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术人生
新达雅翻译专修学校是中国外文局旗下专业的翻译教育机构,直属于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单位,专门从事多语种口笔译培训。 现开设有CATTI口笔译课程班 笔译名师班 北外高翻模式课程班 及世界名校翻译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昨天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昨天  
会计雅苑  ·  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2026年财务报告审 ...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审计费2260万!律师费1696万!一公司即 ...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央财与上财并列第一,2025ABC中国财经大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术人生

干货丨如何翻译出考官喜欢的英文导游词?

译术人生  · 公众号  ·  · 2019-10-24 06:06

正文


今天的分享是应后台留言而出的。

希望能对小伙伴们都有所帮助

对于报考外语导游的考生来说,最难的莫过于导游词。中文导游词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现成的但外语导游词,一般都没有现成的,往往需要自己根据中文导游词进行翻译。
那么,对于非外语/翻译专业的考生,如何翻译才能做到“信、达、雅”,开口就能惊艳到考官?


下面将以英文导游词为例,从 词汇、句子、篇章 三大部分,通过13个例子进行详细的拆解,希望能帮到你们。

本文内容较多 建议收藏学习

一、词汇的顺应

汉语和英语词汇有很大的差异,词义不一一对应,词性也不一一对应,汉语是对称性结构,英语是非对称性结构。在翻译英文导游词时,既要顺应英语词义和词性,也要顺应英语的非对称性结构。

(一) 词义顺应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 词义相符、词义相异和词义空缺 三种情况。翻译英文导游词时,要分别针对这三种情况,作出恰当顺应。

1、词义相同

人类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有文化共核,不同的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词义相符的关系,如:高山(mountain)、大海(sea)、森林公园(forest park)、行程(itinerary)、生态旅游(eco-tourism)、文化遗 产(cultural heritage)、旅游目的地(tourist destination)等。词义相符时,一一对应,很好理解。

但在顺应过程中,要防止“望文生义”,闹出笑话。如:结账台是cashier而不是settle bill desk,门童是doorman而不是door child、服务巾是waiter cloth而不是service towel等。

2、词义相异

一个词往往对应多个指称意义,内涵意义就更丰富了。英文导游词翻译时要正确理解词汇在汉英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差异,顺应英语语境,选择合适词汇,正确传达内涵意义。

例如:

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译文1:Hong Kong is one of the Four Asian Dragons.

译文2:Hong Kong is one of the Four Asian Tigers.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含义,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典型象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亚洲四小龙”喻指这四个国家/地区经济富于活力。

译文1“龙”直译为“dragon”,可是在西方文化里“龙”是“邪恶”的象征,故该句可能被外国游客误解为“香港是亚洲四位魔鬼之一”。译文2用“tiger”取代“dragon”,tiger在英文里有“厉害”及“突出”的意思,所以表层看似“tiger”的意象不同于“dragon”的意象,深层看却顺应了原文“龙”的内涵意义,正确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3、词义空缺

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导致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差异,在不同语言之间形成词义空缺,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词。英文导游词中文化负载词使用频率高,而文化负载词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常常找不到对等的词汇。

顺应的方法是采用音译或直译,把汉语里的文化内涵意义移植到英语文化世界中去,如:Confucius(孔子/孔夫子)、Laozi(老子)、Tao Te Ching(《道德经》)、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等,这些都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还有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鸭)、chow mein(炒面)等,已进入外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

(二) 词性相顺

词性本身往往是障碍,翻译时不能死盯着原文的词性,而是要顺应目的语的表达方式,适当地转化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突出,英语名词和介词突出。英文导游词翻译中常需要动词转名词、形容词转名词和动词转介词。

1、动词转名词

在扬州逗留的时光是沿着东关古街漫步,是在一家惬意的露天酒吧品尝美酒,是在古运河上休闲地游弋的时光。

Time in Yangzhou is a stroll down the ancient Dongguan street,a taste of wine at a cozy outdoor bar and a leisurely cruise down the ancient Grand Canal.

原文中“漫步”、“品尝”和“游弋”均为动词,汉语动词突出,英语名词突出,所以三个动词分别译为三个名词“stroll”、“taste”和“cruise”,顺应英语表达方式,符合外国游客阅读习惯。

2、形容词转名词

扬州虹桥坊酒店紧挨着瘦西湖,饭店景观宏伟、仿如世外净土,带给您无限舒适享受。

Yangzhou Hongqiao Hotel stands close to the Slender West Lake in a setting that offers guests scenic grandeur,secluded tranquility and unsurpassed com-fort.

原文中“宏伟”、“净”和“舒适”均为形容词,汉语形容词突出,英语名词突出,所以三个形容词分别译为名词“grandeur”、“tranquility”和“comfort”,顺应英语行文习惯,符合外国游客的审美观念。

3、动词转介词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长城。

The guide showed us around the Great Wall.

