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强调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但到了运用关头,中国还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机会。
著名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讨论林则徐、琦善与鸦片战争关系时有一段话发人深省。
蒋廷黻说,琦善受命前往广东处理中英冲突时,确实没有准备在军事上与英国人决一雌雄,他大概知道两国在军事上的差距,知道诉诸战争的后果,审时度势,做了一个理性选择,拯救了国家,挽住了大清的一点儿脸面。
然而,琦善的理性选择却使他个人蒙受了巨大羞辱,成为国人皆曰可杀的卖国贼。这是琦善的个人悲剧,更是近代中国的巨大失误。按照蒋廷黻的推理,假如不是琦善出面化解中英冲突,那么中国一定会按照林则徐设定的路径选择战争,中英必将有一次大战:战则必败,败则必速和。速和不仅可以使中国的损失大幅度减少,而且可以使中国提前至少二十年走向维新,进行政治改革。换言之,中国应该比日本提前三十年转身向西,走向世界,而且不会发生后来那么多政治、文化上的动荡与波折。
仔细想想,蒋廷黻的这个看法虽说残忍,但确实是对的。《南京条约》使中国损失不少,比如,割让香港,但对一个长期受人恭维的“中央帝国”来说,一千二百万元洋钱的赔款确实是“小菜一碟”。至于五口通商,不过就是在原先广州一口通商基础上再增加四个通商口岸而已,充其量不过是四个“经济特区”。清政府在经过短暂痛苦后很快就觉得庆幸,因为战争终究过去了,中国重回帝国老路,可以继续“天朝上国”的美梦了。
过去很多年,但凡要我推荐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书目的,我都没有忘记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不仅因为这本小册子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他是民国学者从政的标杆,国难当头之际,被蒋介石三次召见,因国事高见担任政府要职;他又是民国官场的例外,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但终身不入国民党,还时常批评当局政策失当和政治腐败。
他不虚伪、不矫饰、不做作。无论为官、为人、为文都做得出色。
为官:历任驻苏大使、驻美大使。西安事变时,参与多方斡旋,力促苏联放蒋经国回国。
为人:与胡适、梁启超同为风云人物,他于南开、清华教历史,总是提醒申请读历史的学生,读历史会受穷很久……
为文: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近百年中国近代史纷繁复杂,他只用短短五万字写成的“简略初步报告”,被誉为史识最为可观的中国近代史。
他的学生,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顶尖学者费正清说: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何炳棣说: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书的分量。
然而,这部短小大气的传世之作,却由于他在抗日危急关头的弃文从政,实际成为他学术生涯的句号。
更可惜的是,1949年之后,他和他的书,不是作为大陆批判对象,就是长时间成为禁忌而被遗忘。
他叫蒋廷黻。由于长时间被遮蔽,就是在他的老家邵阳,依然没太多人知道他的名字。
其实,他只是审视中国,不是义和团主义,不是沙文主义,而是不说大话,不逞意气:
· 他看清朝:历史之悠久,体制之完备,却是天朝落后世界之源头。
· 他看甲午战争:中国三十年增长,就像一个巨大泡沫,一夜之间被戳破。
· 他看义和团运动是我国顽固势力总动员,“拳匪惨败是极自然的,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 他任驻苏大使,深知苏俄友谊代价之高,“俄国外交最阴险:他以助我之名,行侵我之实。”
傅斯年说,“近代尚无第二人。”诚如斯言,蒋先生以当代史学家少有的为学、从政、外交经历,和其前卫、公正、开明的思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被遮蔽的中国近代史,和一个“主战未必爱国,主和未必卖国”的复杂现代中国。
为此,郑重推荐蒋先生一生最重要的两部作品:
其中,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为迄今为止最全本,只是所有删而未删之处,都用空格□□□,很容易就可“完形填空”。
而《蒋廷黻回忆录》在大陆更难见得,经过我们与出版社多次沟通协调,终于为大家拿到了最优惠的价格,趁此良机,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