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院外
批判者与建造者的联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痛心消息传来!母女双双遇难 ·  昨天  
湖北经视  ·  关晓彤、鹿晗,冲上热搜!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70 岁以上老人猥亵不行拘,高龄成 ...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噩耗传来!3人牺牲,有1人原准备5月结婚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确认!她官宣复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院外

征服机器的当代人世界|卡莱论莫霍利-纳吉的早期绘画|1921

院外  · 公众号  ·  · 2024-11-30 20:20

正文

EXTITUTE |BAU学社|媒介论与空间论的会通
文| Ernő [Ernst] KÁLLAI 译| PLUS/ 责编| BAU+

院外以纪念日为契机陆续整理包豪斯人的内容:以与包豪斯相关的个人的创作与经历为主要线索,以现代主义运动可容纳的多样性及其深度,考察每个个体对新的共同体信仰的不同预见。这项工作不止于填补某段被忽略的空白,或是重新打捞包豪斯的历史遗珠,更希望能够打破既定的叙述框架。
本次推送的是 埃尔诺·卡莱1921年 对莫霍利-纳吉早期绘画作品的短评。莫霍利-纳吉与包豪斯的关系自不必多说,不过那要到这篇评论之后的一年,他才受邀加入魏玛包豪斯;而另一位 卡莱要到更往后的1928年在德绍包豪斯时期, 受邀负责包豪斯杂志的编辑工作,由此 开创过一小段无法被随意抹去的历史。换而言之,这是日后两位包豪斯人之间的提前遭遇。
事实上,这两位匈牙利人在包豪斯并没有交集,因为汉内斯·迈耶上任时,莫霍利-纳吉就从包豪斯辞职了。吊诡的是, 与汉内斯·迈耶的原则一致的 卡莱,倡导包豪斯应当是科学导向的,并 严厉地批评了所谓的“ 包豪斯风格 ”和格罗皮乌斯的教学主张,而这所谓风格的形成在包豪斯内部的动力与莫霍利-纳吉又是密切相关的。
让我们回到 1921年,那时的莫霍利-纳吉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张,他作品中显现的 几何主义和抽象主义,以及对建筑的适应性。当然,这后面一点明显是因为莫霍利-纳吉在西方旅行期间被埃尔·利西茨基说服而转向了构成主义。除此之外,利西茨基还设法说服荷兰风格派的一些成员也采用这些原则,而莫霍利-纳吉的一篇重要的早期文章“生产-复制”也是先发表在《风格》杂志上,之后才在包豪斯丛书中发表了一个 简短的版本
考虑到1923年卡莱、莫霍利-纳吉和其他两位匈牙利人共同签署了无产阶级偏向的构成主义《宣言》,再回看这篇短评中卡莱指出莫霍利-纳吉“ 既不拒绝 也不赞同资产阶级自由企业的具有毁灭性的自私本能”以及“ 去除了现代艺术的形成与否定趋势的内在矛盾”就颇有意味了。
Ernő KÁLLAI 1890 11月9日 -19 54年 11月28日
László MOHOLY-NAGY 1895年7月20日-1946年 11月24日
埃尔诺·卡莱| Ernő [Ernst] KÁLLAI
莫霍利-纳吉|1921
本文 1500 字以内
莫霍利-纳吉的艺术 在它冒险的极限之处,达到了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的边界,并且通过把这相反的两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预示着成功征服了机器的当代人的世界。
纯粹从形式的角度来看,他构建了向心或偏心的形式体系,或者说他试图将这些对立的实体相互联系起来。

在这些作品中,少数几个体块以纪念碑状的形式拉开了距离,暗示出某种必然性,从中显现出强烈的意志和基本的规律。在他运用铁轨这一景观主题时,工厂烟囱向左倾斜,形成了巨大对角线的投影,这种倾斜,这种静止的力量,绷紧成垂直的力,所有这些汇聚成坚实的形式建筑。桥梁和建筑结构的细节,失去了所有的功利性和实用功能,自由地升华为自我意志的秩序,那是一种紧靠它本身就有意义的存在。
在另一幅作品中,白色横条纹打底,以近乎有机的活力,将形式摆动并跃升为细长的竖条纹。这些都是形式、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律例,是现代构成主义风范的全新的、个性化的表现,它没有西方立体主义中那种有时甚至是危险的短小变化的形式、色彩的分割和空间的复杂化。
色彩通过它们之间的强烈对比,直截了当的冲突,发展成为形式;这种形式的衔接是尽可能最简单的那种,由此在白板上留出来的空,在这些形式的后面构成了一堵单一的、宽阔的抽象墙面,艺术家用精确雅致 的简洁刻下了 人类文明活动塑造未来的力量的信条。
Composition| 1921
然而,莫霍利-纳吉不仅是当代生活和形式的不朽主宰者和建造者,他还对永恒的原始儿童野蛮人怀有天真的崇拜,他的极度喜悦也让他成为这种生活的狂喜的崇拜者。在其他人手中,达达主义是道德和社会批判的凶器。 而莫霍利-纳吉的艺术中,充满了只有对大都市和现代技术才能创造的无数形式和运动可能性的欣喜,一个新世界的突然发现,向宇宙完全开放的视野中的翩翩起舞的欢笑青春:所有这些都在其中得以体现。


