俊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昨天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昨天  
南京新闻  ·  南京地铁发布出行提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兴证通信

业绩看光通信和专网,主题看无线——通信2017中报分析

兴证通信  · 公众号  ·  · 2017-09-07 00:03

正文

昨天看到朋友圈转发了一张图:2017上半年A股各行业净利润排行榜。排行榜上,除了军工、综合、休闲服务三个行业之外,排名倒数第一和第二分别是通信和计算机,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当然,如果考虑到通信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两大龙头:中国移动和华为,通信行业的排名将跃至第四,仅次于银行、非银、化工。虽说2016年以来整体行业增速低了些,但是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

具体到产业内部的变化上,虽说移动通信板块的资本开支持续下滑,但是光通信的高景气度仍在持续,而且投资机遇在向纵深演进,这是当前较为确定的,具体表现为传输网扩容和接入网升级。

请看下文详细分析。


要点

2017年2季度,通信行业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7.8%、15.1%(剔除联通、中兴、信威、大唐后,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5%、9.3%),仍旧处于低位水平。核心原因是:

①运营商资本开支下滑,2017年上半年电信资本开支总体下降4%,其中移动网络相关投资大幅下滑15%以上,固网投资保持良好势头。

②2016上半年并购政策收紧,中小型公司外延式增长来源萎缩。


我们判断,通信行业整体低位运行态势可能持续,但是边际上会有较好的变化。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均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站天线采购(中国移动2017-2018年94.6万面基站天线集采、2017-2018年111万NB-IoT基站天线集采),预计2017下半年和2018年,移动网络投资的下滑幅度会有所缓解。


细分行业上,光通信和专网通信继续领跑业绩增长。 我们判断,光通信的投资机遇在向纵深方向演进。 其中,光纤光缆板块经过3年的高景气之后,具备大规模光棒量产能力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保持;而光设备和光器件板块,是光通信投资机遇向纵深演进的重点方向。


①传输网扩容: 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和家庭宽带接入带宽的台阶式上升,给运营商城域网带来较大的流量压力。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运营商在部分城域网开始进行10G向100G的升级,但是受制于100G产品价格偏高,目前仍未大规模铺开。

但是,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到,2017年4季度电信级100G光模块将会放量,同时伴随降价25%以上,运营商压制的需求有望释放。

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2017年8月份两次超预期大规模OTN设备集采已经释放非常明确信号:城域传输网扩容加速已经开启。


②接入网升级: 2015年,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重新奠定了绝对领先地位,然后在家庭宽带接入市场燃起战火。宽带接入运营商之间为了争夺用户,提升网络速度和用户体验成为焦点。2017年上半年,接入网PON设备从1G升为10G趋势已经很明显。

我们判断,目前10G PON的渗透率在15-20%,之间,2018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0%,这会带来10G光模块需求的提升。10G光模块作为成熟产品,成本竞争力是核心,推荐具备卓越成本竞争力的新易盛。


投资策略: 在相对强势的子版块中,精选个股,尤其是竞争力或者市场地位在提升的个股:

①传输网升级领域,重点推荐 烽火通信、博创科技、中际装备、光迅科技、中兴通讯 ;接入网带宽升级,重点领域推荐 新易盛。

②在运营商资本开支下滑的大背景下,专网成为“避风港”,重点推荐 海能达、海格通信。

③IDC及CDN方面,推荐机柜产能不断释放的 光环新网 ;其他子行业推荐大数据+行业+运营全产业链打通的 东方国信 、游戏加速独角兽 迅游科技


风险提示 :①根据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规划,2018年可能继续下滑,给行业增长带来持续的压力,有望可能导致相关公司业绩不达预期。②光设备板块,我们的核心假设是100G光模块放量、降价,但是海外龙头的光芯片产能有可能延期放量。③军工通信板块,我们假设2018年军工订单恢复放量,但是受制于军队体制改革,订单放量有可能不达预期。


