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解析财经要闻,记录时代变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全球手游收入Top20:《王者荣耀》空降第一 ...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2025春节档最大赢家:超8000万日活之后 ...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又是腾讯?一款收入超10亿美金的二游出现了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越烧越狠,2025游戏公司也开始“没钱”了? ·  5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35岁熬进大厂但Leader比我小10岁,要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鲸新闻

冰箱贴经济火遍全国:“凤冠”三个月卖了8万个,国博文创收入增长106%

蓝鲸新闻  · 公众号  ·  · 2024-12-05 20:02

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中国IP经济、新消费领域中的“谷子经济”火爆,以潮玩龙头泡泡玛特为例,其股价市值大增。其中,文创界孕育出的冰箱贴成为新热点,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冰箱贴制作复杂,采用传统工艺,供不应求。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成为“断货常客”。冰箱贴受到喜爱的原因在于其性价比高,满足消费者的多种期待。这也影响了上游生产制造商的生产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工人收入。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设计的不断创新,冰箱贴市场有望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谷子经济火爆,潮玩龙头泡泡玛特股价市值大增。

近期IP经济和新消费领域的“谷子经济”非常火热,其中潮玩龙头泡泡玛特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其股价和市值都取得了显著增长。

关键观点2: 文创界的冰箱贴成为新热点,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文创界孕育出的冰箱贴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热门产品如凤冠冰箱贴和天宫藻井冰箱贴供不应求。

关键观点3: 冰箱贴制作复杂,采用传统工艺生产。

冰箱贴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采用传统的工艺如珐琅描色工艺搭配玻璃漆上色等。因此,生产量有限,导致产品供不应求。

关键观点4: 文创产品受到喜爱的原因是性价比高,满足多种期待。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性价比,精致的文物冰箱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种期待,如留念、赠送礼物等。因此,高质量的冰箱贴更受欢迎。

关键观点5: 文创产业规模扩大,影响上游生产制造商。

随着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游生产制造商的生产规模也在扩大,这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工人收入。例如,国家博物馆的木质凤冠冰箱贴的生产量大幅增加,生产线工人数量也在增长。


正文

蓝鲸新闻12月4日讯(记者 王涵艺) 近期,IP经济、新消费领域中的“谷子经济”爆火,潮玩龙头泡泡玛特自2月低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456%,今年以来涨幅达到347%,市值也站上千亿。

浙商证券指出,中国二次元产业链包括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周边衍生三部分。同样与二次元圈产业链相似的,还有隔壁文创圈。事实上,文创界也孕育出了自己爆火的“谷子”——冰箱贴。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热衷收集文物冰箱贴,致力于把博物馆“搬回家”,多款做工精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物冰箱贴上市后,频繁“断货”,蹿红至今,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甚至,还有消费者用高度还原文物的“爆款”冰箱贴,在家搭建了一座“微型博物馆”。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Konoe

Konoe告诉蓝鲸新闻记者,该篇帖子截至12月2日浏览量已破111万,点赞9.8万,收藏5.7万,评论区讨论数超6千条。与日俱增的数据,也正说明这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追求。

“小文创”撬动“大经济”

在国家博物馆二层的文创商店内,每当国博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佩戴工牌出现,便会被顾客接连不断地询问,其中大部分问题都与凤冠冰箱贴有关。

他坦率地表示:“这款文创产品确实非常受欢迎,自上市以来就成为热门产品——7月19日,在闭馆前两小时我们才将产品摆上柜台,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竟然一口气卖出了1700个。”

据央视新闻报道,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凤冠冰箱贴,上市三个月内,销量接近8万个,带动同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但这一数字并非市场需求的上限,而是因为生产能力的限制。

同样火爆的,还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据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款冰箱贴销量已超3万,因需求量大而每天限量发售400个,每人限购1个。

据蓝鲸新闻记者了解,想要购买天宫藻井冰箱贴,除了预约博物馆本身门票,还需要提前3天线上单独预约冰箱贴号,每天上午10点开放第三天号源,下午4点结束。

古建馆馆长薛俭曾接受采访称,从10月23日古建馆官微发出“网约”公告,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期,线下排队的问题大幅缓解,但线上预约依然火爆。“当天上午10点放号,几乎两秒,400个线上名额就全被抢光。”薛俭说。

此外,薛俭还解释道,冰箱贴制作复杂,采用传统的珐琅描色工艺搭配玻璃漆上色,厂商3条生产线的每日最大生产量只有400个,“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原来的三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目前正处于打样试制阶段,预计11月中下旬能够满足更多观众的购买需求。”

在12月3日上午10点,蓝鲸新闻记者进入预约抢号界面,尝试预约,但因人数过多显示网络繁忙,等过半小时再次预约时,则显示库存不足。冰箱贴的供不应求,说明其受欢迎程度仍未减退。

图片来源:截自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小程序

可以说,小小冰箱贴作为“小文创”,却撬动了“大经济”。

在12月3日“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的专场活动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最新透露,2024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

随着这次冰箱贴的走红,古建馆也在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新模式,计划为更多的文物寻找“经纪人”。

“目前,我们采用的是文创授权合作的方式,即由文化创意公司负责设计、投资、生产和销售,而我们馆方则提供文化IP授权,并管理文创空间。”薛俭解释道,古建馆正在挖掘先农坛的历史文化资源,准备为有着“一亩三分地”之称的耤田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

从明年开始,耤田的种植和活化利用将不再依赖财政资金,而是转向IP授权和市场化运营,公开招募文创公司,共同开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

性价比在于买得“值”

除了北京两大最难抢冰箱贴,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是“断货常客”,如南博的芙蓉石“小粉炉”、杭博的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陕博的彩绘雁鱼铜灯等等。

10月18日,蓝鲸新闻记者线下走访南京博物院发现,博物院的文创店人满为患,爆火的“小粉炉”冰箱贴当日在线上线下已同时售罄。

南京博物院售罄的冰箱贴  蓝鲸新闻记者 王涵艺摄

南京博物院文创店内人头攒动  蓝鲸新闻记者 王涵艺摄

随后,蓝鲸新闻记者现场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南京博物院文创门店相关工作人员得知,“冰箱贴会由仓库派货给博物院不同位置的各个门店,一批货卖完了再等下一批。供货时间不确定,但确定的是三天前,南京博物院的‘小粉炉’就已经卖完了。”

与此同时,记者也尝试联系该款冰箱贴生产厂商深圳市晶铱良品开发有限公司采访,询问其生产线、供货量及供货周期等细节,其表示不方便透露。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除了是迪士尼的代工工厂,还在今年3月中标成为中航文化航空文化主题徽章供应商。

此外,蓝鲸新闻记者还以“文创”为关键词在天眼查搜索发现,截至12月4日,全国范围内已有38.6万家文创相关企业,单最近半年内最新成立的企业就有2.5万家。

冰箱贴这类的“谷子”产品,为什么“火”?东海基金研究员朱瑞认为,“谷子经济”火爆,本质是一种 “悦己消费”与 “口红效应”。

但其实,冰箱贴受到人们喜爱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并不是所有的冰箱贴都受欢迎”,冰箱贴爱好者楠楠告诉蓝鲸新闻记者,“粗制滥造、内涵单一的冰箱贴再便宜也不会有人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