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保
230 万用户信赖,专注保险测评,为你寻找高性价比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美国副总统:确保最强AI芯片 美国制造!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何小鹏与任正非会面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2025年我们担心2件事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拒供在华客户:美国威胁泛林集团(Lam)!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读懂张忠谋,就读懂了世界半导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保

跌到1%,国债这次真顶不住了…

深蓝保  · 公众号  ·  · 2024-12-29 14:00

正文


近一个月,有关国债的消息频频出圈。

12 月初,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 2%,创下 02 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要知道,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着无风险利率,相当于各种低风险资产的紧箍咒。

一旦它的下跌趋势明显,我们的 定期存款、银行 R1 级理财、余额宝等等产品的收益也得跌。
为什么这几年国债收益率一降再降?它会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带头大哥”顶不住了


我们买了国债,就相当于国家欠了我们一笔钱,因此 持有国债 可以理解成 无风险的投资理财行为 ,持有到期肯定能拿回本息。

10 年期国债得 10 年后才到期,这么长的时间往往会经历一轮经济周期,再加上它可以上市交易,所以从 它的收益率变动,就能看出大家对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效果的态度。

我们知道,国家对存款利率、LPR 这些指标和宏观调控政策做变动都要深思熟虑,而且得照顾到大家对宏观环境的预期。

这时候收益率高度市场化的 10 年期国债就像一个“带头大哥”,是很多低风险资产定价的锚。

而这几年国债 收益率越走越低,直接原因就是机构投资者对国债不断买买买

更多机构想从别人手里买国债,就算成本高点也想买,但因为到期利息不变,减去成本后的收益率就跌下来了。

如果不好理解,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小 A 花 100 块买了刚发行的国债,票面 100 块,票面利率 2%,一年后到期能拿回 102 块,到期收益率是 2%。

但如果这时债市走强,他转手把国债以 101 块卖给小 B。

小B手里的这张债券到期依然能拿回 102 块,但减去成本只赚 1 块钱,收益率掉到 0.99%。


那关键问题来了, 机构为什么要对国债买买买?

这就涉及到各种宏观指标的联动和政策落地效果,一个常见的传导路径是这样的:

首先降息这类宽松政策出台,机构们预判对手要买债锁定当前收益率,太晚买自己会吃亏,因此蜂拥买国债。

接着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也会跟着降,如果社会上借钱创业/投资项目的氛围没有起来,宽松政策的力度再加码,机构们就再次抢跑买国债……然后循环上演类似的故事


在低利率时代,这样的传导路径也会深刻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国债收益率越来越低,对我们有4大影响


1、能闭眼买的低风险理财,只会越来越不给力
国内银行 存款利率下行 ,相应的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债券等资产利率也在一路走低。

而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理财(R1 风险等级)、纯债基金等产品,也逃不开收益越来越不给力的命运。


比如同样投 10 万块, 10 年前 横空出世的余额宝一度超过 6%,放那一年就基本 够买当时一台新款 iphone 手机。

如今 1.2% 的收益率就有些不忍直视,投一年只配 买个 iphone 蓝牙耳机。

2、借钱成本越来越低,我们却不太敢借了
主流国家的低利率环境,一开始几乎都伴随着宽松货币政策,也就是陆续降低贷款利率,试图刺激信贷消费。

再看目前国内的情况,在各种政策救楼市、地方政府大力化解债务的大背景下,未来贷款的利率很可能还要降。

但由于 整个社会投资回报的预期下降、多数人收入增长也有限 ,无论是借钱创业、还是贷款买房甚至借钱消费,大家的决策都更加谨慎,有贷款需求的人并不多。

当然了,如果你有刚性的贷款需求比如买房自住,又有把握按时还贷,那么低成本借钱肯定是好事。

3、越晚买固收类储蓄险,越不划算
作为安全性媲美存款和国债的金融工具,保险产品也躲不开低利率时代的笼罩,对固收类储蓄险来说尤为明显。

今年金融监管总局直接说了,要把保险定价的预定利率跟市场利率挂钩并动态调整。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什么意思呢?

预定利率,就是保险公司给自己定的投资回报率KPI。

打个比方,保险公司拿一款固收型增额寿的保费去投资,未来预计有 2.5% 的回报,然后给保单持有人的 IRR 低一些就 2% 出头,这中间还有得赚。

我们知道,这几年 5 年期 LPR、5 年期定存利率、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不断往下走,而它们就是所谓的 市场利率

随着市场利率下行,保司想稳住 2.5% 的长期回报就越来越难。

对于新的保险产品,假如保险公司定的预定利率再低一些,投资端的压力能马上得到缓解,但我们投保人的长期回报可就缩水了。

大家看下面的投保示例,变化一目了然。


30 岁女性分 10 年共投保 50 万,如果买了 3.5% 预定利率产品,30 年后保单价值 120 万; 但如果现在买,30 年后保单价值变成 91 万,足足少了约 30 万!

8 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说预定利率要挂钩市场利率,至今也快 5 个月了, 预定利率 2.5% 的产品,我们只能且买且珍惜。

如果想尽快锁定保险产品未来 2.0%~2.5% 长期利率,可以 点击咨询 ,有规划师为你匹配合适的方案。

4、低利率时代,我们既要低风险又要有盼头
这是一个更长期的影响,对于怎么安排闲钱,大家的想法可能会被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

以日本为鉴,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后货币宽松力度持续加码。

日本的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 1990 年的 8%+一路来到 1998 年跌破 2%,2016 年更是出现负数,直到 2022 年开始才有所反弹,目前收益率围绕 1% 徘徊。

在这期间,日本老百姓的资产配置有三个主流倾向。

第一个有些让人意外,低利率环境下大家更愿意苟着, 继续买安全性足够高的存款 ,手里的现金和存款从 90 年的 19% 上升到 22 年的 35% 左右。

第二个就在意料之中,大家 对保险和养老金的配置比例从 90 年的 6% 提到 03 年的 18% 左右 ,然后稳定至今。此外, 对股票、基金资产的配置也从 5% 慢慢升到 9% 的水平。

第三个是涉及贷款和外汇的技术活,多数人玩不转。

既然国内低风险资产回报率不给力,贷款利率也很低,有些日本人就 借国内便宜的钱,换成外币后买海外高息债券赚差价。

低利率时代,保障大部分资产安全的“底线思维”可能才是更多人的优先选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愿意改变观念,接受多一点不确定性。

这样的投资诉求,正好能被分红型保险满足。


我们拿一款知名分红险产品来说,它的保证收益部分不会太高,持有 30 多年是 1.6% 左右的 IRR 水平,但 越往后还能越高直到 1.8%。

分红收益部分,则是从保司的投资回报瓜分一大部分(超 70%)而来。

加上这部分收益, 产品的长期 IRR 就比较能打了,预计能冲到 3% 以上。

这里要提醒下,分红险产品演示的分红金额并不保证总能如数给到,而是一个预计值。

具体分多少,得看每年保司分红险业务赚了多少钱。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投保分红险还要从分红实现率、公司经营情况和股东背景多个维度考察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美国副总统:确保最强AI芯片 美国制造!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何小鹏与任正非会面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2025年我们担心2件事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拒供在华客户:美国威胁泛林集团(Lam)!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读懂张忠谋,就读懂了世界半导体
4 天前
肌肉男训练营  ·  这种食物能让你肿起来!
7 年前
点点星光  ·  太重感情的人,真的好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