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了几年,曾庆洪在进入2025年之后最终官宣退休,接任者是广汽集团原总经理冯兴亚。1961年7月出生曾庆洪,今年还有5个月就已经64岁,这也是这一批目前车企国企董事长退休年纪最大的一位了。在2024年退休的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退休年纪为63岁。而同样1961年出生的原东风集团董事长竺延风早在2023年就已经退休。
这也可以看出,对于曾庆洪的退休,广州方面是有着不舍的情愫在里面。曾庆洪几乎是伴随着广汽集团成长的高管,他从普通修车工成长为集团董事长的关键人物。
从历史来看,广汽是几大国有汽车集团中起步最晚的,现在的广汽集团成立是在1997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广州客车厂。而曾庆洪与汽车的缘分就开始于这里。
当其18岁的时候,曾庆洪从广州公安知青农场进入广州客车修理厂,做了一名普通的修理工。
基层打拼的经历,让曾庆洪骨子里一直保留着“产品经理”的底色。这也影响了后期其管理风格。
进入汽车行业之后,曾庆洪一直从事汽车行业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先后在广州客车厂、广州市金宝马客车实业公司、广州广客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过技术科科长、总经理助理兼综合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在80年代在南方许多城市跑的广汽公共汽车的底盘就是曾庆洪主持开发的。
不过,当时整个广州的汽车产业其实非常惨淡。尽管跟随潮流,广州市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在1985年3月15日合资成立广州标致汽车公司。
但是到1997年,该公司销售滑到了1000多辆,累计亏损达29亿元。广州标致的衰败也使得广州的汽车制造一度穷途末路。
最后本田出资十数亿元人民币,偿还广州对标致的欠款和安排富余人员,拿下了广州项目,成为标致的替补者。广州经历不起再一次的造车失败,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李长春直言这可能是广州汽车工业的最后一次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曾庆洪在1999年7月出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将广州标致留下的烂摊子化腐朽为神奇。他37岁担任广本执行副总经理时,非常勤奋,他要求自己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曾庆洪个子不高,但作风强悍,务实能干,后来因此被媒体称为“南霸天”,甚至曾庆洪自己也知道这个称呼。
这在他的说话风格上的得到最直观的体现,分贝高、条理清、语气坚定。
这些行事作风可能与其经历有关,曾庆洪曾介绍自己在16岁时有过2年的下乡生活。“这段下乡经历对我人生影响很大,我要开始学会独立生活,融入集体生活,还要进行艰苦的劳动,对个人意志是很大的磨砺。”曾庆洪介绍,当时那个年代年轻人中的流行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也一直激励着自己。这也养成了曾庆洪的个人性格特色。
有媒体描述说,
曾庆洪
务实的特点也在办公室上体现出来。据报道,他的办公室不大,装修简洁,陈设也比较简单,办公桌上简单地摆放着资料。公桌对面的大幅电子屏幕上,可以随时查阅各子公司当期业绩情况、产销数据,甚至媒体关注指数。旁边一幅《沁园春·雪》所展示的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隐约可以看出广汽在商业世界中所怀抱的志向。在这里,他远程指挥着以广州为中心,华中、华东为翼的广汽汽车集团走向。
而对外界而言,更多的印象是操着一口粤语普通话的曾庆洪多次犀利的言语。曾庆洪说话平时语速略快,但不乏幽默风趣,但总是能一语中的。比如在2024年,曾庆洪多次上热搜,他批评某些企业的无底线内卷。他旗帜鲜明的反对价格内卷,没钱赚,他说企业没有效益,根本可能生存,而企业要盈利,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之中包含了交税、就业等。
他犀利地批评由于汽车行业内卷,“现在裁员裁了多少?”,曾庆洪甚至自曝,“广汽也裁了不少”。不仅如此,他还建议纯电占比50%后实行“油电同权”。这也为广汽招来了水军围攻,指责广汽“卷不起”。但实际上,只有清醒的人才知道,这些建议的含金量。
曾庆洪其实一直都很犀利。在2023年,他面对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直接说“车企都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以此来抨击电池企业过高的利润。再往前,还有很多这样的言论,在2023年他说“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还有2013年,曾庆洪说称国家号召重组,“我第一个响应,我第一个上当”,还列举了收购长丰的实例,由于政策不是“整体出台”,他们为重组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有人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是李大炮,但是在收购沃尔沃之后,李书福几乎很少再发炮,而且在国有企业中也很少有企业一把手如此直言不讳,曾庆洪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从始至终,敢于直言的车企一把手。不仅敢说,曾庆洪胆子也大,很多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比如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他带领下的广汽一直都是敢说敢干。
