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初中语文应如是
立足武汉,面向初中,只谈语文,专供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张经纬 | 蟠蛇释博局 ·  3 天前  
文汇学人  ·  陶章 | 年兽变形记 ·  3 天前  
做書  ·  营 销 编 辑 恐 怖 故 事 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初中语文应如是

必然的啰嗦:2024市教科院元调三调作文题共性分析

武汉初中语文应如是  · 公众号  ·  · 2024-04-08 08:51

正文



以上,是2024年市教科院初三元调三调作文题。这两道题的共性特点是,材料叙述有些繁复,说白了,就是有点“啰嗦”。 这股“啰嗦”的调性,仅看作文题最后的提示语,便能再次得到验证:


(元调作文题提示语) 这种现象让我们发现:人生道路上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考虑得较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而不是自己对别人的付出。


(三调作文题提示语) 学习,或许是一项任务,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吧,你会拥有有趣的生活。

不过, 从专业角度看,以上两题的“啰嗦”,又有其必然性。

为说清题意,“啰嗦”是必然。 元调作文题的终极题意,是“懂得为别人付出”, 但这只是大面儿上的题意。 “为别人付出”时的犹豫挣扎,往往和付出的代价有关。代价小,则没有付出与否的选择困境。元调作文题所呈现的选择困境,实验假设的危险境地与孔雀一物的毫无用处,其实都指向了付出的代价大。三调作文题的终极题意是“学习的趣味”, 但这也只是大面儿上的题意。 学习趣味的获得,与方式有关(将学习作为生活方式)。为方便学生理解“学习是生活方式”这一深刻题意,命题人特别以年轻人上夜校的事例导入,并将“任务”作为“生活方式”的反义词呈现出来(“任务”是被动的、一时的,“生活方式”是主动的、持续的)。 总而言之,命题无废话:看似啰嗦的言语,往往是为了把题意说清讲透。

为创新题意,“啰嗦”是必然。 初三调考,尤其中考,是影响全市数万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拔性考试。 所以,在作文题题意的设计上,必须不断创新,以确保题意的独特性与考试的公平性。 由前文所述不难发现,人生的道理,在大面儿上、在话题层面,就那么几条(如元调的“为别人付出”、三调的“学习的趣味”),但由大面儿到具体、由话题到事理,则可以延伸出许多精微的道理(如元调的“即使面临巨大代价,也要为别人付出”、三调的“将学习当做生活方式,便能收获学习的趣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