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第一制片人”
2016年网生内容质量不断升级,影响力不断扩大,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近看了一份米都传媒发布的2016网生数据报告,从用户属性、观看场景、付费行为、类型偏好等维度对网络综艺用户、网络剧用户、网络电影用户进行横向比较,透视网生内容用户的细分属性和需求,从而在网生内容的制作、类型选择、营销渠道、盈利模式上进行有益指导。
手机端用户超越了PC端用户,最高峰在12点睡觉前,其次是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下班的路上。
那么这个场景应该是,中午吃饭拿着手机一边傻笑一边吃饭,晚上上地铁一边傻笑一边摇摆,晚上吃完晚饭洗完澡脱进被窝一边傻笑一边催眠,这三个地点你还不能笑的太出声,基本上就是抖着那身肉,颤呀颤的。然后同事,家人在这个时刻都像地铁里的路人。
这是一个我们集体跟着手机里那个虚拟世界过日子的时代。
观众终于开始大规模地接受了付费讯息。
曾几何时,作为球迷的我,第一次听说英国人为了看英超需要付费到专属频道观看的时候,当时想,那里真的好万恶啊,看个电视还要钱?
后来当各大网络平台开始有收费风声的时候我也是不屑一顾的,觉得这是一件作死的事。
现如今,我会为了那该死的下一集乖乖扫码付费,而我只扫过一个月的付费项目,这符合数据的显示。
说明我们不是平台粉丝,我们是在在特定的时间段为特定的网生品买单。更多为网络大电影付费的用户高数据也解释了这个事实。
不论是网综、网剧还是网大,主题、情节、故事都是占第一位的。这要求创作团队需要有极高综合水平。
我们看一个产品大多通过两个途径,朋友圈的歪歪,我们打开一看,哎!挺热闹嘿!要不就是追完一部,自己瞎点平台推荐位,第一集,哎呦,不错呦,看着玩吧。
所以网生品开头一、二集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貌似点击数据完美的产品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悲剧的是这些产品的结尾几乎惨不忍睹。
最出乎意料网生品出现了巨大的广告效应。这真是不看数据还蒙在鼓里。在网生品穿插广告我们已经接受,并成为吐槽一大利器。
但是衍生品的购买意愿以及价格区间让我为之震惊!我没有购买过,但是我回想了一下,我小的时候为选秀明星也没少花钱,现在也只是场景的转变。
有钱难买我高兴,对于一看一乐的需求度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降低。
网络综艺数据最成熟说明人才兼顾或留向网络平台已经趋向稳定。
网剧和网大的需求和喜好度都是喜剧首当其冲。即使法医秦明这样的暗黑系列,也要通过有的没的方式逗大家一乐,这对于从业者来说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种需求。
从场景来看,好笑用户会笑,很不好笑很生硬的逼用户笑用户也会笑,因为用户学会了吐槽,学会了弹幕。
我甚至有时候认为,那么生硬的梗,是导演特意设置出来的为怪怪哒我们服务。殊不知,我们彼此隔着屏幕都会觉得对方怪怪哒。
我不是不提数据里特意点出来的有待开发的类型,因为我觉得平台暂时做不到,因为用户对非喜剧要求是偏高的,大环境可能也不允许。
六成以上的女性用户我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不论网综、网剧还是网大,前几名的流量爆炸款,竟然出现的数据是男性居多或者是男女比例均衡的局面。
我说的是所有,所有,所有类型的前几名!
也就是说,中国网生品女性用户为基础用户,说白了就是一张脸上的粉底,男性用户才是添砖加瓦,拉开差距的口红、眉笔、眼线笔、阴影、腮红。
那么我们暂时可以说,男性用户是网生精品的风向标。
根据这几点:2017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许:
1、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直到两个人抱着看一个屏幕不嫌烦,直到把鼻子拍出血,直到视力减退到需要买超薄镜片。
2、 付费出现多种形式,成为其他商品的赠品,成为一种时髦的送礼利器,成为集齐18张年卡的朋友圈最新炫富方式。
3、 综艺战白热化,更多的综艺团队带领着资源形成网络乱战,更得多出现被要求下架的产品也在所不惜。出现3家巨头网络综艺巨头公司。然后收购或被收购被合并成为上市公司。
4、 内容只高不低,特别贵的IP,特别贵的明星,特别贵的导演,特别贵的制作费,特别贵的服装道具将比比皆是。然后特别多的小鲜肉,特别多的小花旦一年换一拨。
5、 你看着看着手机蹦出一个抽奖大转盘,然后送你一个周边,前提是必须扫那个商家的二维码。
6、 出现某平台专属网络大电影电影院,要求不高,ktv包厢水准,电视再大一点,沙发再舒服一点,可以供5—12位亲朋好友观看某网络平台制作的大电影,最好有情侣沙发的那种。为此,有一到两位一线大导演带领整个团队介入,引领新潮流。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