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国家初创之际,崛起于改革开放之时。回首那漫长的历史画卷,水电五局的发展历程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1954年春,一支由水利二师整编组成的水利水电施工劲旅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奔赴治理淮河的伟大战役,自此开启了南征北战、治水献电的崭新历程。在这治水大军中,有一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水利水电机械化专业施工队伍——水利部工程总局第三机械总队,它就是水电五局的前身。这支流淌着红色基因、有着光荣传统的“水电劲旅”,历经了国民经济恢复建设、“三线建设”、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多个重要发展时期,始终与共和国同心同向同行,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
▲薄山水库
1954年4月,薄山水库完美收官。第一代五局人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铸就了新中国首批规模宏大、效益显著的治淮工程,于治淮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视察由第三机械工程总队承建的官厅水库,并欣然亲笔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同年,第三机械工程总队承建的首都机场建设项目盛大开工。从1955年至1957年,工程总队勇挑重担,先后完成首都机场跑道、停机坪及机场至市区部分公路工程,还有永定河引水工程三家店节制闸和模式口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建设任务。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卓越的技艺,为首都的建设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1958年至1966年,岳城水库奏响建设的乐章。在那个技术装备极度匮乏的艰苦年代,施工人员凭借顽强的意志,用肩挑手扛的方式,圆满完成了总填筑量4400立方米的水库修建重任。1966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亲临岳城水库视察,不禁称赞道:“真了不起,你们建造的是亚洲第一大土坝!”总理的赞誉如同一束璀璨的光芒,增强了五局人的信心与荣誉感。
▲碧口水电站为壤土心墙土石坝,是国内首座百米以上高土石坝
1969年,白龙江畔风雷激荡,碧口水电站主体工程拉开帷幕。1976年,首台机组成功发电,碧口水电站大坝高达101.8米,乃当时亚洲最高土石坝。电站勇开先河,首次采用大流量高流速泄洪洞;首次在深厚砂卵石坝基建造深68.5米混凝土防渗墙;首次使用振动碾压实堆石河砂卵石料;率先采用定向爆破截流。荣耀加身,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
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宝珠寺水电站大坝,获四川省政府AAA级信誉工程奖
1980年6月,引滦入唐输水工程吹响开工的号角。1984年12月,提前一年正式通水,清水流淌,润泽大地。同年11月,水电五局宝珠寺水电站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开启新的征程。1989年,宝珠寺水电站荣登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列。电站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32米,雄伟壮观。1991年11月,提前32天截流,展现非凡实力。1996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2000年5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辉煌篇章画上圆满句号。
岁月恰似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时而波澜壮阔、滚滚向前,时而蜿蜒曲折、惊涛拍岸。七十年来,水电五局先后参与建设了碧口、宝珠寺、长河坝、白鹤滩、两河口、阿尔塔什、叶巴滩等两百多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其辉煌成就如璀璨星辰闪耀天际。还建设了潘家口、十三陵、天荒坪、琅琊山、宜兴、仙居、溧阳等40余座抽水蓄能电站,为国家能源储备贡献卓越力量。同时,承担了两百余台各类型机组安装任务,承建了海阳风电场等五十余座风电场以及炉霍光伏电站等十余座光伏电站等清洁能源电场,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倾心尽力、添砖加瓦。水电五局蓄势待发、奋勇前行,不断向“大流域、大业主”拓展延伸,纵深挺进西藏、新疆、青海市场。在抽水蓄能、土石坝、地下工程等业务领域,塑造了强劲的技术优势,打造出完备的市场品牌。五局先行者在高山峡谷间安澜筑坝、蓄水发电,筑起一座座现代文明的地标,用智慧与汗水,改写并填补了世界水电史众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