投资要点

1、行业整体情况

1.1、收入增长:增速略有抬升,整体仍旧处于低位徘徊

自2014年开始,通信行业相关公司即普遍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借助于外延的力量,中小型公司(剔除联通、中兴、信威、大唐之后的通信行业)在2014、2015年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较高增长。但是2016上半年并购政策收紧,加之运营商资本开始下滑,中小型公司收入增长速度快速下滑。


2016年4季度和2017年1季度,行业收入增速低位徘徊。2017年2季度略有回升,全行业收入增速为7.8%,剔除联通、中兴、信威、大唐之后,行业收入增速20.5%。

收入增速略有抬升的驱动力是光纤光缆和专用通信2两个板块的收入增速提升,一季度收入增速分别是24%和28%,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至35%和32%。


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布的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电信资本开支总体下降4%,其中移动网络相关投资大幅下滑15%以上,固网投资保持良好势头。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均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站天线采购(中国移动2017-2018年94.6万面基站天线集采、2017-2018年111万NB-IoT基站天线集采),预计2017下半年和2018年,移动网络投资的下滑幅度会有所缓解。


收入增上速度的分布上来看:2017年上半年,收入增长30%以上的公司明显减少,收入负增长的公司明显增长,分别占比20%、28%(2016年上半年分别是36%、10%)。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2016年上半年,整体行业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增速在38%左右;而2017年上半年,仍旧在低位,增速在18%左右。


1.2、净利润增长:持续低位,关注Q3的变化

我们仅观测剔除联通、中兴、信威、大唐后的数据。2015年Q4,净利润增速达到87%的高点,随后一路下滑至2016年Q4和2017年Q1的6%附近。2017年Q2回升至9.3%,但整体仍旧处于低位。

行业净利润增长率略微回升的驱动力是专用网络板块。2017年一季度,专用网络净利润增长率为下滑307%,而二季度转为增长44%。核心是海能达和高新兴二季度表现优异,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0%和77%。


1.3、毛利率:“大象”重新占据优势

2017年Q2,全行业的毛利率继续上升,从Q1的24.9%上升到25.8%。其中中国联通的毛利率从2016Q4年的20.7%提高到2017年Q2的25.7%。


剔除联通、中兴、信威、大唐后,行业毛利率连续4季度下滑,2017Q2达到22%。随着联通的改革和中兴的内部治理改善,“大象”再次领先中小公司。


1.4、费用率:全行业基本持平

2014年7月,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在3年内将营销费用降低20%。2015年,中国联通已经基本完成费用压缩目标,2016年反而有所反弹,2017年费用压缩空间已经不大。上半年最终反映到销售净利率上,全行业从2016年H1的4.14%微升到2017年H1的4.49%,主要受益于销售费用率下降近1个百分点。

剔除联通、中兴、信威、大唐后,行业毛利率下滑1.5个百分点至22.10%,同时销售净利率微降至6.94%。行业内大型公司重回优势地位,但中小公司的费用控制能力具有显著优势。


2、子行业分析:光纤光缆依然强势,专网不遑多让

2017年2季度收入增长排名靠前的子行业分别是:光纤光缆、专网通信、IDC及CDN等3个板块。

综合来看,IDC及CDN、光纤光缆、专网通信等3个板块表现出较强的收入增长可持续性。其中,IDC及CDN板块受益于“互联网+”以及云计算,近年来行业增速在35%以上;光纤光缆板块受益于运营商在宽带接入领域的竞争性投资,尤其是中国移动的大举扩张,导致光纤光缆在2016年开始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并有望持续至2018年中;专网通信板块以海能达、高新兴为代表,与运营商基建投资下滑“绝缘”,在行业信息化、公共安全的大背景下保持稳健增长。


2017年2季度净利润增长排名靠前的子行业包括:网路优化与规划、运营商、光纤光缆、专网通信等4个板块。其中,网络优化与规划行业一直处于微利状态,基数比较低,增长率波动比较大。

