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张学良小儿子被日本人暗害?张氏后人今何在?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12 21:00

正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让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他拒绝日本人的利诱,实行“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他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然而,他的政治、军事生命也就此终结,遭到蒋介石父子的长期软禁。

张学良的前半生潇洒、任性,后半生饱经世事、看透人生。张学良活到了百岁高龄,但他的家庭却屡遭不幸,张学良对此难以释怀,他说:“我和太太于凤至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都死掉了,都走在我前面了。”

那么,张学良与于凤至所生的三个儿子为何都先于他离开人世?儿子的死与张学良身陷囹圄有关吗?他的小儿子到底是病逝还是死在日本人的阴谋之下?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后代,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期档案揭秘,小编为您讲述:张学良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于凤至是张学良的原配妻子。在张学良的坎坷人生中,她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936年“西安事变”于凤至一直陪伴张学良。1940年,于凤至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赴美求医,从那年算起,她在美国整整度过了50年。这50年里,她不仅一个人照料子女,而且还凭着坚强的意志对抗病魔、投资地产和股市,为子女、也可以说是为张学良积累下一份让人难以置信的家业。

1914年11月25日,张学良和于凤至在奉天完婚。两年后,生长女张闾瑛,1917年生长子张闾珣,第二年生次子张闾玗,1919年生三子张闾琪。其三个儿子的名字来源于《尔雅·释地》中:东方之美者有巫医之珣、玗、琪焉。为使后代不忘故土,张学良给三个儿子依次起名为闾珣、闾玗、闾琪。

三子闾琪虽是兄弟中最年幼的一个,但聪明程度却远远超过两个兄长,是张学良最疼爱的儿子。他性格老实厚道,小小年纪,便懂得尊长爱幼,体贴下人。

不幸的是,1929年,闾琪染上肺结核。虽然张学良遍请名医,于凤至精心照料,依然没能救回闾琪。

对闾琪之死,国内有一种错误说法,说是日本关东军为报复张学良东北“易帜”之举,利用他的爱子闾琪病重之机,制造一起X光胸透机爆炸事件,由此造成闾琪的意外身亡。这种说法虽然广为流传,却是不实之说,不足为信。张学良曾在口述历史中提到爱子闾琪之死:“老三闾琪,早就死了,死在奉天,也葬在奉天了。他是肺结核,十一二岁就死了。那时候肺结核很难治,要是现在,结核就不算难治的病了。”

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结婚照

张学良的回忆,让我们明确了张闾琪的死因,但不清楚其死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在一些当年的报纸、杂志上找到蛛丝马迹。其中最权威、最详细的是1929年7月14日《大公报》上题为《张学良前晚去而复返之真相》的报道。

文章记录道:“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前晚专车离津后又折返,查其去而复返之真因,系因张氏于五日离沈入关,其夫人于凤至女士本拟偕行,因第三公子抱病甚重,需要乃母看护,致伉俪未能同来,至八日下午十时四十五分,三公子医药无效,与世长辞。电讯传来,张氏方在北平同蒋阎诸要人协商大局,其左右亲信因见张入关以后,身体颇健,精神正佳,未忍以此不幸之消息告之。直至昨晨一时半登车拟赴北戴河小休,左右乃以爱子夭折之报奉闻。张氏当时大恸,且因于夫人体质多病,令公子病逝而张竟无电话回奉以慰之,恐悲伤益甚,比即拟亲要电话与夫人一谈,而车次军粮城,无法与辽垣直接通话,遂传令折回天津,携亲信三数人回至本寓,由张亲叫电话,与夫人对谈,劝其至北戴河,略事休息。闻第三公子聪颖过于常见,夫妇特加钟爱,突焉夭折,甚所伤心云。”

这篇报道对闾琪的死亡时间、张学良因何稍迟知道爱子死亡的消息以及张氏夫妇悲伤的程度都描述得极为详尽。可以说,通过这一报道,让我们看到张学良为人父、为人夫尽责温情的一面。

张学良此次入关,是他于1928年出关后的首次入关,为的是7月10日于北平饭店会晤蒋介石。这次张学良和蒋介石会面后,中国又发生了许多变故。但无论当时的政治舞台如何风云变幻,因为这件事,作为父亲的张学良错失了与爱子最后相守的机会。

