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中国最会吃火锅的地方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龙梅绽放报春来 ·  昨天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大秦岭的前世今生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2-23 17:55

正文

恐怕没有第二座山脉,像秦岭这般厚重、多彩。它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南依长江,北望黄河,是真正的“华北屋脊”。它不仅是研究地理气候与自然生态的理想试验田,也是我国大熊猫、羚牛等四大国宝的理想家园,是与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齐名的“献给地球的第83份礼物”。

山脉,国运

古往今来,秦岭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早在成为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之前,秦岭以其东西长一千六百公里、南北宽两三百公里的雄浑气势,成为天然的国界线,秦岭以南为荆楚、巴蜀等南方文化,岭北是以秦为代表的北方文化。

三国时,岭南为蜀,岭北为魏;南北朝时,岭南是交替出现的宋齐梁陈,岭北是北魏、西魏、北周,乃至后来统一中国的隋;至唐代,唐玄宗李隆基为躲避安史之乱,被迫南迁四川,亲自翻越了一回秦岭,才得以体会了李白曾经感慨的“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在学界,狭义的“蜀道”是指四条翻越秦岭、连接西安与汉中的古栈道,从西向东依次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条条栈道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如刘邦的明修褒斜道、暗渡陈仓道,唐玄宗避险四川时走的是傥骆道。

走入秦岭,似乎是走进了古老的历史年轮。宋时,金、元先后南侵,秦岭成为比黄河、长江更值得信赖的天险。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认为,秦岭具“掩蔽汉中和安康两盆地,而巩固巴蜀的前卫”的作用。或许正因宋人在秦岭给元兵造成了重大挫折,新政权建立后,废除了以秦岭为界的传统做法,将岭南的汉中划入陕西行省,四川于是失去了北部最重要的天然屏障,再无据险称王的可能。至此,秦岭的历史风云才暂告段落。

自然界的物种聚集地

近代秦岭,因科研而兴。1873年,法国神甫阿尔芒?戴维德(Armand David)在他于四川发现大熊猫后的第6 年,将目光又转向了秦岭这座横亘在汉江与渭河之间的巍峨山脉。直觉告诉他,在这片群山里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宝藏。戴维德的判断是正确的,秦岭除了大熊猫,还有金丝猴、羚牛、朱鹮、云豹、金雕等国宝级野生动物。

秦岭的丛林,生存着160多种兽类、335种鸟类、2000多种昆虫和3400 多种植物,其物种多样性让世界上许多别的山脉难以望其项背。秦岭将地球上数千公里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气候带、植被带、动物带,依次排布在海拔740 米至3767 米的山地内,地球上具备如此多样性特点的山脉屈指可数。从动植物的角度来看,秦岭则像极了一个浓缩的中国。

现在,秦岭与岷山、横断山脉并称为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它是中国三个特有鸟类的分布中心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物种基因宝库,与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脉并称为“地球三姊妹”。2003 年4 月22 日,国际最大的自然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宣布秦岭为献给地球的第83 份礼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中国最会吃火锅的地方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龙梅绽放报春来
昨天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2 天前
财经早餐  ·  【量化财经早餐】2017.5.11
7 年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昨天喝完酒打车回家,我问师傅什么是爱情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