综合来看,运营商、光纤光缆、专网通信等3个板块的净利润增长持续性较好。


3、投资策略:精选光通信,配置专网、IDC及CDN

2016年下半年以来,并购政策收紧,TMT行业外延增长动力趋弱,同时叠加运营商总体资本开始下滑,通信行业整体进入增长的低谷阶段,至2017年2季度仍在低谷。


在行业处于相对低谷时期,我们坚持之前的投资策略:在相对强势的子版块中,精选个股,尤其是竞争力或者市场地位在提升的个股。


3.1、光通信

我们判断,光通信的投资机遇在向纵深方向演进。其中,光纤光缆板块经过3年的高景气之后,具备大规模光棒量产能力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保持;而光设备和光器件板块,是光通信投资机遇向纵深演进的重点方向。


①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和家庭宽带接入带宽的台阶式上升,给运营商城域网带来较大的流量压力。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运营商在部分城域网开始进行10G向100G的升级,但是受制于100G产品价格偏高,目前仍未大规模铺开。但是,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到,2017年4季度电信级100G光模块将会放量,同时伴随降价25%以上,运营商压制的需求有望释放。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2017年8月份两次超预期大规模OTN设备集采已经释放非常明确信号:城域传输网扩容加速已经开启,推荐光设备收入占比较高的烽火通信。


②2015年,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市场重新奠定了绝对领先地位,然后在家庭宽带接入市场燃起战火。宽带接入运营商之间为了争夺用户,提升网络速度和用户体验成为焦点。2017年上半年,接入网PON设备从1G升为10G趋势已经很明显。我们判断,目前10G PON的渗透率在15-20%,之间,2018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0%,这会带来10G光模块需求的提升。10G光模块作为成熟产品,成本竞争力是核心,推荐具备卓越成本竞争力的新易盛。


具体推荐个股情况如下:


烽火通信(600498)

光通信业务发展迅速,巩固领域领先地位。烽火历年来在三大运营商设备集采项目的份额均位居前列(市场占比20%左右),传输网OTN设备、接入网PON设备的中标份额经常位于前两名。近年来不断提高技术研发实力,产品较竞争对手具备显着的性价比优势。公司未来将直接受益城域传输网扩容建设周期;同时公司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光通信设备业务增长有望超预期。


光纤行业高景气度仍将延续,光棒自供率提升将改善公司光纤业务毛利率。中国移动固网建设叠加海外需求放量,光纤行业高景气度仍将持续。公司目前产能约800吨,后续有望继续扩充,实现光棒自主供给。随着公司光棒自供率提升,公司光纤业务毛利率将显著改善。在行业高景气以及毛利率改善双重作用下,公司光纤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ICT转型稳步推进,烽火星空增长潜力巨大。公司逐步切入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转型ICT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中,子公司烽火星空作为国内网络信息安全龙头,业务涉及网监、舆情、安全审计等,在市场份额、技术实力、实战经验上明显优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盈利预测:烽火通信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0.47亿、12.98亿、16.84亿,同比增长37%、24%、29%;对应EPS为1元、1.24元、1.61元,对应当前股价2017-2019年PE分别为28倍、23倍、17倍,给予“增持”评级。


新易盛(300502)