于凤至

张学良的长子张闾珣是东北王张作霖非常喜欢的长孙,张作霖常带着他一块玩儿。儿时的张闾珣时常往张作霖屋里跑,甚至还敢在爷爷抽鸦片烟时要两口尝尝。

在几个子女中,张闾珣学问做得最好。但张闾珣从小神经有些异常。张学良回忆说:“他念书的时候在香山那儿,他们同学把他丢了,后来找到他,他干什么呢?他在那野地里,就跟草啊、树啊说话,他说我试验试验它们会说话不。他神经上就不大正常了,想什么事,不是那个正常想法。”这一时期,张闾珣虽说有异于常人之举,但学习很用功,成绩也很好。

1933年,张学良下野出洋,闾珣、闾玗、闾瑛随同一起前往欧洲考察,后来在英国接受教育。张闾珣在牛津大学毕业,毕业时成绩排在学校前几名。看儿子成绩如此之好,张学良亲自出马为张闾珣联系工作。为此,他特意去了伦敦《泰晤士报》,并见了总编辑。当总编辑听张学良介绍了张闾珣的情况,还没等其介绍完就说:“让他到我这来吧,我非常欢迎,我们这里人手不少,上百个人在这里做事,但是一个‘中国通’都没有,快让他来吧,好极了。”就这样,张闾珣刚一毕业,就能用拉丁文写文章,并向《泰晤士报》投稿。

但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身陷囹圄,从小处事谨慎、敏感的张闾珣处于压力之下,精神状况越发不好。1941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伦敦实施大轰炸,父亲前途未卜,母亲远在美国,加上周边的恐怖形势,重重压力,终于让张闾珣的心理完全崩溃,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不得不进入英国的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张学良于凤至夫妇与子女合影

1942年夏,在宋子文等人的帮助下,于凤至将三个子女转往美国。但张闾珣的病情日益严重,纵使在于凤至的精心照顾下还是不见好转。张学良深知正是因为自己的变故,对子女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写信鼓励劝勉张闾珣,以帮助其渡过人生的低谷,信中说:“要是到了风急天寒之夜,你能够不能够,当得起门、定得住脚?这可要看你骨气如何了……尤其是黑夜茫茫,你得有胆气,还得在黑暗之中,不失迷方向……内心光明,永不会黑暗的。”但这些劝勉对张闾珣已产生不了作用。

因为精神的原因,张闾珣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在他的头脑中,至亲之人除了母亲于凤至,就是远在台湾的父亲了。看到张闾珣经常思念父亲,于凤至突然意识到,既然孩子日夜思念父亲,病情已经到了极为危重的时刻,也许他见了父亲,病情会有所好转。张学良也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张闾珣做点什么。后来在宋子文、宋美龄兄妹的帮助下,张闾珣的台湾寻父之旅得以实现。1975年8月14日,张学良在日记中写到:“闾珣中午抵台,进入培灵诊所。”

纵观张学良晚年日记,其记事虽不定期,又多是每日大体行程,仅寥寥数笔,但自张闾珣入台之日记述起,每年都会记着:“2月19日,接闾珣来家过生日”。此外,年年均有数条关于张学良前往医院看望张闾珣,陪儿子观展览、赏书画、看病、做体检,为其买水果、家具、品尝台湾美食的记载,前后达30余条。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自己尚且需要人照顾,却每日牵挂儿子的病情,为照顾儿子、争取延长其生命而默默努力着。

但张学良的悉心照料并没有让张闾珣彻底康复,他一直住在医院。有一天,张闾珣正跟人聊天,忽然脸色大变,身边人见状不好,赶紧找大夫,却已无力回天。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1981年9月19日(晚)得知珣于下午四点去世。看他遗体,并安置后事。打电话给(女婿)陶鹏飞,告诉他,请不要告诉他妈妈。”此后张学良又为儿子选取墓地,并在1982年9月10日将张闾珣的骨灰安葬在阳明山墓地。

晚年张学良

与长子张闾珣性格不同,张学良的次子张闾玗性格乐观、开朗、好动。张闾玗从小喜欢骑马、跑步、打网球、打高尔夫球。在喜欢体育运动这一兴趣上,他与父亲张学良有着相似之处。

对此,张学良回忆说:“老二爱打高尔夫球,老大也爱打,没有老二打得好。他们俩一小,就跟奉天一个打高尔夫很有名的人学,那人也是我的朋友。这俩小家伙就跟他学,所以高尔夫球打得很好。顾维钧有段时间遭国民政府通缉,跑到奉天避难,整天没事啊,我一个,还有我的这两个儿子经常陪他打高尔夫球。闾玗高尔夫球打得真好,我有时候都打不过他。我们在英国期间,他也就十四五岁,就是他陪我打球。”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幽禁。闻此噩耗,于凤至在对子女稍做安排后,即于1937年初回到国内陪伴张学良。

