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是广州母亲河,是珠江广州段源头之一。流溪河源起从化,流经花都、白云,至鸦岗注入珠江,总长157公里,流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大约占广州的三分之一。2010年前,流溪河曾经供给广州市民70%的饮用水,是广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但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流溪河中下游的水无法饮用,连水厂也被迫到市外取水。
位于流溪河源头地区的和龙水库2011年被列为广州的备用水源,设饮用水源准保护区。2015 年1月14日,广州市水务局发布《广州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示》提出将流溪河下游、 西航道备用水源改为和龙水库,并从流溪河李溪坝补水。 2016年,将和龙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升级为二级保护区。但事实情况是,和龙水库 总体为四类水,部分采样点指标 为劣五类,显示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而本次冬令营也将围绕着流溪河的水质情况等情况开展,用创意的想法结合着社会情况来一起体验这次冬令营吧。
冬令营时长为期一周
具体时间为1月29日至2月4日
活动地点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流溪河
在本次冬令营上,你将化身为一名创客以及社会学家,跟随我们的脚步一同去到流溪河。如何将你所创造的东西用于生活之中,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情,在那里你将会有与你一样志同道合的创客们,与你一同投身到社会的公益之中。学习水质的勘测以及尽自己的所能去改变它,这将会是你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除了水质监测仪外,我们将配合着水下机器人一同来探寻,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介绍一下水下机器人。
2010年,路易斯安那洲的居民遭遇了震惊全球的BP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遭遇了信息封锁的
当地居民、环保行动者、设计师、科学家,一起设计了用气球、风筝、旧相机制成的“社区卫星”,在漏油区域上空,实时收集数据,监测事件带来的影响,
收集影像并上传了超过10万张高清航拍图片,叠加在旧的海岸线卫星图上。
这次草根制图的胜利,产生了气球/风筝航拍工具包,并最终促成了Public Lab的成立 —— 一个致力于用低成本的工具和方法,回应本地环境问题的共创社群。
2012年,气球航拍工具第一次来到中国。几年间,关心环境的市民用这套工具调查广西药厂污染、在台湾记录高雄气爆案、在珠江的源头江西东江源村探索河流故事、在广州拍摄城市小区边上的垃圾场、在流溪河白山村拍摄乡村家园等等地区。
创绿中心
水资源匮乏和饮用水受污染是中国城乡居民的一大問題。為了讓平民百姓可以得到“一杯干净水”,创绿中心提供工具和渠道,推动多方协力合作。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调查過逾300個村庄及学校,改善了66個地方的饮用水安全程度,他們更联动专家、学者,开发测水工具包,鼓励公民自行检测并上传水质信息,形成民间水质地图,並针对不同农村的水质,自製廉价、家用饮水设备DIY套件,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Public Lab
是一个社区,您可以学习如何调查环境问题。用廉价的DIY技术,我们试图改变人们在环境,社会和政治方面看世界的方式。
流溪生态保护中心
流溪生态保护中心致力于广州母亲河——流溪河的保护,希望通过建设“水生态村”、污染干预、网络建设三种手段互相配合促进,让流溪河重返清澈。中心驻扎在帽峰山南麓的白山村,地处流溪河水源地区,丘陵地形的坑窝聚落。山景轮廓清晰,自然生态丰富,林相完好。中心
力图搭建起村庄与环保组织的沟通平台,消除壁垒,促使村集体提升意识,转变思路,因地制宜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蘑菇云创客空间
上海浦东的第一家创客空间,由浦软孵化器提供场地支持、DFRobot提供硬件及技术支持的一家为创客服务的开放式创客空间。拥有独立的加工室、公共协作区域以及储物、耗材商店,为硬件爱好者、程序员、设计师、DIY 发烧友等各类创客,甚至包括进行创新研发的科创团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社区化会员空间。
夏青
蘑菇云创客空间共同创始人
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DreamMaker 3D Printer 产品经理
创客
环境工程师
希望通过科技来帮助环保者更好的工作
何珊
创绿中心项目总监
环境科技社群 Public Lab Organizor
广州国际龙舟队队员
A Hippie
家住广州长洲岛深井村,和朋友一起种地养鸡;走访过全国200多个农村,调查工业污染和环境不正义;喜欢自然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李大维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
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
Hacked Matter智库,联合创始人
李大维从1990年开始参与开源运动。他是自由软件基金会会员,Apache多个项目的代码提交者,ObjectWeb开源基金会理事。在过去的20年里,他创立了多个开源软件项目,同时也参与了其他许多相关项目。李大维在2010年联合创办了中国首个创客空间——新车间。他还为Arduino开发了最为热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Ardublock。最近两年他开始关注城市农业,积极倡导“鱼菜共生”的养殖方式,把开源精神融入到农业艺之中。2011年,他与 Anna Greenspan 和 Silvia Lindtner 一同成立了 Hacked Matter,研究和出版草根开放创新的议题. 在2015年和李洪刚联合创立“创客大爆炸”,推动创客在下一代的物联网平台的创新和创业。并且出任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
陈正
华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培训总监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培训主管,10多年教育培训经验,专注于创客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和创客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培训项目代表作有水下机器人项目、人工智能蜂巢项目、人工智能计算机识别项目等。
谢惠淇
Fab Academy课程导师
国内首批MIT Fab Academy毕业导师。作为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初创团队成员之一,参与实验室筹备建立、管理运营及活动组织策划工作,协助国内外创客项目团队实现平台及资源对接。
2016年参加Fab Lab课程学习,熟练掌握2D/3D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及电路板切割制作、嵌入式编程、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CNC的使用等快速制作创意想法及产品原型的技能,并成为国内首批Fab Lab课程毕业本地导师。
马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