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程序:科勒照明
[目的]
科勒照明旨在为使用显微镜观察图像提供最大照度和分辨率,
[原理]
从显微镜底座朝聚光器投射一条光路。聚光器过滤光线,去除长波。较短波长的光通过聚光器以提高分辨率。当聚光器摆放在合适位置时,光线将聚焦在样本上。科勒照明是用于正确定位聚光器的方法,能使光线穿过样本并聚焦。
[方法]
-
打开显微镜,调整光源,使其约为最大光强度的50%。
2.将有样本的显微镜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将其固定。
3.调整目镜以获得舒适感,并正确对齐瞳孔间距。
4.使用10x物镜时总放大率为100x,聚焦于样本。
5.调整每个目镜。闭上右眼,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图像,以聚焦左侧目镜。闭上左眼,使用右目镜上的屈光度调节环调整右眼的焦点。
6.关闭视场光阑和聚光器孔,可见一个小光圈。
7.如果看不到光,逐步打开视场光阑,直到出现光圈。
8.根据需要调整聚光器对中螺钉,使光线进人视野中心。
9.调整聚光器聚焦旋钮,直到光线成为边缘清晰的圆形
10.取下目镜,从圆筒向下看,在暗部的中心应可见一个光圈。
11.逐步打开光阑,直到光圈占据整个视野的 3/4。
12.将目镜放回圆筒中,并记录下10x物镜的聚光器光阑设置数据。
染色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患者样本,也可以用于由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制备的样本。
直接涂片
是对实验室接收的原始临床样本进行操作的一种预处理方法,提供了识别样本中存在的细胞(如白细胞、上皮细胞和主要的微生物类型)数量和类型的途径。有时直接涂片中可看到微生物,但培养基上未生长这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可能存在生长缓慢的微生物、患者正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因而阻碍了微生物生长,样本处理不当导致微生物不再存活,或者该微生物需要特殊的培养基才能生长。
间接涂片
的制备指原始样本已接种培养,涂片中的微生物经纯化或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间接涂片可使用固体,半固体培养基或肉汤来制备。用固体培养基制备涂片时,应确保涂片不要过厚。此外,肉汤制备的涂片不应被稀释。相比固体培养基,使用液体培养基可使涂片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自然的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制备样本时应将部分样本涂在干净的玻片上(即“涂片”制备),以进行后续的显微镜评估。
一般情况下,用拭子或含有患者物质的物品直接进行涂片,或用移液管将液体样本吸到载玻片上(图6.2)。将要染色的材料滴(液体样本)滚动(用棉签挑取)或涂抹(用接种环挑取)在干净、干燥的玻片表面。为防止污染培养基,一旦拭子接触过未消毒的玻片表面,就不应用于随后的培养基接种。
对于培养出的微生物或者间接涂片,可以使用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将少量微生物从固体培养基转移到载玻片表面。使微生物在载玻片上的一滴无菌水或生理盐水中悬浮。生长物的量较少时,即使是一滴生理盐水也可能会看不到微生物,可以使用无菌的木质涂抹棒接触微生物,然后将其直接在玻片上摩擦,使涂布区域很容易被看到。把待染色玻片上的样本风干,并将其放置在玻片加热器(60℃)上至少10min或用95%甲醇浸泡1min使样本附着在玻片上。涂片在热固定前应完全风干,以防止染色前细胞变形。为了检测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可从肉汤培养物中吸取样本放在载玻片上,风干、固定后再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