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功能的愈益强大,大众对AI的依懒性越来越强。
就连在高校读书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利用AI来当帮手,更加高效的完成各种论文、报告,5分钟生成一篇结课论文,10分钟做完一个PPT报告。
用过AI的人都知道,AI在写作方面的功能属实强大,但创作出来的东西却是充满AI味儿,总感觉缺少了点灵魂,甚至有时候还会闹出大错。
近日,百度网盘就因为AI生成的文案不当,遭遇了一场不小的危机。
这两天,有网友在使用百度网盘时,被首页“往年今日”推荐了一张自己怀孕时的照片,AI还给配了文案“脑子不够,肚子来凑”。
该网友觉得这句话对孕妇存在侮辱性,表示不愿再用百度网盘,想取消会员,退还剩余未到期的部分。
这一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有网友直接吐槽好刻薄的AI,文案恶臭,养AI像在养蛊。
也有网友认为,这句话本身就是调侃,没必要上纲上线。
AI取代人类的谣言似乎也不攻自破,AI即使再牛也无法超越人类。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早前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百度网盘AI生成的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文案。
网友与对象的合照,被AI配文“纪念和妈妈相伴的日子”,让这位网友感慨“真是气笑了”。
图片上有两瓶水,百度网盘直接来了句“不想说话,因为渴了没钱买水”,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感觉,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然,在很多时候,百度网盘的AI文案还是很靠谱的,不少网友直接实名表扬。
其实,大家都知道,AI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串串的代码组,本身是没有人为思想和情绪,亦或是人类的价值观的。
AI生成出什么东西,很大原因,还是在于创造它的人,给它灌输的什么知识。
不管是AI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这样的文案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可能对用户造成心理伤害。
虽然这次事件给用户带来了不愉快的体验,但百度网盘后续的危机处理操作,还是可圈可点的。
百度网盘工作人员联系了该事件当事人进行退款的同时,对于此次文案不妥问题迅速作出了回应,“会进行记录,后续加强文案的筛选、提高模型训练和技术审核能力,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
从事公关的基本人都知道根据《黄金24小时原则》和《危机公关5S原则》。
在这方面,此次百度的反应和回应可以说,基本上契合了这两大原则。
在面对
质疑时,百度没有推卸转嫁责任,而是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处理问题。
危机公关处理的黄金时间是24小时内,网络时代,就企业响应危机的速度来说,24小时是个极限,因为“丑闻”会在24小时内扩散到全球各个角落。
百度在获悉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并做好准备工作,与当事人和平解决了问题,将负面信息对公司声誉以及形象降低到最小。
这大概也是百度网盘此次AI文案涉嫌侮辱孕妇的话题没有引发太大轰动的原因。
虽然AI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创新,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就今年来说,不少品牌运用AI创作广告,结果都遭到网友的吐槽。
比如说,今年8月,360儿童手表因为智能回答毁三观引发热议。
当时,有家长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女儿在一款“360儿童电话手表”的语音问答功能里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智能手表给出的答案却异常离谱。
该手表给出的语音回答是:“因为中国人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小眉毛、大脸,从外表上显得脑袋在所有人种里最大。”除了语音,答案还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在手表上,整个回答有数百字,其中还有“什么四大发明,你看见了吗?历史是可以捏造的。而现在的手机、电脑、高楼大厦、公路等等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发明的”等表述。
图源:微博网友
三观尽毁的回答,可以说把国人得罪完了。
以至于在360儿童电话手表官网客服回应之后,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更是通过个人微博发布长文,就360儿童手表答疑时出现的争议言论给用户带来不适,表示真诚的歉意。
还有今年10月份,肯德基用AI创作平面海报,因为画风过于诡异 ,引发大量吐槽。
众所周知,AI生成人像手指数经常会多出来,肯德基竟然“将错就错”,以AI图片总是多出来的手指为创意打造了这组海报,其中的广告语为“好吃到吮指”(It's finger lickin good )。
就连海报文案中的“finger”还变成了“fiiiiiinger”,虽然挺有创意的,但因为视觉效果过于惊悚,也难逃被网友吐槽的命运。
这一系列有AI参与而翻车的事件,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AI技术应用的思考和讨论。这也为广大
服务提供商们提了一个醒: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伦理、法律和消费者权益的尊重与保护。
4A广告网(www.4Anet.com)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营销行业媒体之一,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也属行业头部大号。
秉承内容创造价值的理念,4A广告网自成立以来,相继在公众号平台上构建了行业新媒体矩阵,发表原创深度文章超10000+,在全网拥有超过500万的行业精英用户,并发展成为国内较早、规模较大的广告营销新媒体运营机构。
运营团队由一群热爱广告事业的年轻人组成,以开放的心态、专业的视角,投身行业,立足行业,跟随行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