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
广州的一名
2岁女孩
文文,半年前
不再长高、增重
,还时不时掉头发。刚开始家里人还以为是营养不良,直到发现孩子
头发全掉光
了,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医生为文文进行了身高体重的测量以及血液检测。发现文文的身高、体重,也就相当于一岁半孩子的发育状态。而且血液检验结果显示:文文的
血铅含量超过1000μg /L!,属于严重铅中毒。
只有2岁的孩子,体内的铅为何超标这么多?
几经调查才发现:
原来一年前,文文一家租住了马路边上的一家门面,医生推测可能是是长期在路边生活,吸入了含铅的蒸气、烟尘、粉尘、汽车尾气造成。
其实,在我国,饱受铅中毒之苦的孩子不在少数:
就在不久前,还有一条新闻爆出:
一家五口全部铅中毒!罪魁祸首,竟然是家里清明祭祖盛酒的锡壶。
原来,事件中的吴先生一家都节俭,祭祖后锡壶里的酒,没舍得扔掉,就拿来当料酒炒菜吃。
但没想到,锡壶并非纯锡,也含有铅,铅融入酒中,导致一家人全部中毒。
别以为铅中毒只是别人家孩子的事儿
发生不到自己头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城市儿童约有半数血铅(BPb)≥100ug/L
,大部分铅中毒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象。
我国相关部门也曾对各省儿童进行学前检查:
石家庄
对2万名适龄儿童血铅检测,血铅超标人数占总数的65.37%;
海口市
对1148名1~6岁儿童全血铅检测,血铅超标人数占总数的25.4%;
扬州市
对城区1~6岁儿童血船检测,血铅超标人数占总数的人数占59.6%……
如此惊人的数字!
在一些严重地区,几乎是每2个孩子就有1个铅超标!
所以今天,我们必须要聊聊关于孩子铅超标,妈妈们不知道的那些事:
☞
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听力受损……铅对宝宝的危害,大到超乎想象!
☞
生活中,孩子出现哪些变化,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铅中毒了?
☞
如何判断、确诊,孩子是否真的体内铅超标?
☞
玩具、绘本、尾气、日用品、各种吃的玩的用的……常被忽视的这些“铅杀手”,就藏在宝宝身边!
☞
妈妈怎么做,才能预防宝宝铅中毒?
看完今天的文章,就能给宝宝撑起免受铅中毒伤害的保护伞了!
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听力受损……
铅对宝宝的危害,大到超乎想象!
铅元素,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会在人体中不断蓄积:
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认知、注意、记忆方面的障碍
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铅中毒还会影响孩子的:
生长发育:影响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
血液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听力:使其听觉感知能力下降;
肾脏:铅中毒性肾病;
消化系统:腹绞痛、胃肠功能紊乱,肝功能损害
而且铅在体内聚积、代谢的过程非常缓慢!铅进入人体内的铅代谢半衰期为1460天,相当于,要想完全代谢掉铅,足足需要4年时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代谢和排泄功能发育不完善,进入孩子体内的铅滞留时间是成人的5-8倍,也就是说
宝宝体内的铅,要将近20年才能完全代谢掉!
即使是相对小剂量的铅,也常常引起孩子的大脑损伤,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铅对孩子的伤害如此可怕,家长们必须重视起来,早发现,早治疗!
生活中,孩子出现哪些变化
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铅中毒了?
江一8岁吴姓小男孩被老师说:“注意力不集中,太好动”,于是家长就带孩子到杭州等多个医院看病。最终,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发生了铅中毒。
铅对孩子的智力、行为、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逐渐的,很多家长往往最初并没有在意,等发现时,影响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当发现孩子有下面这些表现,就要高度警惕:
▶ 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身高体重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发育停滞的状态;
▶ 孩子的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过于好动,或出现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的状况;
▶ 孩子的情绪变得暴躁、脾气大,总是无缘无故哭闹、发脾气,甚至频繁出现攻击行为;
▶ 孩子的肠胃问题频发,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腹泻等问题;
▶ 孩子的听力减退,平衡能力出现问题,经常莫名的摔跤……
虽然这些情况的发生与铅中毒有关,但并非是铅中毒的特异性症状,有些其他疾病也有出现类似状况,所以家长要根据对孩子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综合判断,如果是“
一段时间内
”“
无缘无故
”“
经常出现
”那就更要警惕了!
