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时候学的都是教科书上很传统的东西,没有人来告诉你实际上应该怎么生活”, 安宕宕在河北邢台的90年代长大。在2004年的元旦《无间道3》上映之前,她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港产片:《无间道》和《无间道2》。
“男孩子在看了《古惑仔》之后,第一次知道他们原来可以这么交往,可以打架、逃课,说一些很酷的话;女孩子也在看了港片之后,学会了怎么和男孩子谈恋爱。”
在当时,她根本没有意识到所谓的港片精神,只知道是发生在香港的电影。“那时候就觉得好酷啊,好有江湖义气的感觉。我永远都会记得刘德华在天台上说,’我想做个好人’。然后梁朝伟说,’谁知道’。”
香港电影在这个北方小城保持了长期的风潮。在小餐馆里的电视上,放着的是香港电影;去到网吧,男孩子们在逃课打游戏,女孩子们也逃课,在看《国产凌凌漆》。就连午间的课室也在放,偷着放老师不许看的林正英拍的僵尸片。
“港产片里,连吃的都特别丰富。那时候我们哪见过什么菠萝油和丝袜奶茶?但是电影放出来,总觉得是一种让人很向往的食物。”
在《无间道》的影响下,安宕宕开始看大量的香港电影。实际上,由于国内影视业当时还未大规模发展起来,除了香港电影外,她当时能够做出的选择并不多。“香港电影讲的是市井文化,深入浅出,我们都是从王晶和周星驰看起的。”
周星驰对于很多看港片长大的人而言,有着强烈的陪伴意义——直到两年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仍然具有强大的票房煽动力。这位融合了香港市民奋斗精神和荒诞喜剧表达的电影导演,在早年便成为中小学生们的娱乐消遣。
“无厘头”搞笑更是一代人拿来彰显个性的注脚,其高峰则是《大话西游》成为千禧年新新人类的恋爱宝典。直到现在,安宕宕还会在中午吃饭时分反复看周星驰的片子。
对于已经成年、进入了电影行业工作的安宕宕而言,更有激励意义的则是周星驰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以后拍的那些片子。“如果说他以前拍的是小人物发家致富的故事的话,那么在《食神》、《功夫》之后,他的格局一下子变了。”
安宕宕在这些片子里看到了周星驰更宏大的抱负,从积累财富变成了保护他人。“他在《功夫》里搭建出了自己想要的社区,还有模仿很传统的九龙城寨的社会关系。里面的老板娘以前是‘猪笼城寨’的守护者,而周星驰饰演的主角,则在最后接过了老板娘的重任,从一个小混混成长为了保护了‘猪笼城寨’的超级英雄。”
不顾父母的反对,安宕宕在高考时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那时候我们这些艺考生,都是要走南闯北、去不同的院校考试的。我一个高中生,自己去了北京、去了重庆、去了杭州,也不害怕。就像港产片里,一个人自由自在,闯荡天涯的感觉。”
现在,安宕宕的主职已经是一名电影宣发人员。她兼职张罗了一个公号,和公号里的作者一起出了一本叫《别来无恙》的书,专门用来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中的电影。
“我们出这本书,就是觉得时间节点到了,没有人写也怪可惜的,的确是应该有人来写一写这些年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