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概率约为被车撞死的2倍,小行星2024 ... ·  22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达美乐将在全球关闭205家亏损门店 ·  昨天  
刘润  ·  刘润:我在上海送外卖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中美贸易战休战,中国输了吗?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5-21 20:16

正文

今天早上 作者写于昨天 一觉睡醒,天下太平了。打开朋友圈,该秀恩爱的秀恩爱,不该秀恩爱的也在秀恩爱,中美仿佛也床头打完床尾和了。



之前网上很多人说,美国发起贸易战是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沉思录之前在中兴相关的文里就说了,发起贸易战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阻止对方产业升级,也不可能阻止对方产业升级。


果然,在经历了几轮回合的交手,以及两轮谈判之后,美国的目的终于明确的表露了, 中美这次贸易谈判的核心标的,是中国的天然气市场。


近年来,美国LNG(液化天然气)行业开始利用“页岩革命”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快速发展。当天然气冷却至零下160摄氏度成为液态时可以用油轮运输,这使得过去15年内美国天然气产量飙升,并将其输送至全球各地。


然而,看似繁荣蓬勃的LNG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公司的支持下,有20多家LNG工厂正待上市。美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天然气出口来达到特朗普政府减少贸易逆差的目标,关键在于这些项目必须要先找到天然气进口方。由于美国和澳大利亚LNG的超额供应,在LNG市场上买方有优势,并利用这一优势压低价格。在这点上,做为最大买方的中国是有优势的。


然而,中美联合通报发布后,网上又有很多人说协议说明中国交岁币了,输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先下结论。 如果 中国买美国长协议的天然气的话,其实对美国来说让步很大。


让我们看看中美联合声明。


“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中国要买美国的天然气和农产品。


“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中国在过去四十多年以来一直在大力吸收外资,这次变成“双向投资”,一言以蔽之——中国要求美国放开中资进入,美方同意了。


同之前说的天然气交易联系起来看,不难看出,美国国内的天然气开发投资,也开始允许中资进入了。


页岩油开采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页岩气确是最近这十年才开发起来的,所以页岩气和页岩油相比的话还是要更不成熟一些。所以 开采成本高,而且气井减产速度高于油井。


石油公司在开发页岩气的时候,必须得使用多次连续的打井方式。有行业数据指出,像这个美国的中小石油公司的话每年的钻井量不能低于一百口,否则就会达不到盈亏点。


所以如果中国开始购买美国的长协议天然气,意味着中国可以多轮多批次的参与美国天然气开发,当然这要以大量购买为前提。这个市场足以使中国轻易从美国获得成百甚至上千亿美元。


这在过往是不可能的。


在以前,中国这边以中石油为首的做商用开发的石油公司,在外面拿到的所有的油田区块主要的合作对象是道达尔,其次是BP,然后是壳牌。在美国本土从来没有任何业务,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两个美国大石油公司连在国际上都没有任何合作,更别说去人家地盘当作业方了。这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国内在这方面技术实力和人员配置比对方差,政策方面也不够好。同样的钻井,各种油田服务等等,国内企业的成本是美国企业的两到三倍。


在胡温时期,中石油曾想和埃克森美孚合作,结果没有成功。在二氧化碳区块,埃克森美孚曾想要把他们开发了五十多年非常成熟的技术拿到中国市场应用,结果我们这边决策了三年都没有决定,最后美孚决定不再跟中石油进行任何合作。


另外,地质打井牵扯到一个国家地质安全问题,其相关地质信息往往是很敏感的保密信息,不往外提供。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只对一些盟友开放了自己的国内钻井业务。但是对中国俄罗斯这些敌对方以前是完全不会开放的。


然而现在随着美国在能源市场的扩张需求,面对中国这个需求量巨大的客户,这些都将不再是问题。


从这儿是不是就能看出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领导人讲话的意思了?



再回到中美签订长协购买天然气这件事上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搞人民币石油期货交易,美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从整体国势上来看,主动把自己降为能源出口国,本就说明美国地位已经开始下降了。当前只不过是美国在利用自己之前的优势同俄罗斯、卡塔尔、伊朗争夺唯一有巨量增长的天然气市场。中国也乐于见到这个局面,加大买家优势,所以才会大力推动“煤改气”工程,造成天然气刚需。


现在回头再去看特朗普访华时中美达成的合作,会发现除了能源方面,其他的采购都是自然而然的,一股脑抛出来不过是为美国战略收缩而做的火力掩护。叮了咣啷一阵砸之后,基本都送给中国接盘了。


对中国来说,看美国砸房子可以,但要防止它把承重墙打了。房子里不只有中美,还有俄英法德日等国,甚至还有中国台湾地区,而且我们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联系还是满广泛的。所以中国和美国的博弈过程,也要考虑在触及他们的利益时尽量不要伤害他们的感情。 当然对于我国台湾地区来说,不管我们做什么,它自然都是“顺势操作”,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然而,以中美协议目前展现出来的内容,真能如美国所愿,顺利开启中国巨大的天然气市场么? 短期内未必。


首先,从能源安全角度讲, 目前中国LNG最大的合作方应该是欧洲。欧洲中国和欧洲石油公司只要是谈LNG,欧洲政府都是全力以赴的支持,最近正与道达尔等欧企在谈几个在卡塔尔地区的大型生产线投资。


鉴于未来能源格局中天然气的比例要大幅上涨,如果LNG以后改成从美国那边大量进口的话,那就是把中国自己把能源安全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送到了美国的手里。这是策略上不允许的,中国的策略还是用欧洲和俄罗斯的油气。美国的气肯定会用一部分,但不会把这个市场全部交给美国。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目前进口LNG的接收能力有限。


LNG运输无非两种方式,一是管道,二是海运。对美国往中国出口LNG来说,管道的难度可以想像,所以只能是海运方式。与一般货物和原油运输不同,LNG运输需要特殊的LNG船,是国际公认的“三高”产品,全世界只有少数国家的造船厂可以造。



中国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LNG船,最开始的五条,服务于从澳大利亚和印尼的进口。后来又投入运营了十几条,进口方还是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目前中国并没有多余的运力来投入到对美国的LNG进口中。


虽然之前曾有 美国国会议员提案,要求美国LNG出口用的船必须在美国建造,然而可能因为实施难度太大,并没有下文。


假设现在协议一切OK,我们马上开始造,目前国内有能力并有排期建造LNG船的只有沪东厂,然而目前沪东厂未来两三年的产能主要服务于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所以用来进口美国LNG的船最早也要三年后才开工。以目前的生产水平来说,建设周期大概在两年左右。那么也就是说,中美LNG船建成并投入运营最快也要六年以后了。


至于说租别国的,这也不太可能,首先中国自己有能力造,也没缺气缺到要赶紧租船的地步,租是肯定不愿意租的。其次LNG船的产量很少,一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想租,也不会马上就有。


对于美国来说,这些情况肯定很清楚。 据美国媒体透露,中方在协议内拒绝承诺任何具体数额,当然也包括能源进口方面。然而美国还是选择了暂时进行一些让步以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