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下十条为创投理想国会员通讯的精彩选辑第二季,更多内容加入会员可见:
P.S. 第一季链接:
我们的会员通讯真是太厉害了!| 42章经创投理想国
一)Sam Altman 论效率
Y Combinator 主席 Sam Altman 近日在博客中谈了谈他对效率的理解,并分享了他的态度和方法。
他的态度:
他的方法:
二)零缺陷战略
管理界有个热词叫“零缺陷”(Zero Defects),它诞生于上世纪中叶的武器制造业,指的是要向工人灌输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预防问题的意愿,而不是在事后回去解决问题。
通常,科技公司更加倾向于选择零缺陷的另一面,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推出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比如 Facebook 著名 quote,“快速行动,打破常规”。
但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说,自己要用零缺陷战略改革 Uber。
他认为,长期以来,增长而不是质量一直是 Uber 的指导原则,以至于其承担的东西太多了,运作系统陷入了重压和混乱之中。
听起来有点像“先发展后治理”。
附上一篇关于“救火” CEO 的最新长报道:
《连线》长文:Uber 的新战略:慢下来,每一步都保证完美
三)NewsFeed 之死
这是著名分析师 Benedict Evans 今年一月份发布的一条 twitter,最近他把这个观察拓展成了一篇长文,从 NewsFeed 背后的转变谈到了社交应用的发展历程。
NewsFeed 和社交应用之间是怎样的交互关系呢?下面这段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但解释得非常清楚:
所有社交应用程序都在增长,直到你需要一个NewsFeed;
所有的NewsFeed都在增长,直到你需要一个算法驱动的NewsFeed;
所有算法驱动的NewsFeed都在增长,直到你厌倦了看不到东西/看到错误的东西,并转而使用不那么超负荷的、更小的新应用程序;
然后,新应用程序也在增长,直到你需要一个NewsFeed…
这样的过程往往是循环往复的——我们从一种表达方式转向另一种表达方式,然后再回来。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经常发微博的人后来去用朋友圈了,当朋友圈过载后,又回到了微博,或者转向了新的社交应用,比如知乎、即刻等都在做类似微博 feed 流的产品功能。
Facebook 的 NewsFeed 之死:所有社交媒体都逃不脱的宿命?
四)王兴怎么看信息流
五)Snapchat 广告分成策略的转变
过去,Snapchat 跟内容媒体进行广告分成;17 年初它又开始力推买断内容、广告收入全归自己的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有二:
1)自己的活跃用户量够大,由此产生的规模收益应该全让自己赚到;
2)给没啥现金的小创业公司制造了门槛,他们没法爽快地掏钱买内容版权。
这对内容平台是一个启发。为了更容易打开市场,和内容提供方进行广告分成,可以更好地把它们绑定在自己的平台上;而一旦达到某一规模,适时转变分成策略,以期从规模效应中获益,也十分必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Snapchat 正在试图模仿 Netflix。
Snapchat 广告分成策略的转变
六)如果你穿越回 1975 年并且遇到了比尔盖茨,你会投他吗?
这篇文章是个思维实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穿越回 1975 年做投资人,并且比尔盖茨恰好敲响了你办公室的门,你会投他吗?(当然前提是你并不知道它在未来会成长为巨头)
站在投资人角度,你可能会思考,这家公司在建立产品上独特的优势或洞察力是什么?这家公司是不是能不断找到 PMF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比尔盖茨的亲述做出了解答。
此外,文中还有一些对于创业公司有启发的点,比如:投资人只会对野心勃勃的企业进行投资,但这与它们打算筹集的资金多少无关。转型意味着,当你感觉不舒服时需要做一次相当大的改变,就算你不知道这次改变是否会起作用。
如果你穿越回 1975 年并且遇到了比尔盖茨,你会投他吗?
七)短视频与传统视频网站的广告效果
下面是 SEO 公司 Moz 做的实验。他们把同一段视频广告投放到两个平台。YouTube 属于传统视频网站,而 Facebook 则是目前很多短视频 App 的缩影。结果非常不同。
首先要说明一点,YouTube 和 Facebook 对于播放次数有不同的统计口径。YouTube 需要用户完整观看完 30 秒的广告后,才计一次播放。Facebook 则只需要用户观看 3 秒广告,就计一次播放。
这张表格有一些结论:
从 Impression 和 View 的角度来看,Facebook 使得广告抵达了更多的目标用户。因此 CPM 价格相对较低。同样的预算放到两个平台上,Facebook 的 Impression 可以比 Youtube 高出三倍。
Facebook 在总体播放时间上也胜过 YouTube(因为 Facebook 有自动播放)。
YouTube 平台上视频广告的 Impression 远低于 Facebook,但观看完整广告的用户比例较高。因此 CPM 价格也更高。同样的预算,YouTube 可以带来更多高质量观看(观看完整广告)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Google 的组合拳,最小走量(搜索引擎),最大拼高质量观看(YouTube),对于广告主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那些夹在中间的产品,就需要找到内容呈现形态与用户停留时间的平衡。
八)优秀的公司拥有“护城河”,极其优秀的公司渴望打造“再投资护城河”
优秀的公司有一个共性:拥有“护城河”,也就是说它们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可以让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稳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