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善,是人生最丰盛的活法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小学生的妈妈群里,都在聊什么? ·  21 小时前  
慈怀读书会  ·  如果你有以下6个症状,请立即休息,不开玩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梭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6-12-06 21:41

正文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文 | 梭罗

在这美妙的黄昏,我的身心融为一体,大自然的一切尤显得与我相宜。


夜幕降临了,风儿依然在林中呼啸,水仍在拍打着堤岸,一些生灵唱起了动听的催眠曲。伴随黑夜而来的并非寂静,猛兽在追寻猎物。


这些大自然的更夫使得生机勃勃的白昼不曾间断。 


我的近邻远在一英里开外,举目四望,不见一片房舍,只有距我半英里地的黑暗的山峰。四周的丛林围起一块属于我的天地。


远方临近水塘的一条铁路线依稀可辩,只是绝大部分时间,这条铁路像是建在莽原之上,少有车过。



这儿更像是在亚洲或非洲,而不是在新英格兰,我独享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我那小小的天地。 


然而,我常常发现,在任何自然之物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天真无邪,令人鼓舞的伙伴。


对于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人们来说,永远没有绝望的时侯。我生活中的一些最愉快的时光,莫过于春秋时日阴雨连绵独守空房的时刻。 


人们常常问我:"你一个人住在那儿一定很孤独,很想见见人吧,特别是在雨雪天里。"


我真想问问他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系之中吗?将人与人分开并使其孤独的空间又是什么?"我觉得使两颗心更加亲近的不是双腿。


试问,我们最喜欢逗留何处?当然不是邮局,不是酒吧,不是学校,更非副食商店;纵使这些场所使人摩肩接踵。我们不愿住在人多之处,而喜欢与自然为伍,与我们生命的不竭源泉接近。 


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


与人为伴,即便是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很快使人厌倦。我好独处迄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



当我们来到异国他乡,虽置身于滚滚人流之中,却常常比独处家中更觉孤独。孤独不能以人与人空间距离来度量。


一个真正的勤勉的学生,虽置身于拥挤不堪的教室之中,也能像在沙漠中的隐士一样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整天在地里除草或在林中伐木的农夫虽只孤身一人却并不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的身心均有所属。但一旦回到家里,他不会继续独处一方,而必定与家人邻居聚在一起,以补偿所谓一天的"寂寞"。


于是,他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学生怎么能整天整夜地单独坐在房子里而不感到厌倦与沮丧。他没能意识到,学生尽管坐在屋里却像他在田野中除草,在森林中伐木一样。 


社会已远远背离"社会"一词的基本意义。尽管我们接触频繁,但却没有时间从对方身上发现新的价值。


我们不得不恪守一套条条框框,既所谓"礼节"与"礼貌",才能使着频繁的接触不至于变得不能容忍而诉诸武力。


在邮局中,在客栈里,在黑夜的篝火旁,我们到处相逢。我们挤在一起,互相妨碍,彼此设障,长此以往,怎能做到相敬如宾?毫无疑问,相互接触的减少决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重要交流。


假如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住一个人--就像我现在这样,那将更好。人的价值不在其表面,我们需要的是深刻的了解,而非频繁却浅薄的接触。 



身居陋室,以物为伴,独享闲情,尤当清晨无人来访之时。我想这样来比喻,也许能使人对我的生活略知一斑:我不比那嬉水湖中的鸭子或瓦尔登湖本身更孤独,而那湖水又何以为伴呢?


我好比茫茫草原上的一株蒲公英,好比一片豆叶,一只苍蝇,一只大黄蜂,我们都不感到孤独。我好比一条小溪,或那一颗北极星;好比那南来的风,四月的雨,一月的霜,或那新居里的第一只蜘蛛,我们都不知道孤独。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背景音乐-

冼其炜《航行》李健 《雨后初晴》

-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哲学家、废奴主义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

-主播-

素年锦时,知性女主播,用声音温暖你每个夜晚。微信公众号:阿杰微体验,荔枝播客:素年锦时FM(fm186458),新浪微博:@主播素年锦时。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购买【汪曾祺典藏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