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宅基弟
做债的人,都是依赖中债估值的。
为什么要有中债估值?是要解决债券市场的现实问题,就是一个债到底值多少钱,怎么记账。
这在股票市场里很简单,就看下今天的收盘价。
但债券不一样,大量的债券可能好多天没有交易,就像一个股票停牌停了两年,你也很难确定它到底现在值多少钱,就要技术手段来估计价值。
既然是估计价值,就是有争议的。张三说是100块,李四说是103块,到底听谁的?同一个债,在张三的账上值100块,在李四的账上值103块,这不乱套了吗?
大家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中债估值。当然也有中证和上清所估值,但影响力都远小于中债。
这个估值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中债公司通过观察每天市场的交易来估算,大致来说,A债券尽管没有成交,但是与它相似的B债券真实成交了,那我可以根据B债券的成交价格,来估计A债券。
粗略讲,比如说中石油停牌了,中石化今天涨了1%,那么我估计中石油也要涨1%。
债券千差万别,你很容易发现,这个真的只是个估计,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估值本来是对交易结果的确认,是个记账的手段,但是一旦形成了权威,又反过来极大影响了交易本身。让债券市场的交易价格更有粘性。
交易的口头禅,就是“估值附近谈”。
我们在谈价格的时候,都会参考昨天估值是多少,不能偏离太多。
昨天的估值,成了今天交易心理上的锚。
这在震荡市里,问题不大。但是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那是昨天的公允价值,不是今天的公允价值,为什么不能偏离?
债券市场一旦形成趋势,估值变化是明显滞后的,参考估值交易就已经不合时宜。
举个例子,一波行情收益率要下100BP,昨天是6%成交,今天市场开始明显下行,但是不能偏离太多,最多20BP,也就是5.8%。
那么你以为低估值20BP卖出来,是占了对方便宜,其实是吃了大亏,明天降到5.7%,后天5.6%。就像你在第一个涨停板就卖了,后面还有好几个涨停。
中债估值的影响有点类似于涨停板的限制,你一天最多涨这么多,需要多个涨停板来消化一波涨幅,而且并不会封死涨停,如果你下手够狠,还能买到量。
你也许要问,你怎么知道行情有100BP?也许就只有20BP呢。
实际上来说,如果行情真的只有20BP,那么基本不会以普遍低估值10-20BP成交这种恢弘的局面来开场。
一部低成本小制作,和一部高成本大片,看个几分钟,应该也猜个七七八八,一个小电影会开场把经费都用光吗?
尤其是第一次转向的时候,最为安全。比如说今年6月份这种。
所以说我们这波反弹并没有做左侧,是等市场开始涨了,才去抢的筹码。
这个时候的交易,会变的非常困难。交易员都会告诉你收不到,市场太抢,下不去手。
我知道他们又陷入了估值的魔咒中,不能自拔,这种心理的障碍,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克服不了,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这种障碍!
而恰恰是因为如此,才给了我们右侧交易的时间窗口。
交易前,跟我默念三遍:估值是幻觉,估值是幻觉,估值幻觉。
低估值收益率买的债,看起来吃亏,最后一般是赚钱的;高估值收益率买的债,看起来占便宜,最后一般是亏钱的。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债券之星》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如有建议、投稿或商业合作,请加小编QQ:243806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