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带给中国企业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商业模式,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
30年前的1989年,24岁的迈克尔
·
戴尔首次来到中国,而
1984年成立的戴尔公司也刚刚5岁。在当时的国际、经济、产业、市场环境下,对于一个年轻的CEO来说,能够对中国市场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也是戴尔五年前就提出“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初心。
这也从一开始就印证了这样的判断:迈克尔
·
戴尔的年轻有为并非偶然,他在科技领域日后对于中国企业甚至是全球产业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在科技茱比莉看来,
30年来,戴尔在科技界的深远影响至少来自三个维度:
商业模式上,1998年戴尔中国成立,正值电子商务时代,戴尔不仅给中国企业更是给全球的PC产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直销模式,一度作为经典案例进入商业教材。
资本运作上,从2013年退市到2018年重返股市,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戴尔并购EMC,与VMware、RSA等企业共同组成戴尔科技集团。早期大谈端到端的IT时代,企业用户担心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时戴尔的联邦制应运而生,这是有别于紧耦合似的收购,也有别于松散的生态系统的中间态,即可集团备战又保持相对独立,无疑开创了并购后时代,成为目前流行的资本运作模板。
数字化转型上,从戴尔到戴尔科技集团,奠定了在企业级市场的全新地位。在硬件基础设施上,通过收购EMC,增强了在大客户中的存在感,在软件基础设施上,早先一步选择了VMware敏锐洞察到了在多云时代,私有云的Portal核心地位。而从企业用户需求角度,这样的明智布局来自于戴尔敏锐地洞察到了企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捕捉到了IT基础架构革命性的周期变化,才得以在未来一个产业周期能够有能力继续引领技术变革。
这些创新来源于戴尔对产业的深度思考,这些创新也对中国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说直销属于过去时,联邦制的资本运作是现代时,那么数字化转型就是未来时。在
2019年,迈克尔
·
戴尔借戴尔科技峰会再次访华,也带来了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核心思考。
5G、IOT、AI、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表面看没有联系,但当它们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推动技术的时候,都会围绕一个核心——
解决数据问题。
换句话说,在原子世界里大量的物质有形资产构成了一定的市场格局,而比特世界里数据则成为无形资产,不仅需要保护还可以变现。数据的底座就是
IT基础设施,
有的技术是用来打造数据挖掘平台,有的是要打造一个数据传输平台,有的是要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可信数据管理平台,有的技术是要提供大规模可扩展的数据计算平台。正如戴尔在
DTF2019上提出的——IT基础设施也要相应从资源平台走向创新平台。
戴尔在DTF2019大会上提出未来的IT基础架构需要有六大趋势:新计算、新存储、新互联、新算法、新架构、新模式。
新计算、新存储和新互联组成的新硬件基础设施。在软件定义硬件的时代,之所以强调硬件并非它已不再重要,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硬件发展到了如此高性能的水准,而成为讨论软件定义的先决条件。而之所以用新这个词,就在于硬件已经突破了更高性能,更大容量,更快传输的单一维度指标衡量,更重要的是硬件怎么智能地满足多样化的数据应用需求。
在新计算方面,多云时代分布式计算,AI计算,至此不同芯片技术的多样化计算平台,已经深入到IT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
在新存储方面,戴尔联合IDC发布《第五代存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正式提出“第五代存储”概念和敏捷高速、有效容量、无缝接云、数据护航、AI赋能五大特性。其中,有效容量作为第五代存储的重要衡量标准,不仅满足了急剧增长的数据存储容量需求,也使得存储资源被更加高效地利用,同时进一步优化和降低了存储设备乃至整体数据中心的空间与能耗水平。
在新互联方面,戴尔提出5G不仅是移动互联平台还是计算平台。5G以前对于企业应用,很难找到一个性能又好、可靠性又高的一个移动互联的技术。而5G不仅更快,同时它对网络传输的性能的保障适合企业级应用。此外,5G还自带边缘计算,通过5G的MEC功能在网络内部实现边缘计算,与计算和存储设备形成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而新算法、新架构、新模式组成的新软件基础设施,必须要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做以前硬件的功能。戴尔认为具体来说软件定义要实现四化:硬件功能软件化、软件功能模块化,模块功能平台化,平台功能自动化。
在新算法方面,戴尔强调了AI,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不仅可以作为行业应用,也需要在未来的IT基础架构中充分利用,即将AI用到的戴尔产品之中:比如在存储方面用AI方法优化整个数据链路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缓存的管理,也包括存储的分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这样高的性能;在系统方面,用AI来构建和打造系统层面的管理,真正实现智能的管理和智能的资源调度。另一方面,戴尔还专门为AI打造存储和计算设备以及软件,比如GPU虚拟化软件、机器学习自动化软件等。
在新架构方面,不仅是分布式多云架构,也包括了边缘与核心。数据中心的作用依然重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的发展,边缘变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架构上满足将更多的
IT资源转移到离数据更近的地方。
而另一方面,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的工作负载要以集中方式来实现。戴尔认为,因此新的架构的目的就是让用户能够以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式来处理数据。
在新模式方面,未来的IT基础架构还必须要足够的灵活,要能够满足各种软件开发和部署模式。对性能要求极致的核心应用,应该部署在物理服务器上;传统应用如果需要共享硬件资源,应该部署在虚拟机环境里;对于云原生应用,利用PaaS平台环境做开发、测试和部署;对于微服务应用,特别是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之间频繁迁移的应用,可以封装在容器里实现最大化的可迁移性;对于要求以最小代码量和最快速度得到结果的应用,就可以用函数即服务方式,即很多功能可以通过系统的函数调用的方式实现。
这些结合到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思考,通过戴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渗透到企业信息技术的项目当中,去支持数据变现,业务创新。和之前的直销模式、联邦制模式不同,数字化转型是联合创新式的,是生态化的,用户、合作伙伴都将参与其中。
科技茱比莉 原创出品
公众号转载需注明来源
科技茱比莉
有视角的科技观察 有态度的科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