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凌凌柒。
上周房地产新政,打了一套组合拳:
全面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5年以下调整为2.35%,5年以上调整为2.85%。
首套、二套房商贷个人利率下限取消。
首套房首付比例降到15%, 二套降到25%
房贷利率跌破3%,15万就能买100万的房子。
这救市力度...
国家的决心还不止于此,
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向地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亲自下场去库存...
每一件事放在过去几年,都堪称巨变。
这次集中落地,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房子很重要,经济的发展也绕不开土地。
那是不是未来房子还会涨呢?
房子其实挺特殊的,
有金融属性,但又很难脱离供需关系。
截至2023年底,全国一手房库存总量5亿平方米。
而国内人口总量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却在持续加剧。
国内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5%。
即便下场去库存,也无法解决根本上的需求不足。
但,
各地的供需情况有所不同,
房价也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大家想知道的要不要买房、要不要卖房?
除了搞清楚政策趋势,
还要更多的考量
个人情况和预期。
比如当前,关于刚需上车也分为两派:
一派觉得目前的政策力度,绝对是优势时刻。
另一派觉得问题不在于首付和利率,
而在于未来三十年,
你我能否收入稳定,还得上贷款
毕竟房子是刚需的、贷款也是刚性支出。
100万的房子,首付15万,跌15%,就本金全没了。
其实,都有道理。
前两年,我跟大家说过,房子闭眼投资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但不代表未来房子没有投资价值。
房子本身的居住属性和持有价值不会改变。
但是一定会出现分化。
让有些房子回归刚需居住,
有些房子依然会有投资属性。
趋势真的变喽~
话说回来,
大家之所以对于房子这么焦虑,
一方面是投入的总量资金实在巨大,
国内家庭的总资产,房子占比77%
另一方面,从前“稳赚”的神话被打破,居民负债率居高不下。
但其实,房子作为资产的一部分,
本身就需要定期审视。
况且还是一个长期的固定资产,它是会折旧、会因为政策调整、城市规划而改变的...
所以,接下来大家可能需要更动态的看待房产。
不必焦虑和悲观,根据预期和情况去优化持有的情况。
关于这一点,本周四,007打算跟大家好好聊聊。
国家大力救房,暗示了什么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