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明天,深圳多路段临时管制!公交地铁也有变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太遗憾!坐镇深圳主场,他们含泪谢场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唧唧堂:文献综述七大必知!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1-03-25 21:54

正文

60秒小问卷,科研世界很残酷,我们一起改变它:



扫码参与即有机会获得:

aigo爱国者TypeC U盘,

64G高速双接口手机电脑通用 ~(共100个)

(或点击文末的 阅读原文


Literature Review 如果仅为一篇文章中的某个章节一般称为“文献回顾”,如果单独作为文章发表时一般称为“文献综述”,英文中通称为Literature Review。对于年轻学者来讲,后者可能还是不太常见之物,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悉知“文献综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文献综述”吧~

1

文献综述是什么?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所进行的重点回顾。不管是单纯的一篇文章或是论文中的一个章节,文献综述的基本要素都一样,不过这里我们谈的文献综述是单独成文的一种文章类型。

文献综述、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 同属综述文章,文献综述是对于特定领域内既有文献的概要或点评,通常会分析特定课题,找出趋势并指出既有文献间的落差。

综述文章可以比作一个“信息金矿”,读者可以从综述文章中知道目前领域中对该主题的理解有多少,决定是否要阅读这些文献,这类文章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忙碌的科学家来说都是很有用的信息来源,让自己随时知道领域内的新发展,发现研究中的落差,然后找出新的可研究领域。

作为一种文章类型,文献综述具备以下 基本要素

单独发表的文章

奠基在领域内已发表的工作之上

没有新的数据或实验

不该有尚未发表的材料


2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有好几种写法,最常用的 2 种方式是:

年代顺序(chronological) :从最早有的信息开始写起,依据发表的时间分组讨论文献,记录领域里的研究和发展。这个架构通常使用在表现想法或方法如何随着时间变化,比如说探讨青年罹患皮肤癌的文献综述,就可以依照年代回顾最早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然后逐渐推进到最新的模式和治疗方法。

主题式(thematic) :作者整理出要了解一个课题,重要的主题或理论概念,然后组织讨论已发表的文献。这种方式与年代顺序比起来较突出,因为主题式文献综述不止简介个别文献,还分析领域里关于某重要课题的既有知识。比如说,用主题式进行青年罹患皮肤癌文献综述,可能会有不同章节讨论黑色素瘤与非黑瘤皮肤癌的研究、日晒导致皮肤癌、青年对皮肤癌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治疗方法。

一旦确定使用何种方式写文献综述后,要决定文章格式就不难了。和原创研究类论文一样,文献综述一般包含以下部分:

前言(introduction):所有的文献综述都一定会有前言,提供关于研究领域的信息,与选定课题的关系还有文献综述的重点。


方法(methods):大部分的文献综述都会有一个章节说明选择文献来源的条件,或是信息的呈现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好了解作者的切入点。


正文(body):正文的格式视你选择的模式而定,年代顺序式大概会依据年代划分段落,而主题式则会根据主题有不同的子话题。


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这个部分总结重要研究的主要贡献,讨论综述中提出关于课题或领域内的问题。这里还需要清楚说明通过回顾所发现的研究的落差,还有对未来研究的可能建议。


参考文献清单(reference list):这个部分非常重要,因为综述文章是完全根据一次文献来源写出来的,参考文献清单应该有详细文献信息,必要的地方还需提供页码和章节信息。



3

研究型论文和综述文章有什么不同?


研究论文是建立在原创研究基础上的文章。研究的类型根据领域不同有很大的不同(如:实验、调查、访谈、问卷等),作者都需要收集和分析原始数据,进行原创研究。研究论文就是根据这个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所写出来的。

综述文章则是以其他已发表的文章为基础,并不讨论原始的研究,一般来说,综述文章会总结特定主题中已有的文献,试图说明目前对该主题的理解程度。

如果要发表综述文章,最好还是先看查看目标期刊的网站,了解他们发表的文章类型。发表在顶尖级同行评审期刊上的综述文章通常有很大的影响力,被引用率也比较高。


4

什么是系统综述?


上文提到过,文献综述类文章有 3 种类型:

叙述性综述,根据已发表的研究说明相关主题的既有知识


系统综述,针对特定问题,在既有的科研文献中找寻答案


meta分析,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一般是比较并结合已发表的研究发现,比如:评估某干预或治疗方式的有效程度


系统性综述是针对明确定义的特定问题内,对其既有文献针对其使用精密、可重复性、造成最低偏倚的方法进行高度严密的评价,系统地搜索、分辨、选择、评价和综合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证据。系统综述被认为是最好的研究证据来源,对以证据为准的医学研究来说发挥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其他领域也被高度推崇。

系统综述比文献综述更为详细,包含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又称灰色文献 grey literature),灰色文献是系统综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为综述加值,这是因为灰色文献通常多于已发表文献,而且比较不会有发表偏倚。灰色文献包含了未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与摘要、政府研究和进行中的临床试验。


5

如何撰写系统综述文章


任何一个好系统综述都是从撰写方案(protocol)开始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protocol就像是综述的路径图,定义系统综述的目标、方法还有主要意想结果。综述需要有protocol的用意是促进研究方法透明度。

Protocol定义搜索词、需要包含以及排除的条件、要分析的数据等,需要和文章一起递交给期刊。大部分的期刊希望系统综述的作者使用PRISMA声明或类似的指南来撰写protocol。

PRISMA声明是包含27个项目的清单和1个流程图的文档,指导作者如何发展系统综述实验方案,写综述的时候该有哪些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