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压力好大啊啊啊!”
后台有位30岁的女性朋友对熊倾诉,自己遇上了事业瓶颈期:公司项目增多,大大小小的事压得她喘不过气;
更让她烦恼焦灼的是,项目需要一些有创意的新方案,但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啥来。
“熊啊,过了30岁的职场生涯,是不是注定走下坡路?”
其实在熊看来,工作瓶颈期跟年龄没多大关系,不论是年轻气盛的小姑娘,还是职场老腊肉,都有可能遭遇事业上的种种困难;
但能不能麻溜地度过工作瓶颈期,或许就要看我们的“整理”能力了。
没错,就是整理!
因为呀,紧张的工作、铺天盖地的信息,很容易使我们陷入混乱、丧失热情和创造力;
如若不将工作整理、捋顺,工作生活自然会变得一团糟。
所以熊觉得,其实无论什么年龄,都要逼自己做好“整理”这件事;
当然这个“整理”不仅仅是事物的整理,还包括思维以及人际关系的整理噢。
因此,熊爷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一本“整理之书”:《整理的艺术》。
书的作者,是日本身兼董事长、教师等多重身份,精通各种工作技能的整理达人:小山龙介。
小山龙介在这本书中,以亲切幽默的方式向我们传授了90种简明实用的整理术;
涉及范围包括资料、信息、工作环境、思维甚至人脉的整理,能从根本上使我们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多的创意和更好的工作生活。
熊爷今天,就从这五个方面,分别挑选最通用的整理术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资料整理术
说到资料的整理,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样的一系列画面:
将资料仔细分类,认真装入文件夹,小心贴上标签,再整齐地摆放到书架上。
然而作者说,这种细致的资料整理方法,在当今信息汹涌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
因此,他提出了以下3个适合这个信息时代的资料整理术:
1. 打印的纸质资料要毫不留情地废弃。
有时候急需的资料,纵使“寻他千百度”,也迟迟不愿现身,会浪费许多寻找的时间。
对此作者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步骤就是:将打印的纸质资料毫不留情地废弃。
“既然是打印的纸质资料,电脑中就必然保留着原始的电子文件。”
作者说,其实那些资料我们并不需要,只是单纯地基于一种习惯:“我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2. 文件按“项目名+文件名+制作日期”的格式来命名。
为了快速地在电脑、手机上搜索出我们想要的文件,作者建议我们将文件按“项目名+文件名+制作日期”来命名;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快速搜索出文件,还能放在文件夹内进行管理。
3. 重要的网页可以截图。
作者说,那些我们感兴趣的网页可以截图保存起来;
这样就能避免,满心欢喜地收藏起来的网页,却遭网站服务器删除数据打不开的情况了。
工作环境整理术
“能够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也会是十分优秀的工作者。”
作者说,从一个人的工作环境,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他的工作能力;
因为工作环境井井有条,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对此,作者提供了一些关于工作环境的整理术,熊觉得这些整理术都十分接地气,明早一到公司就可以行动起来噢!
1. 通过固定纸巾与笔筒的位置,来保持桌面井然有序。
“纸巾盒和笔筒一定要固定住,这些东西一旦游离,就会侵蚀掉工作空间。”
作者说,像纸巾盒和笔筒这样很轻的东西,很容易被拿来拿去,每次使用前都要花费时间找,会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用胶带固定纸巾盒和笔筒这类的轻东西,是改善桌面环境的诀窍~
2. 将输入法语言栏放在电脑桌面顶端的中部。
与其他应用程序不同,输入法语言栏总是显示在电脑桌面上,常常成为我们工作的阻碍;
所以最好的位置,就是放到桌面顶端的中部,既不会阻碍操作,也可以及时确认输入法的状态。
3. 将办公桌面和电脑桌面都清理干净后再回家。
“下班后要很好地转换心情,把桌上的文件和电脑桌面上的桌面收好之后轻轻松松地回家。”
作者说,如果不将文件整理好,很容易忘记哪些文件是需要的或是不需要的,第二天来了就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所以下班就该把这些都整理好,然后安安心心回家~
信息整理术
作者说,铺天盖地的信息常常使我们迷乱于此,所以信息的整理自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熊爷觉得,信息若是没有好好整理归纳,那再多的信息资源对于工作来说,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关于信息的整理,作者也给出了一些整理术:
1.用1.5倍的放映速度看视频。
很多行业都需要整理信息资源,视频就是其中一种。
而如果我们按正常速度看一个采访视频,几乎都要耗费1小时左右的时间;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利用播放器功能将速度提升为1.3倍或者1.5倍。
如此一来,1个小时的视频一般40分钟就能看完,重要信息也不会遗漏。
2.只记数字和关键词。
在阅读书籍或是报刊时,将重要的数字和关键词记录下来,因为许多资源其实在网络上可以找得到,直接搜关键词,核对数字便可提高效率。
3. 在网上记录生活中的小发现。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发现,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工作上的一些灵感。”
作者说,在社交网络上实时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或者从别人的记录中找到灵感,就感觉自己人生拓展了两三倍。
所以比起记事本,这个时代更适合利用社交网络记录生活小发现呢~
思维整理术
除了资料、信息、环境等实质事物的整理之外;
作者说,思维的整理更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出于多大年龄的人,都要学会的一项技能。
那思维又该如何整理呢?
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思维整理术:
1.睡前输入,睡时工作。
睡时还能工作?
没错!作者说,我们的大脑一般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整理信息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入梦乡之后,大脑也能够自动整理、重组信息。
“夜里写的情书,早上一定要检查一遍,因为漏洞百出。”
作者说,我们临睡前的大脑处于混沌状态的最高峰,很难输出东西;
因此,这个时间段不如多花点时间将信息装入大脑,借由睡觉的时间让大脑自动整理信息。
2.在散步中整理思维。
“散步时大脑会分泌化学物质,使我们冷静下来,从而比较容易整理思绪。”
所以熊觉得,可以利用午餐后的时间或者下班回家,可以稍微绕道一下,散散步说不定问题就都解决了呢~
3.用香精、干花等治愈系物品转换思维模式。
作者说,要让大脑无意识的部分更活跃,香精、干花或观赏性植物也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