于凤至还未回到国内,由张闾玗手书的给于凤至的书信即寄出:“胖妈妈:今天我们都很忙的,现在我们都在一起吃茶。一会我姐姐就上她的家庭去了。我们都很好的。我们吃牛奶,鱼肝油。今日晚上我同我大哥就上我老师那里去了。请你老不用挂念。我们没有听见中国的事情,就是说杨虎城又同中央好了,没有多少事情,你老在船上好不好?胖妈不要忘了,如果中国事情解决的时候,一定给我三百镑买汽车。”

从此信中可以看出,张闾玗喜欢驾驶汽车,但同时也可看出,尽管家里遭遇重大变故,张闾玗仍向父母提出金钱上的要求,反映出他自小身受溺爱,缺乏对父母的体恤与理解。这在赵四小姐给张学良的信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我已给闾珣、闾玗去信,关于他们的学费你们可以放心,不必挂念。我这儿按月给他们寄去,一个月也不会耽误的,至于闾玗所需的每月五十镑,我由本月起就给他寄去,因为我接到他的信没等你的回信就先给他寄去二百镑了。”

这一时期,张学良、于凤至被幽禁于溪口,生活困顿,前途未卜。张闾玗的要求与父母的境况是何等不合时宜。此后,张闾玗过着比较奢靡的生活,甚至欠下巨额债务,多亏张学良好友宋子文的解囊相助,还清了张闾玗的债务,并按月通过中国驻英大使馆给他们兄弟二人发放生活费。

1942年转往美国读书后,张闾玗就一直生活在美国,并结婚生子,直到1986年逝世。对张闾玗的死,张学良也有自己的看法:“闾玗哪点都好,就是抽香烟抽得太凶,一天差不多手不离烟,不停地那么抽。他孩子打电话来说,爷爷你劝劝他。我说他也不听,临死前的一个礼拜,他打电话说:爸爸,我后悔没听你的话。他自己知道非死不可了。他得的肺气肿。他抽烟也是因为我的原因,心情不好,成天止不住地抽烟,没法啊,我都没法呢,何况他了,抽死了。”

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

张学良一生有三个妻子,除了与于凤至孕育的三子一女之外,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还育有一子,赵四小姐原名赵一荻,在家中姊妹排行为第四,所以家人亲友都唤她赵四,后来,一些社交圈人士也跟着称她为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天生丽质,且又聪明灵慧,在天津的一次舞会上,作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学良与来这里看热闹的赵四小姐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坠入爱河。父亲赵庆华得知小女儿和当时著名的花花公子张学良在一起,气得脸色铁青,并将其软禁起来。张学良时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后,患了病,赵四小姐得知消息后,征得家人同意,到奉天(沈阳)去看望张学良。尔后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

与此同时,少帅府内也不平静,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只给赵一荻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赵一荻就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后来心胸大度、温柔贤慧的于凤至被赵四小姐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力主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小姐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了一个儿子。

张学良在溪口幽禁期间,当局允许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与他同住,此时,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年龄还小,正是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的时候。于凤至为了使赵四小姐好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她返回上海,自己留下。而后的三年幽禁中,于凤至的乳腺疾病日益严重,张学良向当局申请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蒋介石批准了张学良的要求。

1940年冬天,赵四小姐把张闾琳托付给十分信赖的美国朋友照料,只身前往,陪同张学良一起过幽禁的生活。此后,赵四小姐就再也没有离开张学良,一直陪伴到台湾

      在台湾幽禁期间的张学良与赵一荻吃早餐

一九六四年,于凤至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同年七月四日,在赵四小姐五十一岁张学良六十四岁的时候,这对“牢狱鸳鸯”在台北一座教堂里正式结为夫妻。赵四小姐在两人同居三十六年之后终于获得了正式的名分。

而他们的儿子张闾琳,则长期在美国太空署担任工程师,其妻子陈淑贞是粤军名将陈济棠之女。张闾琳和陈淑贞共育有两个儿子,他们的中文名字分别为居信、居仰,都是祖父张学良所起。

史事挖掘机


长按下面二维码2识别就能关注本平台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赵一荻与儿子张闾琳在香港

张学良活到了101岁高龄。四个儿子却有三个儿子全都走在他之前,这一生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得不说是人生的悲剧。张学良晚年感叹道:“我的孩子们都没沾我什么好光,净沾坏光了,尤其是老大、老二,如果不是我的原因,他们可能不会死得那么早。”听之让人既感无奈,又生出诸多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