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自此之后,“格力要做芯片”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各方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在争论数月之后,格力做芯片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文 | Alex
图 | 网络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家电企业进军芯片领域,也并不是格力电器一家。在中兴事件之后,国内多家传统家电企业都传出打造自主芯片的消息,
包括康佳、TCL、长虹、海信及海尔。其中,康佳更是宣布成立半导体事业部,计划用5年-10年时间成为国内前十大半导体公司。
其实家电企业做芯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包括格力电器在内,国内主流家电企业之前都或多或少尝试芯片自主化。只是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加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自带话题性,才使得格力电器造芯片如此引人关注。其中更是以看衰的居多:
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评论说:“很荒唐,她根本不懂什么是芯片,完全是胡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董明珠如果做芯片设计毫无问题,但要覆盖包括制造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不太现实。
TCL董事长李东生认为,“格力投资500亿元做芯片远远不够。家电企业跳到陌生领域风险高,国内外芯片差距大,落后海外至少20到30年。”
格力电器前董事长朱江洪认为,按照目前格力的状况,除非后面还会采取什么措施,不然按照现在的状况,做芯片,最起码对我而言,我是没有太大的信心的。
面对多方的质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于自主研发芯片的态度非常坚定,并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据其介绍,格力电器一年花在采购芯片上的钱就高达40亿,并且重要的芯片大部分都依赖进口。
为此,格力电器也在一片质疑中开启了它的“造芯计划”。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8月14日,格力电器注册了一家名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其法定代表人为格力电器CEO董明珠。自此,格力电器研发芯片的布局也渐渐清晰起来。
资料显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软件、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销售;技术服务以及技术咨询;上述产品的批发与进出口业务。
注册子公司曝光之后,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也于8月21日晚间确认,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就是格力电器刚刚注册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芯片设计,其中以研究高端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为主。
该消息一出,再一次引发了业内讨论。虽然格力电器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并不是炒作,但是其自主研制芯片之路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对于多数人而言,使用空调或许已经习以为常,对其工作原理很多人也是知之甚少,更别提其使用到的芯片。
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智能手机芯片,空调芯片有着本质的区别,属于模拟芯片范畴。虽然说空调用模拟芯片功能更加简单,但是其在研发过程中也并非易事。
智能手机芯片为标准化的数字芯片,目前主要采用ARM核心架构,手机芯片厂商主要是对功耗、内核调教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其中高通、苹果等知名手机厂商都是采用这一模式。也正式由于数字芯片的IP化及模块化,使得芯片厂商更加容易自主设计研发芯片,国内海思、展锐、小米等就是很好的案例。
而对于模拟芯片而言,需要将现实世界各种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验证。由于没有标准化参考,模拟芯片在设计过程中更多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和理解。为此,行业内也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培养一名优秀的数字IC工程师需要2到4年,而培养一名优秀的模拟集成电路工程师则需要5到10年,其中的难以程度可想而知。
具体到空调芯片而言,在节能化、智能化及模块化的趋势下,更是需要将各种控制单元集成到单一器件中,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其开发难度。对于格力电器而言,想要研发空调芯片在数字部分难度不大,但是想要突破电机类控制的核心模拟部分,还有相当大的调整。而这也是,空调芯片领域重要的技术门槛。
其实,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已经早有布局,去年也成立了微电子部门,可以说在芯片设计方面并不是毫无基础。目前,格力电器已经可以把IGBT封装为变频空调必备的IPM,但市场仍被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日本瑞萨等企业垄断,基本依赖进口。
来源:IC Insights
实际上,不光是格力电器,国内在模拟芯片领域也难有佼佼者。目前,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把控,其中2017年全球销售额中,前十的企业已经占据了59%。从销售额方面来看,德州仪器属于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其TMS320系列处理器芯片更是在空调应用领域经久不衰。
对于家电企业造芯片这件事,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实际上自1999年以来,家电巨头们已经不止一次尝试探索芯片领域,但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并不多。这与我国半导体产业整体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芯片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领域,并且需要长期投入,同时也面临着前期投入无法收回的风险。
在这方面,华为海思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之所以海思芯片能够横空出世,这与其前期大量投入分不开。
然后,芯片研发需要专业的人才,特别是在模拟芯片领域。
目前国内在高端人才方面还比较欠缺,于此同时人才储备也相对不足。由此可见,格力电器研制芯片,人才问题也是绕不开的坎。
另外,芯片研发最重要的是有十年坐穿冷板凳的决心,这主要是基于芯片研制的难度。而这也是格力电器被质疑的一大原因。虽然说格力电器集成电路子公司已经确定,但是关于是否是噱头的质疑仍存在。这也间接表明,自主研制芯片更需要沉下心来。
编者语:
董明珠、芯片、500亿…… 几个关键字联系在一起,使得格力电器自主研发芯片备受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声音,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当口。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而言,行动大于口号,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