欢乐、形式和色彩的信号灯矗立在空间的各个点上。

处处可见新奇的惊喜,多方位、多种类、 多角度 的引力。在莫霍利-纳吉奇特的画作中,既有完全的几何抽象,也有碎片、数字、字母和现实中的物体,或者从原始现实中挑选出来的物体碎片。

这是一种宇宙的和谐,但它并不是由未来主义的浪漫点燃的,而且这些作品尽管各不相同,但终究构成了一个由绝对相互依存的单元组合而成的完全可理解的体系。
Hidak Bridges| 1921
无政府状态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法体系。虽然还不具备自给自足的体系建筑结构的集中性,但这些碎片正在凝合成有内聚力的单元,取代爆炸的集合体形式。结构仍然是开放的,但从更清晰定义和更紧密关联的中心开始运动。在这里,现代机器的机制及其动能系统,通过富有成效的将向心和偏心的绘图因素与达达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创造原则相结合的过程,转化为艺术。

这种去除了现代艺术的形成与否定趋势的内在矛盾的融合,为莫霍利-纳吉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的绘画在它们自身形式的基础上提升到视觉的层面。他的艺术终究与自己明确界定的客观领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他与现实的关系中,莫霍利-纳吉并不满足于指出那些在 我们这个无感受的、混乱的时代中存在的意义, 尽管这些意义或多或少被隐藏了起来。

正如莫霍利-纳吉艺术中的无政府表现,既不意味着拒绝, 也不意味着赞同资产阶级自由企业的具有毁灭性的自私本能 莫霍利-纳吉在当下问题重重的特征之上,宣扬法则和自由,向无限未来的前景中投去光芒。
Composition 1921
版权归译者所有,译者已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 Originally published Ma vo l. 9 September 15, 1 921
院外 自从2017年4月试运行到2018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推送千余次原创文章,形成五个稳定的板块,分别是:BAU学社、星丛共通体、回声·EG、批评·家、BLOOM绽。
作为激励师生共同研习的方法,各板块的定位不同,形式与进路亦有分担: BAU学社 探根究底,以“重访包豪斯”遴择同道中人,整饬包豪斯人的文献材料,主持系列丛书的出版,由此推扩到“世纪先锋派”; 星丛共通体 回溯源起,以译介瓦尔堡、塔夫里和法兰克福学派等人的文本为重心,毗连上世纪的艺术、建筑与视觉文化研究,置于批判理论的讲读中砺炼; 回声·EG 形与势俱备,从“美学与政治”这一矛盾情境出发,以批评式导读与导读式写作,次第引入空间政治、媒介政治、生命政治,共构审美论域; 批评·家 教学相长,深入个例以梳理历史的特定脉络,转换视角以突破既定的叙述框架,持续组织线上的文本庭审以及线下的共读活动; BLOOM绽 言与行贯通,以“都市状况”为核心议题,以展示与策动为支撑,辩证地介入建筑、城市、艺术、技术相互联结的当下语境。
院外计划 不同的板块分进合击:
汇集、 映射、交织、对抗,突破各自的界限,
打开已在却仍未被再现的环节,把握更为共通的复杂情势,
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回应
批判者与建造者的联合 这一目标。
BAU学社 学社 ▶ 设计史?艺术史?思想史! 情境对话中的“理念” 包豪斯流 历史转承中的“演练” 包豪斯人 技术演革中的“建造” 对话 包豪斯 社会工程中的“基进” BAU与营造 教学现场中的“国际” 人- 物-文 ▷ 包豪斯女性 包豪斯展示 包豪斯建造 建筑师形象的重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不完美世界的原则:汉内斯·迈耶 改良人类知觉: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