比如在广汽本田的发展上,从广州标致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的曾庆洪,不仅狠抓生产,仅用9个月完成353项工程改造为第六代雅阁的投产奠定基础,还一改早期合资车企外方主导的模式,避免广州本田走上广州标致的老路。特别是对于产品质量相关事宜事必躬亲。此后,广汽本田的成功成为了广汽集团能够顺利起步的基础。
在自主品牌发展上,曾庆洪更是相当重视,他曾说,不要为了做自主品牌而做自主品牌,为了做新能源而做新能源,这样就会死得更快。他对自主品牌非常重视,在以集团层面主导自主品牌时,他经常去开现场会,研究生产质量报告,推进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标准化流程的建立。不过,当时广汽在技术的积累上还比较少,这也使得广汽在自主发展的同步,也开始了收购整合合作的模式。
2009年-2013年,广汽先后收购了长丰汽车、民营车企吉奥汽车,重组了中兴汽车宜昌汽车板块。曾庆洪的设想是做成联盟形式,“联盟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兼并重组不能做到强强联合,联盟却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是真正的强强联合。”,除了联盟,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合作”。
广汽是中国车其中最开放和“赶时髦”的企业,他愿意和一切能够够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企业形成合作。这里面有奇瑞、比亚迪、乐视、蔚来、华为等风云企业。
比如在乐视、蔚来兴起的时候,曾庆洪也乐意看到这种新兴势力的活跃,积极与这些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为广汽的发展打造新力量。尽管,这些合作最后几乎很多没有落下好结果,但广汽却始终打开着开放的大门。
曾庆洪又被人称为精明的商人,他很喜欢“算账”。据媒体报道,在2004年,当时还是广州本田执行总经理的曾庆洪,在推出两厢飞度时受到了不少质疑。但曾庆洪直接算账——“我们卖9.68万元人民币,减掉5%消费税,17%的增值税,20%进口件的关税,还要给销售商返点,我还能赚什么钱?双气囊、自动挡、天窗、铝合金轮胎,样样俱全。同样档次的车,很多比我贵得多,可以去比一比!”
他认为飞度上市的价格,是真正和国际接轨的价格——当时飞度在欧洲卖1.4万欧元,在日本卖129万日元,还不含4.8%的消费税。后来,他甚至还爆出了广本当年引入雅阁的成本——“我们第一年做雅阁,定价29.98万元,其中10.3万元交了税,关税、消费税、所得税”。
在2024年,他讲油电同权的时候,也是一大串数字算账:“2023年年纯电大概 20% 多,900 多万辆,600 多万是纯电,200 多万是混动。我比较认同他这个观点,也就是说 2030 年 EV 会占 70%,油车 30%,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调查数据,大家现在、未来会买什么车?大家还是考虑买混动。为什么会赞同他这种观点?依旧是我们的能源结构,中国的能源结构 69.9% 都是火电发电、煤电,13% 水电,5% 核电,风电 9.1%,太阳能 3%。你们想想,能源的结构,煤电不是污染吗,不是要零碳、节能减碳吗,30、60 计划吗?你们是否记得 2022 年重庆嘉陵江 8 月份水都没有,枯了,河床都露出来,人都可以走过去,晒干了。”
你看,这是不是商人的思维。其实,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同样也是一样的逻辑。广汽是最早和华为合作的企业,但是由于对方要价太高,于是合作就降级了。后来,双方又有了利益点,又在2024年宣布重新合作,还升级了。这说明,曾庆洪不会在乎自己的面子,而在乎的是双方是不是有共同的机会来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作为一个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董事长”,他认为做工作最核心的是“匠心”,这也是其几十年来一直在广汽管理岗位上不断带领这家车企前进的宗旨。“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具备匠心。如果换个位置,你让我扫地,我也会扫得很干净,这也是一种幸福,遇到任何问题,用心去做的话,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曾庆洪说。
曾庆洪在2005年担任广汽集团总经理,成为这家企业的二把手;随后他又从2016年开始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至今8年的时间。这两个岗位,他前后加起来带领广汽前进接近20年的时间,是广汽历史上最重要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曾庆洪时代,广汽迎来了顶峰时刻,而在曾庆洪即将退休的最后两年,这家车企也迎来了剧烈的挑战。现在,广汽如何进一步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并带动合资板块实现焕新,是留给冯兴亚为首的新一届管理层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