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型的超新星可以说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标准烛光。因为它们的绝对光度十分的相似。从这个已知的数值和实际测量的光度就能知道它们距离地球的距离。
天文学家们认为,它们几乎相同的光度与其爆发机制有关:当一个白矮星爆发,它会与另一个白矮星合并,或者在双星体统中与一个正常的恒星进行物质交换,由此点燃。与其它的超新星爆发不同,Ia型超新星在爆发后会被热核反应彻底毁灭。由于Ia型超新星的标准烛光的性质,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为宇宙的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该项成果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Ariel Goobar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Ia型超新星的帮助下首次成功确定了引力透镜的放大效果。2016年9月5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玛天文台用1.2米望远镜发现了这个20星等的点状目标。它与intermediate Palomar Transient Factory项目中的目标都不相同。它位于水瓶座位置里一个暗弱星系的中心附近,初步命名为iPTF16geu。10月初,光谱的研究确定其为Ia型超新星并更改命名为SN2016geu。
SN2016geu所在的星系的红移令人惊讶:z=0.09。星系和SN2016geu距离我们有53亿光年远,在这样远的距离超新星应该会变得十分暗弱。除非目标本身十分的明亮,大约应是52倍的亮度。Goobar的团队猜测这是因为引力透镜的作用。若是引力透镜没有这种性质,那么差异仅仅来自超新星预计和测量的光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