原文中“参观”是动词,汉语动词突出,英语介词突出,所以在译文中翻译为介词“around”,顺应英文的表达习惯,易于为外国游客所接受。

(三) 词的非对称性顺应

汉民族崇尚对称美、和谐美,汉语词汇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对称性”。英文导游词倾向使用四字格,两两对应,结构紧凑,音韵协调,意义精辟,读来酣畅淋漓,别具魅力。而英文单词多由单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组成,长短不一,不追求对称性。如果按照汉语对称结构直译,外国游客反而觉得重复累赘,不如译为简洁的非对称性结构,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

雅鲁藏布江峡谷,人迹罕至,险峰环绕,蔚为壮观,穿行其间,感受神奇体验。

In the undisturbed Brahmaputra Canyon,protected by spectacular peaks,lies a magical walking experience.

原文集中使用“人迹罕至”、“险峰环绕”、“蔚为壮观”、“穿行其间”和“神奇体验”共五个四字格短语描述“雅鲁藏布江峡谷”,语言优美,语势磅礴,冲击外国游客的感官,使他们顿生向往之心,但如果照直译出,会冗长累赘,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兴趣,不如顺应英语词汇非对称性结构,分别译为“undis-turbed”、“protected by peaks”、“spectacular”、“walk-ing”和“magical experience”,使译文简洁易懂。


二、句子的顺应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句子结构,汉英两种语言不但主干结构主谓语有差异,主要修饰成分定语和状语差异也较大,英文导游词翻译时需要顺应英语的主谓语及定语和状语。

(一) 主语顺应

汉语主语的功能较弱,常常可以省略,成为无主句,意思主要通过语境来判断。而英语的主语功能很强,除祈使句外,一般都有主语,且主谓必须一致。英文导游词重点在于推介景点,而景点不能发出动作,所以常用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时,要顺应英语的表达方式,补充主语。

每当舍身岩畔云雾弥漫,云层中会幻化出一道七色光环,光环中能映出自己的身影,犹如面对明镜。

When standing by the Sacrifice Rock amidst the clouds,lucky visitors will see a seven-color ring of light. They can even see themselves reflected in the light ring just like being in front of a mirror.

原文是一个无主句,主语被省略了。“光环中能映出自己的身影”,谁的身影?通过语境可以推断出应该是“观光者”的身影。翻译时要顺应英语句子结构,添加主语“lucky visitors”。第二句为避免主语重复,使用代词“They”代替。

由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汉英使用的主语也有所不同。汉语倾向于使用有灵主语,即有生命的物体做主语,提倡“以人为本”,特别喜欢用人做主语。英语常使用无灵主语,即没有生命的物体做主语,因为西方人更注重客观性,倾向于使用客观事物做主语。英文导游词翻译时常需要把有灵主语转换成无灵主语。

游客们觉得扬州的风景、扬州的人民、扬州的空气,甚至扬州的古建筑都洋溢着生活的安宁与幸福。

A peaceful and happy life is believed to pervade the landscape,the people,the atmosphere,and eve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of Yangzhou.

原文中的宾语“a peaceful and happy life(生活的安宁与幸福)”被提至句首做主语(无灵主语),以突出扬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点。而原文的主语(有灵主语)“游客”却被省略了,因为该信息不言自明,这种可有可无的信息不符合英语的简洁原则。

(二) 谓语顺应

汉语的谓语独立性强,形态不受主语支配;而英语的谓语独立性不强,形态受主语支配。汉英翻译时要顺应英语的时态、语态、语气和搭配等。英文导游词翻译尤其要注意语态和谓语搭配的顺应,汉语主动态常常要译成英语的被动态,动词结构要译成系表结构。

花果山上,经常可以看到猴子出没。

On the Huaguo Mountain,Monkeys are often seen to appear and disappear.

原文是一个主动句,省略了主语,而英语句子一般要有主语,所以翻译时把关键信息“猴子”(花果山的象征)提到句首做主语。此处猴子是受动者,所以谓语译成被动语态。主动句译成被动句,突出景点重要信息,顺应了外国游客的审美习惯。

汉语动词突出,谓语较倾向于使用动宾结构或副词+动词、动词+补语等表达形式,而英语中的谓语除实意动词结构外,还使用大量的系表结构。谓语是用来描述主语的,如果是描写主语发出的一个动作,就用实意动词,如果是描写主语的性质或状态,就用系表结构。

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the Qin Dynasty are famous a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原文中动词词组“被称为”如果直译为动词结构的被动态“is called”的话,外国游客也能理解,但终究会觉得拗口,这是中国式英语;如果顺应英语表达习惯,译为系表结构“are famous as”,更易为外国游客所接受。

(三) 定语和状语顺应

定语和状语在汉语中一般习惯前置,而在英语中习惯后置。英语注重尾重,较长的词语和“累赘的成分”一般移至句尾,尤其短语和从句。英语从句的句法位置相对灵活,但表现出一定的后置倾向,而汉语则以从句前置为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