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花世界,唐吉诃德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花花世界,唐吉诃德

当我们在谈论经济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花花世界,唐吉诃德  · 知乎专栏  ·  · 2015-03-29 21:28

正文

1 引言

在我跟学生课后交流时,以及我在知乎上阅读有关“经济”问题的论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套用“经济理论“的知识去解释现实中发生的经济事件,结果发现很多事情讲不通,或者发现”理论告诉我们的“与现实发生的是相反的。也有学生经常跟我说:经济学有什么用? 为了说明这个,我经常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尝试用我个人所擅长的解决问题的视角和他们能够听懂的方法来说明经济学是什么,它的作用边界在哪里:

2 ”简笔素描“与”油画肖像“

我们给人画肖像画,可以用简笔素描,也可以用油画肖像。油画肖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存了人物的各方面的细节和特点,而简笔素描则忽略了很多细节。尽管简笔素描忽略了人物的许多细节,但我们仍旧能够很容易的认出画中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保留了人物最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可以忽略其次要特征而对人物做出判定。

2.1 ”简笔素描“

对于绝大多数的非经济学专业大众而言(经济学相关专业硕士学历以上),人们所接触到的经济学都是初级微观经济学。所谓的初级微观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画法“就是一种”简笔素描“。比如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广为使用的这种一元一次需求函数:y=bx+a,需求量的唯一变量是产品价格。但仅凭直觉我们就可以断言,现实中影响需求量的因素绝不止价格这一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模型对经济问题的描述是 失真的。然而 但这种失真却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与它利于揭示价格对于需求的影响,而不在于否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就像我们在看素描画时,有时简化的风格便于我们辨认出画家所要强调的人物的主要特征。在这里引用一句话来说明本段的观点: 如果一个简化的假设引致模型对其正在强调的问题提供不正确的回答,那么,缺乏现实性可能是一种缺点。然而,如果简化并不会引致模型对其正在强调的问题提供不正确的答案,那么缺乏现实性则是一种优点。”(这句引用来自一篇经济学文献,我不想找引用源了。)

以上是我对经济学”没用“的解释。

2.2 补充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学算得上”油画肖像“?很多,比如经济学的博士论文,国内外正规学术期刊上有数模有实证的这些学术文献,都算得上。但这并不意味着cutting edge的东西就一定是复杂的,因为论证过程的严密程度和结论的复杂程度不一定是正相关。所以:

2.2.1 在验证严密的前提下,越是在极简假设下得出的极简结论, 越具有价值 ,但也越容易被推翻和被质疑。(黑体字部分是阅读张五常《中国制度经济》有感)

2.2.2 在验证严密的前提下,越是复杂的假设下得出的复杂结论,价值也越小,但也不容易被推翻。如果我们把所讨论的经济问题涉及的全部相关因素都纳入其中做考量,得出的结论将会100%符合我们的现实,但这样也相当于我们什么也没有说,这种结论缺乏意义。(也几乎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2.2.3 在以上两条的基础上,一个好的经济学科研工作者,应该在”简单“和”复杂“之间做出自己的权衡。

3 经济学的作用边界

在这里我只想作为一个普通的经济学爱好者,同时借 Wittgenstein之口来澄清关于经济学的几个点:

3.1 经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不像自然科学一样,可以设置精准的实环境,发生条件,催化剂,投入物质,并依据结果控制相关变量。所有的经济研究都是基于现实的,基于过去,不完美信息下的,模拟下的设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