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建机制 再搭平台
在贵州,远程医疗的种子早在7年前就已经埋下。
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文件,在中西部地区尝试推进远程医疗。贵州积极试水,省内一家省级龙头医院与5家县级医院之间建立远程医疗;次年,范围扩增至三个省级医院与20家县级医院。
彼时远程医疗尚在摸索阶段,尽管包括贵州在内的各地开展劲头十足。但它们多将远程医疗看作一次行业的技术革新,在政策、机制层面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效果不尽如人意,频频陷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终于在2014年,国家第一次远程医疗政策研究启动会在云南召开。贵州省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严刚回忆,当时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远程医疗要解决政策、机制层面的事,接下来才是技术平台的事。“先建机制,再搭平台”,也成了贵州省推行远程医疗的路径。
通过不断摸索,时机逐渐成熟。2015年1月,贵州等五省份获批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贵州密集出台多个文件,对于远程医疗的各方权、责、利进行细致划分,构建远程医疗政策管理体系,制定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费用结算办法、远程医疗相关操作规范。
此间,贵州陆续投资2.27亿元,初步建立起覆盖省内61家省、市、县级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同时省外对接解放军总医院。
在健康界的采访中,多人表示2015年10月份履新贵州省省长的国务院医改办原主任孙志刚对该省远程医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严刚也证实,2016年,孙志刚要求必须在上半年建立全省覆盖的远程医疗系统。贵州省顺势启动了“百日攻坚”计划,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全面铺开远程医疗系统。
省、市、县三线发力,进展迅速。健康界了解,心医国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助力贵州建立起全省统一的远程医疗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覆盖全省199家各级公立医院,并实现与国家远程医疗监管中心、国家级和发达地区医院互联互通,支撑“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网络化运行模式。
按照设计思路,三家省内龙头医院——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和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对省内市、县级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解放军总医院对贵州省龙头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开展以远程视频会诊、病理诊断、影像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指导、远程门诊咨询和远程教学查房等远程医疗项目。
严刚提到,在搭建平台时,贵州省卫计委坚持要求,远程医疗必须与各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对接,并启动电子病历的共享平台项目,真正实现贵州省内公立医院的信息共享、互联。
2016年9月12日,又一记重磅政策抛出。该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这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从省级层面部署将远程医疗服务纳入了医保支付,贵州无疑开全国之先河。这对于推进远程医疗的意义不言而喻。
价格之虑
健康界调查,诸多业内人士对贵州在远程医疗领域的推行深度和广度表示赞赏,但对贵州远程医疗服务的价格也表达了疑虑。
事实上,贵州为远程医疗服务费开出了严格的“政府指导价”,以远程单学科会诊为例,省级和市级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分别为单次不超过100元、80元;远程多学科会诊,市级、省级分别为270元和320元,国家级公立医院不超过每小时1200元。服务费上下级医院按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