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光模块行业本质上是比拼成本的竞争。公司实行“订单生产”+ERP管理,实现订单内部快速流转,物料均定量发放生产,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从而控制生产成本。目前公司主要仍以竞争激烈的中低速光模块产品为主,但仍实现了收入和毛利率的良好增长,公司出众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显现优势,并有望在未来高速光模块生产中复制低成本竞争优势。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根据公司公开信息,我们估测公司2016年10G以上产品收入占比45%,2017年1季度上升至51%,中报增长至约55%,全年有望达到60%。更高速率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是全年实现公司收入和毛利率提升,进而驱动净利润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高速光模块产品即将放量。新易盛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批量交付100G光模块能力、掌握高速率光器件芯片封装和光器件封装的企业。目前高速光模块产品收入占比仍比较低的核心原因是美国、日本厂商控制的高速光芯片供给短缺。而我们了解到海外光模块巨头正在扩张25G EML光芯片产能,预计2017年三四季度高速光芯片供给瓶颈解除,新易盛有望抓住机会,实现产品档次的再次升级,驱动2018-2019年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我们预测新易盛在10G产品、100G产品(2017年底开始放量)的驱动下,2017-2019年收入将达9.1亿元、11.8亿元、14.3亿元,净利润达到1.4亿元、1.9亿元、2.4亿元,对应EPS为0.57元、0.76元、0.97元。对应于当前股价,2017-2019年PE为47倍、35倍、27倍。参考同行业公司的估值水平,给予“增持”评级。


博创科技(300548)

2017年有源产品放量,后续持续开发新产品。北美数据中心需求持续高景气,公司依托低成本竞争优势,通过Kaiam切入有源器件领域和海外市场,从40GROSA(光接收次模块)产品做起,2017年上半年新增100GROSA产品并批量出货,未来伴随ROSA产能的加速释放,我们预计2017全年博创科技有源器件收入有望超过1.6亿元,接近300%的同比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在2017下半年之后将陆续开发出40G/100G光模块所用TOSA(光发射次模块)产品,而且TOSA产品难度大、单价高,将成为2018年之后有源产品的增长驱动力。对于光模块产品公司也开始布局研发,打开后续成长空间。


2017下半年运营商对城域网的投资将会加速,带动波分产品销售加速。OTN向城域网下沉大势所趋,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到,上半年运营商对城域网投资不达预期的核心原因是100G光模块价格偏高。而海外光模块巨头正在扩张25G光芯片(用于100G光模块)产能,预计三四季度放量,届时100G模块供给将会放量,同时伴随价格下滑,将刺激运营商对城域网的投资加速。近期电信、移动相继启动OTN大规模集采也验证了投资回暖趋势,我们判断博创科技波分复用产品在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


我们预计2017年博创科技的核心增长驱动力是40G/100GROSA产能释放;2017年下半年波分复用产品恢复增长,2018年40G/100G模块所用TOSA产品将会开始发力。预计2017-2019年收入分别是4.5亿、5.8亿、7.3亿,净利润分别是8700万、1.1亿、1.4亿,对应EPS为1.05元、1.35元、1.73元。对应当前股价,2017-2019年PE分别为48倍、37倍、29倍,维持“增持”评级。


中际装备(300308)

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有望维持高景气。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下游客户体量巨大,议价能力强势,在光模块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具有寻求更优采购模式的诉求和能力,短期对行业造成压力。然而数据中心光模块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全网数据量的爆发增长,对高速光模块产生持续需求;40G向100G演进速度不断加快,100G光模块需求年内有望超越40G产品。


电信级光模块需求将回暖,公司已有100G产品储备。上半年国内高速光模块遭遇上游光芯片产能瓶颈,产品价格过高导致运营商光网投入下降。结合产业链调研,我们判断海外光模块龙头正在扩张25GEML高速光芯片产能,预计2017年四季度有望放量,届时上游光芯片瓶颈将解除。随后电信级高速光模块价格有望下降25%以上,从而带动运营商投资回补。中际装备已储备了100G电信级光模块产品,届时将会受益于增量需求。


中际装备的的光学封装、光路耦合、电路设计、全自动封测等生产环节技术门槛较高,新进入者短期难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竞争优势有望维持。坚定长期看好高速光模块龙头中际装备。


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1/2.5/7.5亿元;如果2017年假定旭创全年并表,2018年不考虑计提超额业绩奖励(预计约3.1亿元,计入营业外支出),则公司2017-2019年备考净利润分别为4.1/5.6/7.5亿元,对应EPS为0.87/1.18/1.57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9/36/27倍,维持“增持”评级。


