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2025年1月7日,深交所公告显示,英科新创和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根据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终止了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上市注册程序。
详情点击查看:
成立36年的老牌IVD企业,IPO终止!
英科新创于2021年6月30日申请创业板IPO,2022年7月14日过会,2022年9月23日提交注册,2024年12月20日撤回IPO申请,结束长达三年半的IPO之旅。
至此,在A股IPO排队的IVD企业,只剩下沃文特一个独苗了。沃文特在2024年9月30日中止后,没有进一步消息。
英科新创成立于 1989 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 IVD 企业之一,公司依托传染病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深厚积淀,成功开发出 POCT、酶联免疫、生化等诊断产品技术平台,并形成了以 POCT 及酶联免疫产品为核心,重点发展生物活性原料、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等产品的业务布局。
公司产品在临床应用上涵盖了传染病、血型、呼吸道、消化道、心脏标志物、优生优育、药物滥用及免疫疾病等领域。
财务方面,英科新创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6亿元、7.81亿元和7.8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1.68亿元和1.69亿元。
虽然业绩数据不错,但是仍然无缘IPO。
上市难,这或许并非是
英科新创一家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IVD行业面临的问题。
相比与 2021 年与2022 年累计25家IVD企业上市(2021年18 家、2022年7 家)的“盛况”,2023年到2024年无疑是 IVD企业的资本寒冬。
甚至,让某些IVD企业上市,居然能引发很大的负面舆论。
2022年11月21日,上交所、深交所同时发声,明确表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将坚守板块定位,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
业内普遍认为,IVD企业成绩分化明显,多数企业业绩普遍处于下滑态势,体外诊断行业红利期结束,逐渐回归常态,进入洗牌期。
在IVD企业IPO问询中,针对“核心技术”“产品情况”“市场地位”等直接涉及“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项目成为问询焦点,是否存在未来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的风险成为公司亟待解答的问题。
从2023年以来,唯一一家在资本市场过会的IVD企业是丹娜生物。
2024年12月27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4年第26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娜生物)首发申请获上市委会议通过,公司拟在北交所上市。
当然,成功过会距离IPO成功还有注册和发行两个步骤,目前还不能说丹娜生物已经彻底上岸。
但是,在目前的大行情下,能够成功过会已经属于难能可贵。
下一个有望成功过会的IVD企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