当血铅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此时孩子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所以,
最好在孩子1岁时检测一次血铅水平,2岁时再复查一次。
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
≥100μg/L(微克/分升)且<200μg/L
,为
高铅血症
;
两次静脉血铅水平
≥200μg/L(微克/分升)
,为
铅中毒
。
如果检测到孩子确实存在体内铅超标的情况,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在医院进行系统、专业的治疗。
玩具、绘本、日用品、零食……
这6种常被忽视的这些“铅杀手”
就藏在宝宝身边!
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对铅的毒性更为敏感,特别是3岁以下的宝宝。而在生活中,宝宝身边很多的玩具、日用品,都可能含铅量超标,危害着宝宝的健康,妈妈们务必练就一副火眼金睛,识别出这些危害:
喷漆玩具和绘画工具
彩色积木、喷漆小汽车、蜡笔、彩笔、彩铅、彩泥
这些宝宝平时经常玩的玩具,尤其是喷涂彩色漆料的玩具,漆料中的铅可能会被宝宝“吃”进去。
而宝宝常用的那些绘画颜料,很可能会被宝宝弄到手上,如果再吃手或用手去抓食物,这些铅也很容易被“吃”掉。
√
一定要购买质量合格的玩具,劣质玩具更容易掉漆或颜色脱落。
√
最好给宝宝买不含铅的绘画产品,宝宝画画后,及时洗手。
√
凡是带颜色的玩具、画笔,孩子玩的时候要看护好,避免孩子啃咬。
√
喜欢啃咬玩具的话,可以给孩子购买专门的咬胶类玩具。
印刷制品:
绘本、画报等
绘本、各种图书、儿童画报等,几乎是所有宝宝都喜欢看的,而且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真的很重要,家里这些书刊是避免不了要购买的。
但劣质的、盗版的刊物,在印刷中可能使用到铅含量超标的油墨,而且颜色、字迹容易脱色,增加了宝宝看书后被铅伤害的风险。
√
务必给宝宝购买正版的图书、画报。
√
最好选择标有“绿色印刷”标志的绘本,这样的刊物使用环保材料和公益印刷的,更安全。
√
新的图书买来后,妈妈可以用手在颜色鲜艳的书面上蹭一蹭,看看有没有色彩脱落,如果有或比较严重,建议就不要给宝宝看了。
罐头和锡纸烘焙类等含铅高的食品
水果罐头、肉罐头、锡纸蛋挞蛋糕、皮蛋等
之前也有过新闻:孩子爱吃黄桃罐头,老人就每天都给孩子买着吃,半年后发现孩子发育缓慢,结果一查是孩子铅中毒造成的。
罐头类的食品,比如水果罐头、午餐肉罐头、金枪鱼罐头、豆豉罐头等,尤其是金属罐包装的食品,如果长期食用,很可能导致铅在体内蓄积而造成伤。
除了罐头,还有一些可能会有铅超标风险的食物,比如锡纸包裹的蛋挞、蛋糕等烘焙类,爆米花、皮蛋等食物,都不适合孩子经常食用。
孩子经常接触的
爽身粉、妈妈的化妆品等
妈妈经常使用的化妆品,比如粉饼、口红、眉笔等,虽然孩子不会直接接触,但如果妈妈化妆后抱孩子,孩子的小手可能会因为在妈妈的脸上摸来摸去粘上铅。
爽身粉,是夏天宝宝经常使用的,但无论是涂抹,还是不小心被宝宝吸到身体中,都有可能增加宝宝铅伤害的风险。
√
妈妈卸妆、洗澡后再和宝宝亲密接触,拥抱、玩耍。
√
我们不建议使用爽身粉,除了劣质的爽身粉可能含铅以外,另外也容易被孩子吸入肺里。
生活环境:
汽车尾气、二手烟等
宝宝的身高或宝宝坐在儿童推车内的高度,刚好就在汽车尾气排放的高度。尽管现在无铅汽油普遍应用,但无铅汽油并非“0”铅汽油,汽车尾气污染程度仍然不可忽视。而且,空气中的铅尘多积聚在离地面1米左右高度的空气中,很容易被孩子吸进身体。
还有生活中如果经常有家人在房间里吸烟,烟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积聚在空气中,随着孩子的呼吸进入身体。
√
带孩子外出,儿童推车尽量选择“高景观”推车,或在车辆密集的地方抱起孩子,以免孩子吸入过多的汽车尾气。
√