光迅科技(002281)

电信级高速光模块瓶颈即将解除,国内厂商成本优势明显。当前国内100G等高速电信级光模块主要依赖进口,核心原因是25GEML高速光芯片供给有瓶颈。结合产业链调研,我们判断:1、海外光模块龙头正在扩张25GEML高速光芯片产能,预计2017年四季度有望放量,届时上游光芯片瓶颈将解除。2、芯片瓶颈解决之后,封装环节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高速电信级光模块封装产能向中国转移;3、光迅科技在电信光模块领域积累深厚,与华为、烽火、中兴等主要客户关系紧密,已经开发出100G电信级光模块产品并实现亿元量级收入,未来瓶颈解除后有望放量增长。


数据中心光模块产品线布局全面,受益于国内数据中心升级。海外巨头的数据中心已经开始逐步由10G/25G光模块向40G/100G光模块升级,而国内数据中心光模块带宽还停留在10G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升级需求旺盛。公司具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自行研发的10GVCSEL光芯片及AOC产品已实现数亿元收入,并已推出100GSR光模块产品,正在研发100G LR产品。


预测光迅科技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3.5亿、4.7亿、5.9亿,EPS分别为0.55元、0.75元、0.93元,对应于当前股价,2017-2019年PE分别为39倍、29倍、23倍,维持“增持”评级。


3.2、专网

在运营商资本开支下滑的大背景下,专网成为“避风港”。


海能达:海外业务高增长,高强度研发赢在未来

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实现10.54亿元,同比增长85%;公司在海外不断斩获新订单(DMR产品菲律宾项目8300万元,Tetra产品安哥拉与FIFA项目中标金额2.54亿元,合同总金额占比16年收入9.7%),以及部分海外项目收入逐步确认,公司下半年海外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中标海外项目一方面可以显著增厚公司业绩;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公司海外市场规模与及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扩张,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公司产品优势保障下,我们认为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势头陡峭向上,全球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


专网已经开启宽窄融合变革,海能达有望在变革中对摩托罗拉形成压倒性技术优势:1、国内(尤其是深圳)在LTE领域积累巨大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海能达将优先借力;2、海能达持续在新一代宽窄融合领域研发投入,力度超过摩托罗拉(海能达研发费用支出营收占比从2014年7%提升至2016年9%;摩托罗拉(MSI)占比从14年10%下滑到9%)。海能达在新技术方向大力布局,将帮助公司避免在新领域遭遇之前专利诉讼干扰,助推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7.04亿、10.21亿、13.13亿,对应EPS为0.4元、0.59元、0.75元,PE分别为39倍、26倍和21倍,给予“增持”评级。


海格通信:怡创高增长,军工即将放量

海格通信收入2017年3季度下滑幅度将会明显收窄、4季度将会出现正增长,主要原因是:①2016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受订单延迟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②2017下半年军工订单将会恢复性增长。净利润方面,除了收入向好转变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外,怡创科技等少数股东权益的并表、房产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将给下半年带来1.2亿元以上的净利润。


我们从网络技术服务行业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竞争较为激烈,竞争对手普遍出现收入或毛利率下滑的情况,怡创科技能够实现较好的表现,充分显示怡创科技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实力。而海格通信在行业低谷期,逆势增加研发投入,并且成果丰硕,打造更为强势的竞争优势,为2017下半年订单恢复、2018年放量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判断,2017下半年军工订单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加上怡创科技等少数股东权益的并表、房产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2017全年净利润有望增长30%。2018年是十三五的第三年(军改预计在2017年完成阶段性任务),军工业务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且上半年仍有少数股东权益并表效应,全年净利润有望继续增长30%。


预计海格通信2017-2019年收入49/63/80亿,净利润6.9/9.0/12亿,EPS为0.3/0.39/0.5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8/29/22倍,维持“增持”评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