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专注于0-3岁宝宝的喂养与教育,认真研习育儿用品,分享育儿心经,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育学园  ·  那些拖成大病的人都后悔了!医生告诫:6 ... ·  20 小时前  
常青藤爸爸  ·  幼儿通识1001夜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06-14 22:46

正文

文|陈彧

出处|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地铁上,听到有个女孩问妈妈:“隔壁妈妈不上班,每天都在家里陪宝宝,你为什么不能陪我?”


她妈妈说:“ 人家有钱啊,你爸妈哪有能力不上班!”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产生只有无能的人才去工作的想法,也让父母充满无力感。


父母的这种无力感,也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如果我们必须上班,那就先给孩子好好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上班”吧。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


孩子,所有人都得工作。


网上曾有一段搞笑视频:


我为什么不去上班?


因为我家里牛呀……

羊呀,

没人放。

人家不上班,是因为人家要(家)放(里)牛(牛)啊!


翻译一下: 上班只是一种工作形式,不上班的妈妈,只是在家工作而已。


没有无能的工种,只有万能的付出。


我们得让孩子知道:所有人都得工作,隔壁妈妈很牛,但我也不差。我能做很牛的ppt,也能跑很洋的出差场。


孩子,工作能让我更好地爱你。


很多妈妈常因不能陪孩子而愧疚,但其实,孩子和我们都需要成长的空间,在必要的陪伴之后,工作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方式。


当初,董卿工作以后就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个这样的人。”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妈妈爱你永远不嫌多,而上班能让妈妈积攒更多的能量,变得更强大,才能更好地爱你。


两三岁的孩子,逻辑力、想象力刚萌芽,这样的解释能让孩子觉得:妈妈不是不要我,而是更爱我。



爸爸妈妈可不可以不上班?


女儿看完《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之后对我说,她的理想是成为小人。


我问为啥。她说:“小人不用辛苦赚钱;小人可以向别人借东西。”


似乎有点意思,又完全不对。


想一想每天下班后,我通常疲累又沮丧,进屋就来个葛优瘫。老公更是两耳不闻女儿事,一心只想看手机。


当孩子要我们陪玩时,我们会说:“我上了一天班了,你就饶了我吧。


要是周一综合症爆发,正赶上孩子粘人,不要我上班。我可能会无意识地说:“我也讨厌上班啊,要是有不用上班的方法就好了。”


仿佛在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错误观念: 上班很辛苦,谋生很无奈。如果能逃避辛苦,不妨走捷径。


我错了!


我想了好长时间,问了女儿一个问题:“如果唐僧不去西天取经,会怎样?”


女儿说:“不会遇到妖精啊,但也不会遇到孙大哥、猪二哥和沙三哥,那就没有《西游记》啦,不好玩。”


我说:“是呀,九九八十一难很辛苦,但西天这一路却很好玩。”


“上班也一样,虽然辛苦,但也意义丰富。”


我们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职业观,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藏着孩子未来的职业观。


正确的职业观应该是这样的:


上班是为了工作。


工作有辛苦。


工作是人的价值体现。


工作能让人发现好玩的人生。


工作是发现深度自我的探秘之路。



当然了,这样说,孩子未必理解。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可这样的职业观,我们才能传递正能量。


正如小s向女儿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明星是一种工作,能不断发现自己的好。


“上班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你。”

这样回答对不对?


闺蜜对女儿说:“妈妈上班是为了赚钱,赚了钱就可以给你买更多的玩具啦。”


于是她女儿每天跟她要玩具,还说:“你不是去赚钱买玩具了吗?”


这场景是不是让人心酸酸的?这是我亲生的吗,怎么这么自私?


其实孩子的反应没有错啊,是我们告诉他,赚钱是为了他。


很多爸妈的价值观就是: 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你都做好了「奴隶」一生的姿态,孩子肯定认为: 我自私是天经地义。


而另一些孩子则恰恰相反。当爸妈说“上班赚钱是为了你”时,他会愧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爸妈的辛苦。


有个孩子一连好几天都吃得很少,妈妈问他怎么不吃饭,他说:“我少吃点,妈妈就能少点辛苦了。”


真是个小暖男!可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警惕。


心理学家苏珊·纽曼说:


当孩子选择牺牲自己来温暖别人,证明他没有获得无条件的爱。这样的孩子很难珍爱自己,也很难形成正向的自信感,他一生都会活得压抑。


与其跟孩子说「上班是为了你」,不如说:


“我上班喂饱了你,喂饱了我,还喂饱了很多很多人。这是我的价值,也是我的力量,你可以依靠我哦。”


「钱能用来做什么?」


前文提到,我闺蜜的女儿每天都跟她玩具,于是她问女儿:“那我们以后不买吃的东西了,可以吗?”


女儿摇了摇头。


闺蜜接着说:“如果钱都用来买玩具,我们就没法买吃的了。生活里有很多开支,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只有平衡好各种开支,我们才能过得好。”


小孩子不懂钱能用来做什么,才会产生过度需求。


让孩子了解家庭财务支出计划——需要支出什么、可以支出什么、不能支出什么,能帮他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


《妈妈是超人3》里,霍思燕和嗯哼商量着把他最心爱的玩具捐出去,给病儿治病。



其中传递出了这样的价值观:


赚钱可以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帮助那些困难的人;我们少一些过度消费,就能让钱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赚钱体现的是我们的能力,花钱体现的是我们的品质和品味。


「爸爸妈妈能赚多少钱?」


逛商场时,看到有个孩子想买玩具被爸爸拒绝,他问:爸爸你上班能赚多少钱?我们家现在有多少钱?


爸爸不耐烦地说:没钱!没钱!没钱!


父母的粗暴,会让孩子更加敏感。


孩子感受到的穷,不是想要的得不到,而是父母百事成愁,是那种浸入骨子里的“无能为力之感”。


父母的“贫穷状态“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不敢建立大目标,或者极端地想要成为大人物、赚很多钱,内心深处却永远底气不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